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坤
【摘要】 陶瓷艺术在我国已有近万年的发展历史,人类从制作陶器的初期一直到现在,陶瓷艺术与工艺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开始的”。从制陶技术的革新到陶瓷艺术的发展,展现出中华民族先人无数的智慧结晶。艺术作为陶瓷的主体的核心,工艺的衍变必须要服务于艺术,而艺术与工艺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进而构建出陶瓷文化极为丰富而又辉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陶瓷艺术;陶瓷工艺;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7-0070-02
陶瓷艺术作为艺术创作者界定客观物质媒介,通过制作、塑形、绘画以及烧制制作而成的重要产物,将创作者自身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民族文化以及审美意识融入其中,展现出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工艺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在造物过程当中针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制作过程;其次,在造物活动过程当中诉诸在器物之上的技术加工。工艺不仅仅融合了手工这样工艺,同时也包括机械上的加工,不仅有设计,同时也有制作的过程,将色彩、造型与装饰融为一体的重要工艺结合体。
一、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工艺≠陶瓷艺术,而艺术却依附工艺进行实现。陶瓷艺术在表现上注重工艺材质的表现,“艺术”通过思想、灵魂予以修饰,陶瓷艺术的创作者在構建过程当中,通过工艺材质来对其创作思想、主题进行表达。但是,在这过程当中,工艺却不等同于陶瓷艺术,如果工艺在针对选用的材质恰到好处的运用,则能够表达陶瓷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思想。例如:单一形式的色釉,运用其中颜料予以表达(主要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却难以凸显任何一种具体的含义,而如果将这些内容重新组合,而绘制特定的物象,则能够展现出具有哲理性、主体性和创作思想的图案,并且结合陶瓷独有的造型来传达艺术美感;又如,在陶瓷表面之上随意涂抹青花料的时候,即使工艺非常精湛,但是由于图案没有固定思想信息的传达,也没能够与陶瓷造型相呼应,就算烧制制作出来,也很难称作是艺术创作作品。
(二)工艺服务艺术,艺术是工艺的最高境界。陶瓷创作者运用陶瓷工艺手段来表达陶瓷艺术,是进一步实现最终目的重要物质条件及主要手段。陶瓷艺术作为通过陶瓷表面或者坯体予以艺术化的处理,进而充分塑造陶瓷器成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这当中,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二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陶瓷工艺技术在整个范畴之上归属于物质文化领域,在其表层主要通过不同的材质(例如:颜料、瓷土以及釉料等)所独有的性能特点进行技术性的加工等。而陶瓷艺术则归属于人类的精神文化层面之上,是针对创作者的情感内容、思想内容等进行表达的内在文化理念。艺术表达是根本的、最本质的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工艺材质则是一种用于服务艺术思想内涵的重要手段、过程,并非最终的目的。艺术是前提,工艺为基础,工艺服务于艺术,艺术是工艺表达的最高境界。
二、陶瓷工艺与陶瓷艺术相互独立却又相互依存
(一)陶瓷工艺造型与陶瓷艺术题材。对于陶瓷艺术来说,表达方式非常丰富、自由。不管是在造型还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尺寸、材料和题材选择上等,都能够进行灵活转变,使其变化多样。陶瓷造型与陶瓷艺术题材都能够凸显不同时代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造型特点也能够充分反映客观世界当中不同创作者的主观意识。陶瓷绘画艺术与陶瓷工艺艺术展现出来的特有元素语言与创作者自身的想象力、情感变化、自然观融为一体,并与自然相互统一,将不同创作者的人为思想凸显出来。在整个造型表现当中,并不是仅仅追求个性化的形象特点,而是结合不同的题材对其进行装饰,运用科学化的尺寸、比例以及流畅线条,波荡起伏的外轮廓展现出优美的造型特点,并结合艺术图案进行装饰,与色彩元素和谐统一,传达并概况思想观念、情感变化和意境。
(二)陶瓷工艺材质与陶瓷艺术。陶瓷采用特定的材料、工艺制作出来的。中国传统的陶瓷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在陶瓷的造型和装饰之上,而且还表现在对材质的运用以及陶瓷的制作工艺之上。例如:景德镇陶瓷主要以“白如玉、明如镜子、薄如纸、声如磐”而享有盛名。陶瓷创造在其装饰艺术和处理之上除了能够展现出创作者独有的艺术风格以及主题思想之外,同时还能够凸显陶瓷独有的材质之美。在材质表现之上主要展现在釉质如玉,且晶莹剔透,光洁如镜;釉色纯真宛如天成;红如宝石;绿如翡翠等。一件非常精美的陶瓷艺术作品,能够让人们从陶瓷艺术的表面感受到技艺的精湛之美,同时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创作者的智慧以及当时的审美趋向。
陶瓷选用的材质是整个陶瓷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材质的光泽度、滋润感以及透明度等等,都会对陶瓷艺术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将特定质地的材质运用到特定的陶瓷创作、造型和装饰之上,才能够展现陶瓷艺术独有的内在之美。如果陶瓷创作者不熟悉各种材料的特点和性能,就很难创作优秀的陶瓷作品。由此,需要不断提升陶瓷创作这对材料性能的了解和运用,并善于在创作中促使材质之美展现出来。
(三)陶瓷工艺与陶瓷艺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陶瓷工艺和陶瓷艺术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重要关系,在艺术表达中依附工艺技巧,工艺技巧中融入艺术体现,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陶瓷器皿在制作过程当中可以分为以下步骤:成型——修坯——装饰——施釉——烧制等。每一次工艺技巧的改革,都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例如:在起初的修坯过程的时候,运用良好的工艺技巧,则能够促使整个胎瓷变得薄如蝉翼,进而出现了“只恐风吹去,又怕日炎消”。伴随着雕塑工艺技巧的不断提升,才会进一步出现了千姿百态而又生动逼真的图形表现内容,不仅不会开裂,而且也不会变形,衍生出秦陶俑与陶马;在釉料的更新、发明以及“窑变”技术则能够让人感到非常的惊奇,让受众更加喜爱、陶醉;烧制工艺的提升,才衍生出“结晶釉”以及“窑变釉”等绚丽多彩的艺术表达效果;装饰技巧的不断更新,才促使整个釉上产生新彩、粉彩以及釉中彩、釉下彩,这些各不相同的装饰技巧促使整个陶瓷艺术作品有了崭新的风格内容而且美妙绝伦的陶瓷艺术表现效果。一种全新的工艺表现技巧能够为艺术创作打开新的创作天地,而一种全新的陶瓷艺术表达形式则需要精湛的工艺技巧和技术促使其得到实现。
三、陶瓷艺术、陶瓷工艺中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
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主要是内因和外因之间表现的关系。陶瓷工艺作为整个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进一步实现陶瓷艺术目的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及创作条件,是一种外因;而陶瓷艺术则主要是借助于陶瓷工藝条件进而构建的重要结果,是整个陶瓷工艺表现中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核心内容,可谓内因。外因所表现的主要是变换事物的一种条件,内因则主要是整个事物变化的重要依据。外因内容主要通过内因来影响和调和。伴随着现当代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不管是物质技巧和技术,还是在精神文化方面,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整个陶瓷艺术表现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则是对陶瓷工艺材质进行强调,并将其余艺术创作思想相融合,融入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以及艺术精髓,其中包含了《易经》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五行”特点,其中与“金、木、水、火、土”等都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都会在整个陶瓷制作过程当中能够凸显出来。
例如:“土”主要表现的则是“瓷土”,在景德镇当中所运用的“瓷土”,这与其他一些地方当中所运用的“瓷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性能和品质上各不相同,“瓷土”选用的不同也促使景德镇陶瓷与其他的地方陶瓷在艺术风格上、品质上都独具一格;“金”主要指的是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则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颜料当中发色成分,也正是由于“金”在整个陶瓷器皿之上的有效运用,才促使整个陶瓷装饰的表面变得更加的丰富,色彩绚丽;煤、窑柴等作为一种燃料—— “木”,在烧制过程当中会对陶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只有在水分含量适当的过程当中才能够制作出最高品质的陶瓷艺术作品,“窑火”对整个陶瓷器皿的制作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促使其具有更强生命力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在融入“天、地、人”等元素,进而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在陶瓷制作的传统工艺表现过程当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工艺技术,同时还融入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是进一步将特殊的技术、技巧与创作者的思想、观念相融合。工艺之美不同于造型、材料以及装饰非常直接,而是将技巧和艺术融为一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内敛性的审美特点,需要更加细致的品位才能够真正领略得到。如果能够将工艺和材质看作是人的躯体,陶瓷艺术就可以说是人的灵魂所在,只有将灵魂与躯体有效的融合,才能够构建出更具深厚内涵的完整物象,促使其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四、结论
陶瓷艺术是具有生命力的特殊载体,决定着陶瓷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而陶瓷工艺是制作陶瓷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巧,二者相互之间共同促进、相辅相成,进而促使陶瓷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毅,魏颖.浅谈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江苏陶瓷,2019,(01).
[2]王赟.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分析[J].戏剧之家,2017,(02).
[3]张丽波.论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7,(01).
[4]赵怡梅.浅析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形式美[J].美术大观,2016,(06).
[5]邵长宗.传统陶瓷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路径探析[J].才智,2014,(29).
[6]郑斌,王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J].中国陶瓷.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