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阅读教学实践

2020-09-10 07:22翁其华
启迪·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本语言

一、教学分析

文本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英语》 Book II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主题语境:人与社会—文化遗产保护,语篇类型:叙事性文章。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了解怎样解决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在修建阿斯旺大坝的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解决过程和办法。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关注国际合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关系。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善于合作,不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式。(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19)”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本校高一(3)班学生,共47人。经过三年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了学习本节课内容所需的基本语言能力。能梳理英语文章的基本结构,能够使用一定的英文思维提取所需信息。同时,他们能够通过合作学习,较为恰当地用英语在设定的情景中描述问题和提出建议。学生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且愿意表达。

教学目标:

1. 获取梳理文中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 概括、整合、阐释为保护神庙所做的努力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

3. 能够理解分析文本结构和逻辑联系;

4. 能够读出文本各段落的中心思想,找出关键词和主题句;

5. 能够联结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积极思考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主要信息和篇章结构;引导学生根据合适文本体裁运用阅读策略“制作时间线”;指导学生综合概括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过程,阐述文物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19)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梳理文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概括、整合、阐释为保护神庙所做的努力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积极思考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达到对the Spirit of Aswan Dam project的深层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读思达”教学法: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讀思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认知加工理论,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与此相对应,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文如其人,阅读是与作者的交流,重点要把握住两方面:1.其核心要表达什么?2.作者的态度是什么?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定位,thinking是主旋律,要分析逻辑联系,概括要点,评价内容,感悟语言、赏析语言。做活动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活动,提高活动完成质量的关键:1.是要提高思维的主动性,强调活动间的逻辑和过渡;2.重视活动的过程性,要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能读出脉络、读出结构、读出关键细节,画出思维导图。语言知识是融合的,知识的获得与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关联是连接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加深理解语篇,内化语言,能就相识的情境或任务进行迁移,努力使作者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T: What comes to your mind when we refer to Egypt?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will be about?

Ss: Pyramids 、The Nile River ……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创建真实的情景,通过观察图片与标题,设置问题链,直奔主题。

Step2: Predict

T: Look at title and the picture, is there any link between the two pictures?

Can you predict what topics are mentioned?

Ss: problems 、solutions

T: What else are mentioned? Can you predict?

Ss: result

T: Yes. Or we can say significance. Now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the answer, start!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先预测、后验证”这种阅读策略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带入相关话题,产生阅读期待。

Step3: The First Reading(读短)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求在阅读中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教师通过追问和学生画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脉络、读出文本的结构、读出文本的关键细节即读出文本的逻辑。

T: Are problems mentioned? In which paragraphs are “problems” mentioned?

Ss: Paragraph1 and Paragraph2

T: What problems are they?

Ss: It’s a problem of balance. (How to balance progress and protection)

T: What other problem?

Ss: Water from the dam would likely cause damage to the cultural relics.

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blems? (General problem and detailed problem)

Can the government cope with the problem? Why?

Ss: Maybe lack money and experts.

T: How did UN solve the problem? Draw a mind map to show y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problems were solved.

[设计意图]重视教材活动及其完成质量,体现单元整体谋划。梳理文本的脉络与结构(按时间顺序),有助于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还可以针对这些重要事件,设计问题追问更多的细节信息。

Step4: Language study

基于语篇的语言学习。课标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利用文本语境实施词汇教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以下词汇:

committee establish fund investigate conduct proposal donate 利用课文的句子来呈现单词,根据课文的语境猜测词义,开展词汇教学。

[设计意图]根据情境,理解关键词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阅读教学是融合的。

Step5: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paragraph5-6)

T: Why is the Aswan Dam Project a great success? Let’s discuss it.

Ss: 1.Find a way to develop without causing damage to the cultural relics.2.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 What is the spirit of the Aswan Dam Project?

Ss: The spirit of the Aswan Dam project is cooperative, creative, determined as well as persistent.

[设计意图]思考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结构和逻辑联系,读出文本的逻辑。

Step6: The Second Reading(读透)

T: What is the topic sentence in each paragraph? What are the key words in each paragraph?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关键词challenge;第二段的第四句,关键词 proposal、 protests;第三、四、五、六段的第一句都是主题句,关键词committee 、 established; brought together; success; spirit.

[设计意图]找出各段的关键词和主题句,读出中心思想。

Step7:Connection(关联)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1. A lot of money was spent to protect the temples. Do you think it was worthwhile? Why?

2. What impresses you most?

[設计意图]巩固并整合所学语言和内容,学生通过讨论问题并分享观点。师生共同探讨如何积极面对挑战,善于合作,不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式,深化主题意义,联结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加强德育浸润,体现迁移创新。

四、教学反思

1.提高活动完成的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链要关联学生的生活经验、文本世界与真实世界。其次要重视活动的过程性,学生在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后开始阅读,学生应静静地、持续地读完全文,在独立阅读中输入语言信息、理解课文大意。学生获取信息和梳理信息的过程是个体的认知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和探寻答案的机会。教师要重视活动间的逻辑和过渡,使其主动探寻主题意义。现场授课时,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存在缺漏现象,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达成一致的意见,教学过程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适时追问问题,创新教学,避免按部就班或机械式的教学。这样能促进教师在开发学生的同时,也开发自己,使得教学相长。

2. 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提升的过程。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思维活动(思索、探究与交流),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使其结构化。首先,让学生预测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使学生理解文本结构、段落主旨等属于整体理解;接着,训练学生用时间线将重要事件串联起来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讨论“Why is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our cultural heritage? What are some examples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让学生交换意见(如何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内化语言,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英语:必修.第二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 翁其华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文本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我有我语言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