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强调了美对于塑造完整人格建设和谐美好国家的重要作用,要发挥美的作用也是由于当时大环境中实用主义盛行,整个社会处在自然的极端状态和道德的极端状态的情况所决定。美通过了艺术载体影响着人的完整性,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游戏来认识和发挥美的作用。席勒的美学思想距离当代有几百年,但是放于今天仍然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书简》;美;审美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8-0022-02
《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本人美学思想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充分展现了席勒对于美的观点。而在书中,席勒也直接指出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他利用27封书信,阐述审美教育恢复人的道德形态,塑造完整人格的基本原理以及它的社会功能、作用过程、自身结构等等。对当时实用主义盛行,狂热追求现实价值的社会风气极具有警醒意义。作为书的作者——席勒,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也在汲取康德的美学思想后利用其思想为近代工业社会弊端矫正提出自己的思路。
一、为何要“美”
工业革命的进行成为审美教育必然发展的最基础条件。虽然在工业和机器的导引下,社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机器引发的价值观变革,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脱离,抛弃了来世获得幸福的虚无主义,转而投向了以“金钱”和“实用”为核心的现实主义中,但现实主义会给人们带来比“彼世论”更加“狂热”的狂热,其原因是在现实主义投射到社会中便是直接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渐渐地这种现实主义崇拜成了新的“上帝”,一切力量都要侍奉他,一切才能也要尊崇他[1]。这也似乎照应着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过渡时期自身的局限性必定也带来诸多矛盾。在国家建设中:道德国家和自然国家;道德法制和自然法则;作为国家的主体——人也相应分为自然状态的人和道德状态的人,拥有着自然本性和道德本性。但席勒认为,这虽然是两种状态,倒不如说是两种极端!拥有自然本性的人建立起的自然国家是一味追求物质,体现的是粗野、无法无天,并以不可遏制的暴怒急于求得动物性的满足。这样国家体制下的人便陷入主客观之间矛盾:虽有理由抱怨国家,但卑微的道德人性卻又要尊重国家的种种设施。在这样的国家中,席勒用否定的语句着重提出了“约束”状态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反的,处于道德形态的人建立的国家带来丧失了凶恶的动物性,转向为文弱和性格的腐化。柏拉图曾言高贵的东西在它败坏的时候就会是更加可恶。[2]道德领域下的人在与自然领域对立时也潜移默化借用自然领域的原则,这种原则结合了道德法则后成为新的形态,表面的道德习俗本质却不离自然的动物性。如在当时社会中出现的利己主义,依靠法律赋予的道德属性“自由”发挥自己的自然诉求。这样的道德社会比自然社会更加可怕,因为真正的自由诉求被专制诉求压制,正当的无论是道德感情还是自然感情皆屈从于社会畸形的规定。最后导致的是道德国家自身神圣形象的全然崩塌,在此时,自然国家不被人们所肯定,真正的道德的国家也尚未建立。一种处于中间形态或者说“第三种状态”需要被实际应用。它既能从自然性格中分出任意性,而从道德性格中分出自由。
于是,席勒提出了“美”的概念。用美的纯粹力量规范这两种形态,顺利地完成特殊时期的重要过渡。
二、强大的“第二创造者”
席勒在第21封信当中直接提出:“如果我们把美称为我们的第二创造者,那么,这不仅是在诗学上是允许的,而且在哲学上也是正确的。”席勒给予了美如此高的评价,关键是在美的本身理念存在着完整性、无限性、又带有着些许的诗意性。关于美如何成为“第二创造者”其实刚好可用“诗学”和“哲学”方面进行解释。
“诗学”,更多的是在于审美的心境与艺术的使用。它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人们应对道德的无意义规制。人的心灵是可规定的,其可规定性也是无限的,于是在无限道德法则的约束下人的心灵受到了无限制的规定,此时的规定变质为了限制,它抛弃实在,甚至对自身的无限性都给予了否定。这种缺乏形成的无规定性,被设想为一种空虚的无限性。但若人们进入了审美状态中,自由也就被人所获得。所以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审美教育机制就是在于让人进入到这种审美状态,获得自由,也就是从人性分裂的处于限制的状态返回某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的状态”,重新规定为自然的逻辑状态与自由的道德状态相统一的人性完整的人,[3]并且以自我为主体的进行自由规定,在这时便成了“充实的无限性”。
关于“诗学”方面作用其实仍值得一提的是美的载体——艺术的强大作用。艺术的载体性呈现在了“外观”上,人们通过感官进行直接捕捉获取信息,创造艺术者通过它间接传递思想。但无论如何,人行使着这样的支配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双方的交流点虽汇聚在艺术中,但思考过程却有可能产生重大差异,那么“自由”也在此体现。外观的投射是客观且不变的,但人审美时的自由状态有着变换特性。
经过上面的分析,“哲学”方面的“创造”更多在于人审美的规范和适度的理性。席勒将这种审美方式进行哲学性的概括,提出了著名的“游戏本体论”:在人的一切状态中, 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 使人的双重天性一下子发挥出来……人同美只应进行游戏,人只应与美进行游戏。这也成了本书的核心。在第12封信中席勒提到,感性冲动来自人的感性并且最终落脚于感性,另一种形式冲动来源于理性最终是保持其人格的完整性。但游戏的冲动则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因为他不仅结合了美,且仅仅与美进行了结合,它把形式与质料结合在一起,融合成理性无法达到的完整性人格。这种完整性的人格,既脱开了法则的强迫,也脱开了需要的强迫,这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是绝对的实在性和绝对的形式性的双重法则的完美结合。所以,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才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
席勒把“游戏” 概念提升为一种本体论概念,把游戏活动提升为一种本体性的活动,并与人的本质直接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把人的審美自由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把美学的地位也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这继承了康德对于美的理论,又对以后的哲学和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创了现代性启蒙的审美之维,成为后来审美主义的滥觞。[4]
三、结合现实谈关于审美的误区
对于审美的方面,主要是分为形式与内容。更多的人选择为内容,因为他直接可以从感官捕获,然后通过理性的处理便可得出结论。但是席勒认为内容的审美是浅薄的,即使经过理性的处理也无法改变从内容中获取美的匮乏,内容是由质料堆积而得出的,质料本身的存在便是无感情,无意义,无审美意义的“三无产品”,倘若要从无审美意义的东西获取“美”,那么这样的美也是后期加工的产物。更多的是要依靠对形式的审美。
“美虽然是形式,因为我们观赏它;但是,美同时又是生命,因为我们感觉它。”美的接受者始终都是人,所以在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人的完整性。而对于内容的审美只能注意其个体,于是人自身就被限制了,违背了审美的初衷。而形式则可以对人的整体发生作用,接着才能实现真正的审美自由。通过形式来消灭质料(或内容),看似简单却慢慢地被人所忽略。
在现代,对于美的认识也在渐渐趋向于内容化,讲究视觉的体验、感官的冲击,而并没有关注其真正传达的意义。其原因也在于对于美的“诉求”变成了“诉求”,这是赛博朋克时代美的体验改变的特征之一,信息量大使得人们的审美趋向于局限,那么人的自身也无法在与美的游戏中保持完整性。那么追求“速度”也就成了保持完整性的唯一方式。而美的创造者主体也由生活中的人转向网络中的人,从取材到制作,从形式到内容,从完成到推广几乎以网络为阵地。这虽然为美的形式提供创新,但是根据前文讲到审美过程具有规范,但网络的无限会导致规范无法进行切合的使用,导致审美进入极端个人化:如“丑书”和违反伦理的行为艺术等等。他们以违背美的本质去创造美,结果最终会导致美在当代的毁灭,却还悄然未知。
席勒离世已经几百年,对于美的诉求也在这几百年里不断被提出、倡导、宣扬。但是美的缺失仍然是这个时代严重的问题之一。所带来的更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伦理人格的变态。席勒也在书的最后发问:“真的存在着这样一个美的外观的国家吗?”这样的问题放于今天也值得反思:建立一个美的社会,人也不必为了维护自己的自由就得伤害别人的自由,也不必为了显示秀美就得抛弃自己的尊严。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张玉能.《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思想——审美教育论[J].美育学刊,2014,5(01):47-62.
[4]徐碧辉.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03):33-41+95.
作者简介:
王天泽,男,汉族,安徽滁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