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2020-09-10 07:22谌红春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信心培养策略幼儿

谌红春

【摘    要】幼儿园的小朋友和教师的相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教师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掌握着充分的话语权和一定的决策权,是幼儿开展日常学习生活的引导者,也是幼儿自信心培养过程的关键的执行者。教师需要和幼儿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培养幼儿自信心。

【关键词】幼儿  自信心  培养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36

自信心是一种对幼儿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着幼儿本年龄阶段的客观表现,还会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鲜明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幼儿教育形势和幼儿教学环境,浅谈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评价模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对还没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完全的自主能力的幼儿来说,幼儿长期处在一个教师引导下和其他幼儿一起快乐的学习和玩耍的客观环境里,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体现在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对幼儿的正确评价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对幼儿的评价模式,采取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幼儿树立自信心的评价策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教师完善对幼儿的评价模式的第一步,是教师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园小朋友,树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尽量规避一些主观因素导致的不正确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幼儿全面了解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保持一颗教育儿童的本心不动摇,因为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儿,教师才能对幼儿做出客观的评价。在面对一些普适性的幼儿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优化评价幼儿的评价标准,在原则性问题上绝对不能动摇,避免因为评价不公正导致幼儿对教师的公信力产生质疑的情绪。教师不仅要通过其他教师和其他幼儿以及幼儿家长来了解幼儿,还要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和认识幼儿,因为仅仅通过他人的角度来看待幼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取代教师自己的思考,同时个人的观察视角是有限的,观察态度也是主观的,树立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的前提是不要偏听偏信。在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儿之后,对幼儿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师完善对幼儿的评价模式的第二步,是教师要注意抓住关键时机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抓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良好机遇。幼儿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一些任务,比如完成教师给幼儿布置的在规定时间内背诵一首简单的古诗,和其他小朋友合作将积木搭成房子的样子,按照自己的理解为一首古诗配上相应的画面等等。既然是完成相应的任务,那么一定有幼儿积极努力地参与任务过程,最终完成的效果较好,幼儿完成任务比较成功的情况,也会有幼儿因个人能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等等多种因素导致完成任务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在幼儿获取成功的时候,教师注意表扬幼儿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良好表现,点明幼儿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尽可能的具体化和细节化;在幼儿面对失败的时候,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找出失败之处和失败原因。当然,幼儿最终呈现任务结果的时机并不是教师可以抓住的唯一的评判时机,幼儿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评价幼儿和鼓励幼儿的大好机会,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进度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适时地做出点评,进行鼓励。因为幼儿完成任务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过程中的评价会更贴近幼儿,对幼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相应的,幼儿自信心的树立也不仅仅体现在最终结果上,也要关注过程。

教师完善对幼儿的评价模式的最后一步,是要帮助幼儿建立和完善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同时还要将幼儿的客观情况呈递给幼儿家长,帮助幼儿家长完善对孩子的客观评价,建立客观的评价环境。首先幼儿的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实际上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关键一步。不管教师和幼儿家长采取什么样的自信培养策略,这些策略都是由外而内进行渗透和发挥作用的,不一定可以获得幼儿发自内心的认可和鼓励。当幼儿树立了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的时候,幼儿就在树立自信心的道路上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就和战略性的成果,幼儿开始自内而外树立自信心,从内心深处挖掘和寻找力量。其次,家长的评价模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也是起着重要作用的。许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其实不够了解,习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一言一行,所以对孩子做出的评价总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正确的。必要时,教师可以成为幼儿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和枢纽,帮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时的客观表现,从而调整自己和孩子相处时自己的表现。

二、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幼儿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无数次成功所积累的结果,幼儿的自信心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演变,同时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增强和成功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幼儿自信心得到建立和增强,幼儿在完成新的任务时就会充满激情,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自信心促使幼儿高效完成新的任务。所以成功的经验和幼儿自信心的增长,在合适的机制下很容易形成良性的循环。

因此,教师要信任和帮助自己的幼儿,努力为幼儿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在幼儿经验不足时引导和帮助幼儿取得成功,在幼儿条件充分时鼓励幼儿自主取得成功。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幼儿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条件给幼儿分配适合自己的任务,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经验。对于一些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但幼儿因为一些内在或者外在的客观条件制约完成进度的任务,教师要放开手引导幼儿自己完成相应的任务,不要一味依赖教师和其他幼儿的帮助,亲自摘取的成功的果实往往更加甜美。

总之,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一是完善评价模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二是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幼儿自信心。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见成效的,同时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也不一定都是顺顺利利的,很可能今天教师鼓励幼儿迈出了树立自信的关键一步,明天幼儿就会在外部环境的打击下退回几步,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过程不仅是复杂多变的,还可能是反复无常的。教师要保有一颗教育的耐心和关爱幼儿的爱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和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正秀,刘生翠.浅谈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学周刊,2019(33):168.

[2]黄梦思.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6):159-160.

猜你喜欢
自信心培养策略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