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政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

2020-09-10 07:22梅琳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大学生

梅琳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振兴。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11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观念引导等各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思想引领。本文针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第一,辅导员具有自身优势、工作性质优势、工作职责优势。高校辅导员的八项工作职责,其中包括开展就业指导的工作职责即“辅导员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随着高校的扩招及管理体制的变革,辅导员从最初的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转向了以学生日常管理为主的工作性质。辅导员的身份和角色特点决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占据先天优势,目前,大部分辅导员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他们比较年轻对工作充满热情,不仅在年龄上与大学生相差不多,而且在阅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会很顺畅,不会有代沟,更容易产生话题并建立起信任感和朋友关系。

第二,就业指导和日常工作相互渗透,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直接管理,工作内容多样,在日常交往中能及时了解学生爱好和价值取向,可以把就业指导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通过采取主题讨论会,经验交流会,专题班会,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增进大学生对就业观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认识,及时缓解就业焦虑,减轻就业压力。辅导员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结合就业见闻的讲解,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样就能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辅导员自身的学历阅历优势,能增强就业指导的可信度。当前,各高校对教师和辅导员的招聘条件在不断提高,都要求政治素养过硬,有学生干部经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更有些高水平大学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新进辅导员队伍中要占据一定的比例。这样在指导学生时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增强学生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辅导员是高校服务学生事务的重要角色,负责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指导学生的思想等工作,是高校一线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和学生交流时没有距离感,容易被学生依赖,在此情况下开展工作和交流时,能够事半功倍。还由于与教师队伍、院系工作离得近,能够掌握本专业内的就业信息,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已毕业的学生联系交流,与在读的大学生进行分析现在的就业形势,交流就业选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优的就业目的,在校期间可为就业规划做好铺垫,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减少选择职业时的盲目性。

第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让大学生放下高傲的心态,认识到就业的形势。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能起到给学生重视、教育、动员、定位的作用,了解学生思想,提高求职技能。在如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容易走向刻板,会出现职业道德感薄弱、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不利于社会整体发展。辅导员在管理学生事务的同时,又是学生思想政治的指导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就业观念进行教育和指导。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先行者,辅导员教师要具备合格的综合素养,解决学生在择业就业时遇上的难题,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随时使学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完善和提升自己。

第三,鼓励实习与就业相联系,确保就业信息的通畅。辅导员先应鼓励学生自行尋找实习单位,同时对寻找实习单位存在困难的同学进行帮扶。在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学生也会经历和求职过程中的面试等一样的过程,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和求职能力与技巧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和改进,而学生家长给安排的实习单位,势必造成学生跳过求职阶段,被动的在单位学习相关实践经验,而忽视了求职技能的培养。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应做好就业信息传递工作,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纽带作用和网络新媒体的便捷作用。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第一,引导大学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就业观念也随之向市场转型。具体表现为,在面对择业时更加看重工作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舒适程度和生活环境等,对就业的期望值太高,过分追求享受,过于注重工作环境和待遇条件等。在自主择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就业首选地放在发达城市而不再是基层。如今,“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理念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改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态度,积极了解并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让拥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创业。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鼓励、提倡大学生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急需发展的行业去就业、创业。

第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精准就业。高校辅导员必须增强全程化就业指导意识,从大学生入学之初就逐步展开就业指导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做好明确定位,分步实施就业指导。具体讲,在大一、大二阶段,辅导员需要給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理念,并认识到社会就业的严峻形势,逐渐树立就业意识,不断接触、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密切联系起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辅导员要提倡学生进行社团活动、勤工俭学以及专业实习,使学生能够和社会进行接触。在大三阶段的就业指导中,让学生深入思考就业问题,并做好实战工作,逐渐和现实接轨,不再注重于理论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市场发展变化。深入挖掘学生的职业特长,调动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定期安排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专题讲座,或者前往人才市场应聘,及时把握就业机会,才能减轻未来的就业压力,灵活选择就业,精准就业。

第三,豐富就业指导内容,创新就业指导方法。我国许多高校往往把就业指导理解为在学生毕业时开几次求职讲座或举办几场招聘会等,而没有把它作为大学三年中的一个长远规划。实际上,大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其心理、生理处于连续不断地变化之中。就业指导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连续进行。辅导员可以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比如邀请本专业的毕业生与低年级学生座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毕业生告诉低年级的学生,母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在职场上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重点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并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来教育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

第四,关注国家就业形势与政策,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引导学生理性就业。就业信息的收集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获取足够有效的就业信息是进行就业指导的先决条件。高校辅导员必须对就业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了解、宣传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就业形势和政策,如《劳动合同法》《就业服务与管理规定》。及时、全面获得就业信息,就能获得择业的主动权,辅导员可以成立就业网络信息小组,特别要与以前的毕业生建立稳定的关系,随时掌握招聘信息。掌握社会需求信息是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学校通过就业指导机构,为毕业生就业架桥铺路。通过各种形式同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掌握需求信息,包括专业、数量、需求层次、用人单位要求等,向学生及时公布。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和就业方向,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网站和宣传栏等众多媒介,沟通交流学生就业思想动态,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第五,加强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做好毕业后的联系与追踪工作。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个别“问题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使毕业生克服焦虑不安、自卑、依赖、孤傲等消极心理因素,不断调整自己,适应市场变化,保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当前就业市场上社会人才超前消费,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就业也日益困难。高职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社会需求去选择职业,不要期望值过高。学生离校后,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加强对毕业学生的追踪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如果这些毕业学生一再遭受求职就业的挫折,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来说,也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