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鑫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76-01
摘 要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开设了游泳课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师生们的喜爱。然而,游泳课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进行。本文主要就如何将趣味教学引入高中游泳课进行研究,希望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趣味性 教学改革 高中 游泳课
游泳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练习。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游泳的主动性,教师就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应变,采用各种趣味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尽快掌握游泳动作和要领。
一、趣味教学法的特点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模仿和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想实现趣味教学,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通过教学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充满活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
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授课教师,并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娴熟的运动技巧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和训练,而不是采用强制命令的方式来要求学生服从,这样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本身充满乐趣和吸引力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有其困难和艰辛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技巧和方法,更要想办法把困难和枯燥的训练过程变得妙趣横生。教师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单纯的技术训练和反复的强化练习,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来缓解学生的疲劳感。竞赛是游泳运动的重要形式,游戏也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方式,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趣味教学法在游泳教學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趣味亲水训练
其实,大多数学生在刚刚开始上游泳课的时候都是满怀兴奋和新奇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热情,让学生尽快适应水性,消除恐惧心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多样化和趣味化,每次课程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游戏活动或者竞赛性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热身,并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帮助学生适应水性可以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方式,比如水面吹泡泡、水中走路、水中拾物等方式。
(二)用生动、形象的口诀来规范动作练习
学生记忆游泳练习的动作要领是比较麻烦的。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游泳动作的特点,编一些形象、生动的口诀,来帮助学生练习和记忆。口诀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生动有趣的口诀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比如,练习蛙泳的口诀:“边收边分慢收腿,向外翻脚对准水。弧形向后蹬夹水,伸直并拢漂一会儿。划手腿不动,收手后收腿。先伸胳膊再蹬腿,臂腿伸直漂一会。低头伸臂慢吸气,划臂抬头快吸气。”练习仰泳的腿部动作:“仰泳动作最特别,仰卧水中不能斜。大腿发力髋为轴,上踢水来下压水。”掌握了动作要领,学生就可以按照规范的动作进行练习,并时刻提醒自己动作技巧,训练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趣味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极大地扩展了课堂空间。在高中游泳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是不错的尝试。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直观地演示游泳动作,如利用动画或者图片对动作进行分步讲解,这比单纯的口述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会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结语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趣味教学和快乐学习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教学理念,学生不但要“好学”,更要“乐学”。通过趣味化游泳课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游泳的技巧,学会了一项运动技能,又陶冶了情操,磨炼了品格,勇于战胜自己,培养了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作为教师,应该把快乐教学的观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用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让学生把学习和锻炼当成是生活的乐趣而不是负担,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左宇飞.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过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8):196.
[2]谭华星.游泳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10(29):578+530.
[3]王猛.福建省普通中学游泳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04):60-62.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