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张宗元
【摘要】 胶东地区民间传统工艺文化集聚了编织、雕刻、刺绣、陶瓷等数十类,每个乡镇都有不同类别的传统工艺,早已出现传统手工艺加工企业和个体作坊的形式,为改善近年逐渐呈现的式微局面,学者们已开始发掘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广阔前景。本文探索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为传统文化创新设计与创造性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趋势,旨在将传统手工艺本身再生与科技、产业、人才结构相结合作为导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文化;创造;胶东;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1-0057-03
基金项目: 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青岛传统民间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红席技艺为例(项目编号:QDSKL2001297)。
传统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的文明,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提到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2013年来,山东不断强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创新性发展的思维增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利用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实现对经济发展、文化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转化。
一、胶东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分析
胶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不仅历史古迹、传统文化遗存众多,而且胶东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民间手工艺,如即墨传统黄酒酿制、泊里红席编织技艺等等。自2018年青岛峰会以来,本地区民间手工技艺的优势发展特性逐渐被关注,开发青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对目前非遗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认识到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传统文化转化的有效途径, 但还缺少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国内已经有可供借鉴的案例:潍坊的风筝、景德镇的陶瓷、徽州的竹刻等都可以作为学习传统文化创新设计与创造性发展的有力途径。胶东地区传统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年代流传久远、有的历2000多年的发展流传至今,仍然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分别有;泊里红席、胶州剪纸、宗家庄木版年画、莱西民间砖雕、果模(榼子)制作技艺(莱西果模、即墨葛村榼子制作技艺)、葫芦雕刻、平度草编工艺、即墨的地瓜酒制作技艺、移风店镇大沽河畔的虎头鞋虎头帽制作技艺、黄酒传统酿造工艺、镶花边传统手工技艺、城阳木质渔船制作技艺等等。胶东地区这些丰富的民间手工艺是历史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地区发展的见证,是滨海文化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是胶东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
已有学者提出,使山东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的方法是:形成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取得一批影响广泛的研究阐发成果,形成一批全面覆盖的普及教育载体,培育一批深入生活的实践养成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保护传承项目,搭建沟通中外的传播交流平台。还有学者认为,应该从工艺技法传承与发扬的角度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创新提出传承与转化。
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的问题
(一)表达形式单一,创新体系不完善。胶东文化历史悠久,文脉厚重,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齐鲁人文底蕴,历经几千年发展,虽地域上呈现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但地域文化尤其是乡村手工艺文化因分散、失传、地處偏僻,再生能力弱,难以形成体系的创新研究。创新深度、发散性和具体措施针对性不足,对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的创新设计和研究未形成完善的联动体系,可转化性不足。
(二)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背离与反叛。怎么看待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对传统手工艺产品功能与审美的认可,使得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和历史局限性问题日渐突出。山东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衔接点,为齐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带来了挑战,使齐鲁文化与周边的文化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进行多个维度的交流和实现创新发展。
(三)转化层次单薄,创意再生能力不足。目前对齐鲁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大多转化为旅游文创纪念品,产品外表简单的模仿和嫁接是对传统文化基本层次的转化,文化的源起是为适应当时社会状态下的生活与工作状态,随社会变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逐渐从原有状态分离出来形成新的文化,失去了实用价值的创意设计只存有纪念意义,缺少人情味,最合理的解释是仅建立在古老美学角度的传统文化转化势必造成转化层次的单薄。
(四)传统文化与市场化建设未形成良性联动体系,市场转化率低。目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区域的传统手工艺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文化消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给它与最容易活化起来的市场相结合的机会。
(五)综合型人才的欠缺。市场化体系的合理运作所需要的管理型人才和商学思维的欠缺,尤其是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不仅是对社会学科与创意人才的需求,还需要融合自然科学和市场学的综合专业人才,促进区域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深度结合,将传统文化的研究价值与本地区的企业产值结合。
(六)技术产业融合性低。根据胶东地区技术创新性和区位发展状态来看,以往更加注重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着力点,对传统手工艺的转化和利用也暂时停留在这个阶段,缺少在技术、产业与艺术内涵上的深化结合研究,与当前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如影视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并无产生强有力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和创造性转化的必然趋势
(一)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依存。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呈现的复杂的辩证关系,分析得出现代设计发展的弊端,需要从文化传统中寻求补偏救弊的药方。
(二)文化创新设计的产业化需求。传统文化创新设计中单一的产品结构和分散的小作坊规模难以形成文化的延伸性和系统性发展,更加难以维持前期充足的资金补充。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创新设计是完善产品组织结构、不断形成新文化体系、维持企业持久动力的自信和保证。但多元文化的争鸣与交锋使齐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仅仅需要礼敬传统,更需守正创新。
(三)基于对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化需求,作为农业文明孕育的人文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也必须接受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塑造,历经与市场化需求维度的结合,将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四)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呈逐渐深化趋势。传统文化影响力分散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性差异,基本靠博物馆、图片展等方式产生,博物馆等保存单元呈分散的点状分布,与呈线型、区域型分布的现代产业园相比,力量薄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仅能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而停留在对表面形态的学习,很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做到言传身教、亲力亲为。
在大数据影响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趋于广泛化和集中化,对于文化的学习选择性较多,影响更广泛,尤其是国家“振兴农村”战略的提出,深藏在山沟里的民俗文化得以发扬。
四、推进胶东优秀手工艺文化的创新与多维转化
路径
胶东地区优秀文化创意产品的智能化传播,打造和形成传统文化的品牌效应。可根据2018年2月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山东省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動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互联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着重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链, 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统文化推介和传播,转化路径对优秀传统民间文化进行激活、再生,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通过超时代的创新设计提升商业化匹配程度,人才培养的终身性提升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反哺能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超时代创新设计。传统文化基于自身局限性导致的“过时”并不能代表整体,反而在历经几千年农耕文明之后,从设计学角度看,大批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经过时代变迁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展现着古老特质的造物观仍然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仍具有超时代的意义,在对工业社会的中国和世界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只有清晰客观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文化的根源和需求,全面建立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发挥优秀文化具有的超时代意义。
(二)传统文化产品的再生机制转化,激活传统文化话语权。传统设计的产生源于日常生活的需求,市场化的推进同样源于日常需求,将两者结合发展可成为激活传统文化话语权并实现经济发展的利器。根据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类设计产品生活化、市场化转变的迫切需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完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深度学习后扶优、扶需、扶特、扶新,促进传统文化与市场资源的聚合,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生能力和持续转化能力。从区域文化精髓入手,借鉴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国建立的文化共识,提升各区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三)促进文化创意和现代科技的有效融合,面向相关行业、推进传统设计与新科学的交叉、转化并生产出新的需求。
传统文化的发展虽以人文社会科学与美学为基础,但未来传统文化的转化维度考虑社会科学技术的融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各种资源有效融合,提升产业聚集效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研究方法和角度的转化,例如,研究传统文化与设计形态学、美学、自然科学与新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除质性研究外增加可量化的因素,利用新型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各类人群的生理和心理数据量化采集,转变成可利用数据,进行创意成果与不同人群的心理匹配。
(四)提升传统文化产品设计的商业化匹配程度,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改善文化创新与市场需求的联动不畅,重设传统艺术体系与商业体系的结合,从商业角度研究传统文化转化的路径。充分利用齐鲁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传统造物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民俗文化企业的扶持能力,将文化创意的市场化运作发展成企业的核心带动力。
例如,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历经500多年历史,从没有完整的规模化、品牌化运营到现在的规模化发展和民俗艺术与市场的充分融合,无疑可作为提升传统文化市场化运作的优秀借鉴。
(五)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向终生性转化,在文化更新迅速的今天,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促进地区校本课程的研发,形成各区域人才培养的特性化需求,为实现未来人才反哺提供文化根基。高等教育中针对性的培养模式虽更加适合实践型人才的发展要求,但是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对创意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需求将必不可少。因此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宽口径培养,培养终生发展的能力,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的转化更适应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美,仇全菊,王秀花,徐九妹.“一带一路”倡议下齐鲁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1.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R].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告,2018.
[3]张绪良,韩同欣,张萍.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4]王靓.山东传统民间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J].现代装饰(理论),2014,(04).
[5]刘凯亚.中华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与超时代特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6]翁淮南,张纪,张少义,武淳.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十人谈[J].党建,2014.
[7]张厚美.生态环境宣传要担负起新形势下的新使命[J].环境教育,2019.
作者简介:
王敏,女,山东青岛人,青岛黄海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艺术理论研究。
张宗元,男,山东肥城人,青岛黄海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与家具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