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重臣曾国藩不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而且他对于诸弟的教育方法也非常得当。他的四位弟弟能够在晚清乱世立下功勋,这与曾国藩对于他们的教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国藩对于他们的教育主要包括修身、读书、为官和治家这四个方面。
【关键词】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诸弟
【中图分类号】B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41-02
曾國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颇有盛名的官员。他本是一介书生,进士出身,却凭借自己的才智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为朝廷立下了不世功勋。与之同时代的容闳曾说“曾文正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同辈莫不奉为泰山北斗”。曾国藩一共兄弟五人,他为家中长子,二弟曾国潢,三弟为曾国华,四弟曾国荃,季弟曾国葆。他非常关心诸位弟弟的情况,在写给他们的信中对于他们怎样读书和为官都有非常详细的指导。他教育诸弟非常注意方法,他指出“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娇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本文选取了曾国藩家庭教育中的一方面,主要是以曾国藩家书、后世学者所撰著的曾国藩传记以及其他的一些资料作为参考文献来研究曾国藩对于诸弟在修身、读书、为官、治家方面的教育。
一、修身之道
曾国藩身为家中长子经常给诸弟写信教他们修身做人的道理。首先他认为应该重视进德,修业二事。曾国藩认为进德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涵养,修业主要是指习文作字,使自己在文化知识方面有所提高。曾国藩告诉诸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曾国藩一直强调诸弟应该在自身的道德和学问上下一番苦功夫。进德修业二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他希望诸弟能够立下大的志向,做一个有恒心的人。他曾说“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其次曾国藩认为诸弟在人生遭遇困境之时,要试图通过努力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来应对眼前的困难,不要大发牢骚,那样不仅于事无益,而且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他的弟弟曾国华少时性情桀骜不驯,后来科举不顺,满腹牢骚。曾国藩对于弟弟的这种状况十分忧虑。他写信劝导告诉他的弟弟曾国华“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返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
曾国藩同时也告诫诸弟身在官场,要时刻保持谦逊少言的状态。曾国藩认为“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两端:约长傲,曰多言”。曾国藩说他“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他在咸丰皇帝登基之初就畅谈兴利除弊之法,他认为“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有为。将来一遇艰钜国家必有乏才之患”。这时的曾国藩性格张扬,不懂得韬光养晦,随着曾国藩阅历的逐渐丰富,他明白了长傲,多言的危害。但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筌性情偏激,他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中“随同曾国藩剿贼数省,功绩颇著”。此时的他志得意满,言语骄狂。他告诫九弟曾国筌说“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弟非常了解,他希望自己的弟弟身处官场,在高调做事的同时应该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自己一生平安。
二、读书之道
对于读书方面曾国藩告诫诸弟读书首先应该专心,将一本书读完之后才可以阅读下一本。他给他的诸位弟弟写信说到“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曾国华读书不专一,总是不能够把一本书仔仔细细的看透,曾国藩告诉他读书需要精研其中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其中的奥妙,这样对于自身日后的发展有所裨益。其次,曾国藩强调在读书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不必要求强记,一味地追求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他曾说在看书过程中“凡求强记者,尚有好名之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在曾国藩看来读书需要淡化自己的名利之心,把自己更多的心思放在对知识的追求上。
另一方面,曾国藩告诫诸弟读书要下苦功夫,因为他明白读书做学问非一朝一夕之功,纵观古之圣贤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才能有所成就。曾国藩告诫诸弟“读书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曾国藩的天资不算高,梁启超曾经评价说“文正而非有超群帙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最称钝拙”。但是曾国藩在读书过程中始终持之以恒,最终取得了令世人都瞩目的成就。他也希望诸弟要立下大的志向,他指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读书应该立下大的志向,周恩来总理从青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之后经过他的努力成为了人民的好总理。
三、为官之道
曾国藩的远祖隶属江西,起初居于衡阳,于明末清初迁至湘乡。但是数百年来,湘乡曾氏门厅冷落,以务农为主。他的祖父曾星冈大力经营产业,希望自己的家族中出现一个官宦子弟。他的父亲曾麟书资质平平,考中秀才之后再无寸进。曾国藩身为家中长子必须打破家中数百年的传统,考进士,进入仕途。同时曾国藩自身也有大的志向,“他壮年之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要做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为官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他曾给他的诸弟写信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曾国藩并不要求他的诸位弟弟都要走进仕途。他认为“科举之所以可贵者,谓其足以承堂上之欢也。谓禄仕可以养亲也。今吾已得之矣,即使诸弟不得,亦可以承欢,可以养亲,何必兄弟尽得哉”?当他的弟弟曾国葆参加科举考试未得中时,曾国藩劝他“区区得失,无足介怀”。
曾国藩为官始终抱有一种忧患意识,即使在自己权倾东南之时,他也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纵观古今认为“功名之地,自古难居”。当他在1861年署理两江总督,总理江南军务之时,此时他权势极大,“东南大事,悉取决于曾国藩”。他写信给诸弟说“以精力极疲之际,肩艰大难胜之任,深恐竭蹶,贻笑大方”。他时刻要求诸位弟弟能够提醒他,“余忝居高位,凡有应尽之职,应办之事,弟等当随时规劝,无使我陷入不义”。他懂得居安思危,并没有因为他们曾氏家族权势滔天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告诫他的九弟“盖世局日变,吾兄弟高爵显官,为天下第一指目之家,总须于奏疏中加意检点,不求获福,但求免祸”。
正是因为曾国藩对于自己以及诸位兄弟的严加要求,最终使得曾氏一门在清末乱世得以保全。曾国藩不贪恋权位,这可以看出他对于功名利禄不甚热衷,也正是这一点使他能够流芳后世。
四、治家之道
由于儒家传统学说的熏陶,曾国藩极度重视家教,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曾国藩也认为“家齐则可以推而治国,平天下”。在曾国藩外出打仗期间,曾氏家族的事务都由他的弟弟曾国潢料理。
曾国藩多次致信告诫他的弟弟曾国潢决不可干预公事。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二人已经是统兵数万的封疆大吏,曾氏家族在当地也有很强的影响力。曾国藩不希望弟弟曾国潢凭借曾氏家族的势力去干涉地方官员的事务,他认为这样做会招致祸患。他曾对曾国潢说“我县新官加赋我家,不必答言,任他加多少,我家依而行之。如有告官者,我家不必入场。凡大员之家,无半字涉公庭,乃为得体”。
曾国藩也非常注意对后辈子弟的教育。他认为家族要想长盛不衰,依靠的是后辈子弟,如果后辈不学无术,家业终究会败落。所以在家庭生活上他要求家族子弟生活一定要简朴,他曾说“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他多次写信告诉曾国潢希望他能够严格教育家中的后辈,“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家中生活衣食无忧即可,他极力反对曾国潢在家乡买田造屋,积聚财富,“特此预告贤弟,切莫玉成黄金堂买田起屋。弟若听我,我便感激你;弟若不听我,我便恨尔”。
曾国藩很重视对于他诸位弟弟的教导。他身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深受儒家长兄如父思想的影响,并将之付诸实践。在《曾国藩家书》中有相当大的篇幅都是曾国藩教育诸弟的内容。同时曾国藩身处乱世,他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他对于诸位弟弟的教导也希望他们多做实事,注重实效。他的诸位弟弟在他的教导下也都取得了成就。他的弟弟曾国华投身军伍,后跟随李续宾经办湖北军务,先后攻克太湖,桐城诸县,后在三河镇以身殉国,在金陵被攻破之后,清政府祭奠阵亡诸臣,曾国华著“恩赏加一云骑尉世职”。而曾国筌历任浙江巡抚,礼部尚书,两江总督,特别是他在平定太平天国过程中“厥功最伟”,他死后“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他也同他的兄长曾国藩一样成为了清朝的一代名臣。
参考文献:
[1]容闳.西学东渐记[M].徐凤石,恽铁憔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蔣星德编著.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 2011.
[3]王钟翰.清史列传.曾国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5]王向清,张小阳.论曾国藩的科举观[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01):37-42.
[6]萧一山.曾国藩传[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7]萧一山.清代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2.
[8]田文卓.从晚清科举看曾国藩的家教思想[J].世纪桥,2014,(03):69-70.
作者简介:
原忠奇,男,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专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