朱丽
摘要:作为一项新颖有趣的健身运动项目,舞蹈啦啦操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受到广大小学生的喜爱。这种将娱乐、音乐、舞蹈多种因素融合为一体而展示出来的運动项目,充满活力与青春,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有效载体。但由于舞蹈啦啦操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并未形成系统的训练方式,对于该项体育运动的训练策略,目前体育教师仍在探索。故此,本文就小学舞蹈啦啦操的训练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舞蹈;啦啦操;训练方法
近些年来,舞蹈啦啦操在我国逐渐演变为一项集完整性与表演性于一体的竞技项目和体育运动,展示着时代的动感,彰显着青春的气息,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是性格活泼的青少年,十分喜爱舞蹈啦啦操,这让舞蹈啦啦操在校园里得以广泛运用。要想保障舞蹈啦啦操训练效果,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分别是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训练,本文就具体训练策略展开探讨。
一、理论训练
(一)安全教育
由于体育项目是一项动态性的活动,所以任何的体育活动或多或少都有危险性,舞蹈啦啦操也不例外。若是方法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尤其是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是非常关键的,在舞蹈啦啦操动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展示由于不规范操作以及团队之间配合度不够而出现的训练损伤视频,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以此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1]。
(二)方法教育
只有掌握科学的、具体的训练方法,学生才能在没有教师和他人的指导下自主训练,并由此形成终身锻炼意识。所以,在舞蹈啦啦操训练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舞蹈啦啦操动作,还要重点关注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训练,能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学习能力和需求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且在计划中对具体的训练内容做到合理安排。只有让学生掌握这些,才能保证训练的有序性、实效性。
二、实践训练
(一)训练学生体能
舞蹈啦啦操通常以比赛的形式展开,而且比赛的时间比较长,通常是两分半钟。舞蹈啦啦操队员在这段时间内要展示出丰富的、变化的动作,而且这些动作基本都是高强度的。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随着舞蹈啦啦操在校园中的推广,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方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包括对学生本体感觉的训练,此外还要注重训练学生平衡能力以及核心力量等。主要如下:第一,综合性训练。如指导学生坐瑞士球拉弹力绳,使学生能够更加自如、轻松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平衡性方面。第二,通过特定的器械对学生进行稳定性和平衡性练习,如泡沫滚轴、核心板、瑜伽球、平衡踏板等,通过这些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的控制能力和本体感觉[2]。第三,通过单一器械训练帮助学生克服由于体重造成的不稳定训练,如壶铃、哑铃等自由重量器械和弹力带、瑜伽球等不固定器械等,以此增强学生身体深层肌群。第四,简单的徒手练习。如侧姿臂撑提腿、仰卧举腿提臀、仰卧举腿、平板支撑、仰卧起坐、夹臂俯卧撑等。
(二)训练学生形体
舞蹈啦啦操对运动员形体要求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要求更甚,主要要求学生具备匀称的体型、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样性的训练方式,对学生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以减少学生身体上的多余脂肪,帮助学生塑造健美、良好的身体形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站立姿势训练,着重训练学生的腰部,让学生的脊柱保持挺拔姿态,形成有力的肌肉夹板。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辅以手位脚位训练,促进学生肌肉、骨骼发育,使其拥有完美线条[3]。
(三)训练学生技术动作
首先,对学生进行平衡技术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单脚静态平衡的训练方式,着重训练学生的身体平衡性,让学生在展示动作的同时能够稳定下肢。在静态平衡基础上,教师逐渐加大训练难度,采取动态平衡训练方式,譬如让学生在单脚站立的基础上尝试着接物体,或者进行跳跃动作等。
其次,训练学生旋转技术。舞蹈啦啦操中包括很多的旋转动作,这些旋转动作主要表现为连续旋转、移动旋转以及原地旋转等。在训练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踝关节力量训练。再则,训练学生跳跃技术。舞蹈啦啦操中跳跃性动作较多,如跨栏跳、屈膝跳、双飞跳、翻身跨跳以及最基本的大中小跳等。所以,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跳跃技术,先让学生反复练习单一类型跳跃动作,然后将多个类型跳跃动作组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而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肌肉、韧带拉伤情况。在对学生进行跳跃技术训练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严格经过绷脚、推地等动作完成起跳动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尽量选择节奏分明的音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有利于提升训练实效性。
三、结论
有效的舞蹈啦啦操既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促进其思想、品质发展,教育价值显著。体育教师要客观地的认识舞蹈啦啦操训练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包括安全教育、训练方法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包括跳跃技术训练、平衡技术训练、旋转技术训练等,将舞蹈啦啦操的价值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拥有匀称的体型、强健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万艳奇.河南省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 (06):128-130.
[2]杨文刚.我国技巧啦啦操较之舞蹈啦啦操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 (12):144-145.
[3]周燕.影响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 (0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