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医教人员体质健康调查分析

2020-09-10 07:22:44傅科其
体育时空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健康中国调查

傅科其

摘  要  本调查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的100名医教人员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测试、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的测试,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对所测项目进行评价,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目的在于洞悉浙江中医药大学医教人员体质的健康情况,以为改善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100名医教人员中有20人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合格,优秀及良好率仅为31%,40%的医教人员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心肺功能、柔韧性、力量、反应和平衡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此调查反映出浙江中医药大学医教人员体质健康状况堪忧,医教人员自身及相关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激励医教人员开展健康活动,提升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  医教人员  体质健康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46-04

体质健康是人类生产以及生活的重要基础。2016年,国务院在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让全民共享健身运动,使人们在科学的健身活动中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1]。在当今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加速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2-4],我国大学生、高校教师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较低,不及发达国家水平;现有研究多集中于青少年、大学生等人群,较少关注成年人。医教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拥有着医务工作者和高校教职工的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需治病救人,另一方面又要培养未来的医务人员,面临着医院、学校、社会给予的多重压力,其体质健康状况如何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情况,分析其目前健康状况,为改善其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三个附属医院的医教人员100名作为调查对象,男女各50名。

(二)调查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同时查阅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有关文件、政策、决议和法规等,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发展动态,为本研究的设计框架和构建思路提供有力的支持,把握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向。

2.体质测试法

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相关实施办法,采用统一的测试人员,统一的测试仪器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反应时、握力、肺活量、闭眼单脚站立、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纵跳、坐位体前屈、台阶指数。不同年龄层次测试项目根据《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而定。

3.问卷调查法

调查工具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称、职务、一周锻炼次數等。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独立样本的总体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独立样本的总体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质量控制

在填写问卷前向调查对象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问卷填写要求,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方式,收回的问卷由两名课题组成员录入、核对。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项目的测量均由一名调查员测量完成,在进行测量前调查员经过培训,掌握测量方法。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研究共测试医教人员100名,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性、女性各50名;平均年龄(43.19±9.37)岁;婚姻状况已婚者居多占96%,未婚者占4%;中级职称48名,副高级职称28名,正高级职称24名。

(二)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测量结果分析

1.体质测试综合等级分析

根据《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单项评分采用5分制,计为“1~5分”,综合等级根据各单项评分之和确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本研究体质测试综合等级结果如表1,合格及以上等级为80人,不合格率为20%。

2.身体形态特征结果分析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身高/体重2,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亚洲人群BMI≥24诊断为超重,BMI≥27.9即为肥胖。本研究中男性20人BMI达到超重标准,超重率为40%,3人肥胖,肥胖率为6%;女性17人超重,超重率为34%;40%的医教人员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情况不容乐观,详见表2。

3.身体机能特征结果分析

肺活量的大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以及体育锻炼的水平。本研究中男性平均肺活量值为3957.64ml,女性平均肺活量值为2817.82ml,高于中国成年人平均肺活量。台阶指数是利用上、下一定高度台阶所持续的运动时间与运动后心率的恢复时间之比来计算指数,从而用来评价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反应,指数越大则表明心血管机能越好。测试结果显示,38%的被调查者台阶指数处于2分(较差)及以下水平,说明部分大学医教人员心血管机能相对较差,需引起相关的重视,详见表3。

4.身体素质特征结果分析

身体素质特征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握力、反应时和闭眼单脚站立,20~39周岁年龄组增加俯卧撑/仰卧起坐(男/女)和纵跳两个项目。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以及下肢肌群、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的重要指标,测试值越大则表明柔韧性越好;握力反映人体力量素质,是体适能的重要组成成分,测量值越大表明力量素质越好;反应时测试人体对变化信号的反应速度,从而评价机体神经系统动态,测量值越小则表明机身神经系统动态反应能力越好;闭眼单脚站立试主要反映人体的平衡能力,坚持时间越久表明平衡能力越好。测试结果显示男、女性医教人员柔韧性、力量素质、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详见表4。

(三)不同特征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比较

研究发现,不同职称、一周锻炼次数会影响医教人员体质健康,体质健康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三、讨论

(一)医教人员体质健康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20%的医教人员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不合格,优秀及良好率仅为31%,医教人员体质健康状况堪忧。超过40%的医教人员的BMI指数超过了正常范围;近40%的医教人员心肺功能较差,且随着年纪的增长功能下滑得会更加严重。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医教人员,其柔韧性、力量素质、神经系统动态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下降尤其明显。25%的医教人员从不锻炼,30%的医教人员偶尔进行一次锻炼,这可能与医教人员拥有着医务工作者和高校教职工的双重身份,面临着医院、学校、社会给予的多重压力,繁重的压力使得他们平日疏于锻炼有关。超重及肥胖易引发心血管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广大医教人员应重视肥胖问题,通过改善饮食、运动等方法来控制体重。此外,平衡能力的下降是引起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重要原因[5],应引起广大医教人员的注意。

(二)医教人员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职称和一周锻炼次数会影响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水平,职称越高、一周锻炼次数越少的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水平越差;反之,则越好,这与冯可盟[6]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职称高的医教人员相较于职称低的医教人员承担的责任、工作越重,其空闲时间越少,没有时间锻炼是导致锻炼次数少甚至不锻炼的常见主诉。适时有效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体质健康,因此改善高校医教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提高其对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不健康问题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男性20~39周岁组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水平与职称高低无关(P>0.05),这可能是因为该组副高职称仅有一人,存在一定的偏倚。研究中还发现,年龄和性别也是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方面机能均呈现下降退化趋势;男性体质健康普遍好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天生好动,而女性较多生来文静,且男性的各项身体素质与运动天赋优于女性有关。文献中也提及,男女在身体形态、技能水平、运动素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7],如男性普遍力量较好,而女性柔韧协调性强于男性。

(三)建议

1.定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体质健康档案

体质健康测试是衡量人群体质和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制定针对某一人群健康促进规划并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是改善其体质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学校及附属医院规定每年在固定的时间里对每一位医教人员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体质健康档案,让医教人员清楚了解自身体质健康水平,知晓自身问题所在,督促其进行运动锻炼,从而达到提高体质水平的目的[8]。

2.积极开展体质健康活动

校工会和医院工会积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每周定期对职工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增加职工的课外锻炼时间,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提出针对性的个人运动处方。研究表明,运动处方可有效改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的各项指标,使医教人员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得到显著的优化,减少脂肪含量,为提高身体素质产生积极影响[9]。同时,可开展多群众、多层面、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如登山、毅行、羽毛球、网球等各类比赛,并设立一定的奖励以吸引和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加,使他们能在活动中增强自身体质、愉悦身心,在实践活动中努力提升自己。

3.督促医教人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医教人员身为医务工作者,尽管十分清楚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职业本身的特殊性,长时间的站立、饮食不规律、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量还是会对其体质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学校及医院应引导职工分析自身健康和体质状况,认清自己生活方式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因素,使他们自觉改正长期以来已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医教人员体质健康状况堪忧,医教人员应认识到提升自身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科学健身意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合理安排锻炼,促进健康。医院及学校可采取相应措施激励医教人员参与健康活动,定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体质健康档案,督促其进行运动锻炼,从而提升医教人员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郑伟东.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250-251.

[3]陈岚岚,胡飞锋,张旭,等.某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健康研究,2018,38(01):12-15.

[4]惠娟.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科技視界,2020(01):99-101.

[5]陈海莲,陈曦,华海平,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的危险因素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0,19(09):15-18.

[6]冯可盟.高校教工体力活动的现状及其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7]王东东.周口师范学院教师体力活动现状调查[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8]袁祖希.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员工身体活动状况调查[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9]张夷.运动处方的实施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指标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2):235-236.

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项目名称:高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项目编号:FX2017026。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健康中国调查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6:18
小额贷款公司的简易尽职调查方案研究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12:23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