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南方文库”1938年成立于东京,是日军御用情报调查机构“南支调查会”所属的资料库,收藏了约九千余种图书和报告、六百多种期刊,以及大量的统计年报、地图。该文库是日本侵略政策和“南进”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收藏的资料为日军制定和实施对华侵略政策、对东南亚占领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具有独特的“智库”情报价值,是研究中日战争史和太平洋战争史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南支调查会”;“南方文库”;中日战争;“南进”战略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01( 2020) 01-0040-10
明治政权建立之后,日本政府就将效仿西方进行武力扩张作为其基本国策。1868年,明治天皇在《宸翰》中公开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①。1890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方针》,明确表示要侵略朝鲜和中国:“大凡为国,不能保护主权线和利益线,则不能为国。方今立于列国之间,维持一国之独立,仅仅守卫主权线已决非充分,亦必须保护利益线。”②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将亚洲大陆和东南亚作为其扩张的两个主要地区。此后,日本政府、军方、国策会社下属的情报调查机构以及各种学术机构开始对中国和东南亚的历史与现状进行长期和全面的调查研究。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大举侵略包括华南地区在内的中国领土,“南进论”甚嚣尘上,日本出现了许多冠以“南方”“南洋”“南支”等名称的情报调查机构。1938年8月出版的《南洋关系文化经济团体要录》介绍的相关团体达到77个,其中就包括“南支调查会”。③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些机构对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各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印制出版了大量的报告和书籍,其中的很多资料为“南支调查会所属南方文库”收藏。战后,中日学者对华南抗战史、“南支调查会”和“南方文库”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④这为本文提供了史料和方法借鉴,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以近年来在日本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发现的“南方文库”相关资料为中心,集中探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日本军国主义“南进”战略与对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各国调查的关系;第二,“南支调查会”的主要活动;第三,“南方文库”所藏资料的分类与内容;第四,“南方文库”资料对于日本战争决策的影响。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南进”战略与对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各国的调查
中国华南地区与中南半岛的东南亚各国陆路相连,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隔海相望,彼此之间的经贸关系密切,人员交往也非常频繁。日本朝野一直觊觎中国华南地区,试图以其为跳板侵略东南亚各国。早在江户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以佐藤信渊的《宇内混同秘策》为代表的“南进论”,其主旨就是要吞并中国,而后征服东南亚。明治20年代,“南进论”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志贺重昂的《南洋时事》、菅沼贞风的《新日本的图南之梦》、田口卯吉的《南洋经略论》、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副岛八十六的《南方经营论》、竹越与三郎的《南国记》等著述相继问世,引起了日本社会的轰动。但是,这些“南进论”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其真正付诸实施则是在1895年日本割占中国台湾设立总督府之后。台湾总督府在日本内阁的直接领导下,与军方密切合作,搜集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的情报,成了“南进”的急先锋。日本的“南进”可以分成四个时期,即摇篮期、大正南进期、南进停滞期、昭和南进期。
“南进”的摇篮期从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至1914年一战爆发之前。1898年第二代台湾总督桂太郎提出“台湾的经营不应仅仅限于台湾岛内,而应采取更为进取的政策……将来要进一步控制中国海,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南洋列岛进行交往,利用台澎的地利优势扩张国势”。①根据这一政策,台湾银行以及三五公司等国策公司在厦门、香港、福州、汕头、广州等华南主要城市开设分店,进行资本输出和经济渗透,同时组织人员对各地的政治、经济、金融情况进行调查。②1905年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控制了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其对外扩张的野心进一步受到刺激。1907年,日本陆海军当局制定了《日本帝国国防方针》,其中规定:“帝国施政方针应定位在两点上,即在满洲和韩国扶植利权,同时向亚细亚的南方以及太平洋的彼岸谋求扩张”,“帝国的国防态势要以攻为本,帝国的兵备要以在东亚对俄美采取攻势为标准来配备”。③《日本帝国国防方针》的公布标志着“北进”和“南进”正式成为日本陆海军基本的战略方针,此后三十年间出台的各种国策大纲、国策基准都贯穿着这一方针,日本政府也基于这一国防方针正式将台湾作为“南进”的基地。
大正南进期从1914年一战爆发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前。一战爆发后,日本以维护日英同盟为借口对德宣战,不仅从德国手中夺取了中国青岛,还占领了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等623个南洋群岛。南洋群岛先是由日本海军进行军政统治,1922年又交由“南洋厅”负责管理,逐渐成为了日本“南进”的第二个基地。与此同时,台湾总督府也更加积极地推动“南进”战略的实施。1915年,在台湾总督府的支持下,负责东南亚调查的国策机关“南洋协会”成立,该协会将对东南亚的调查报告结集成书,先后出版了《南洋丛书》和《南洋研究丛书》等。1918年,下村宏担任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后,成立了调查课,“调查有关南支南洋及其他海外的制度和经济情形”。④调查课先后编辑出版了《内外情报》《海外调查》《南支那及南洋调查书》等定期杂志,刊载了大量有关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各国的文章。此外,台湾总督府下属的各个学校也大力培养“南进”方面的人才,台湾医学专科学校开设了热带医学研究科,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开设了汉语课和教授东南亚各国语言以及殖民政策学、民族学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去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进行调查研究。
南进停滞期从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至1936年《国策基准》颁布之前。1921年至1922年,美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这些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势头。翌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日本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灾后重建,“南进”计划则被搁置。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并将北方的苏联视为第一假想敌,强化对苏防御,陆军提出的“先北后南论”也随之占据上风。但是,日本并没有停止“南进”的脚步。1935年9月,台湾总督府设立热带产业调查会,翌年8月又成立了国策公司——台湾拓殖株式会社,这两个机构负责对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扩张和情报搜集工作。
昭和南进期从1936年五相会议召开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1936年8月,广田内阁的首相、外相、藏相、陆相、海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提出“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努力推进我们民族在南方海洋特别是外南洋地区的发展,在避免刺激其他国家的前提下,以渐进和平的手段谋求我国的势力进入该地区,以期充实国家实力”。①《国策基准》重新将“南进”列入国策之中,提出了“南北并进”的战略方针。1937年7月中日戰争全面爆发,华南地区各港口和陆路通道成为战略物资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为了完成对中国的封锁,1938年日军侵入华南地区,相继占领了厦门、广州及其周边城市,1939年2月,在占领海南岛之后,将其变为“南进”的前进基地。另一方面,陷入战争泥潭的日本也开始积极攫取中国沦陷区和东南亚的资源,以弥补战争资源的不足。在这一背景下,1939年10月,日本外务省出台了《适应新形势的南方政策方案》,提出“使有关国家开放门户,获取我方所需资源,从而使南洋成为帝国经济自给圈的一环”,“断绝经由法属印支及缅甸的第三国的援蒋行动,以助中国事变的迅速解决”。②
中日战争的长期化态势推动了日本军国主义“南进”战略的实施,也使得日本对中国华南和东南亚的调查迎来了高潮。1938年3月,“南支调查会”在日本军方的支持下成立,负责华南地区的资源调查,同年12月16日,日本内阁设立兴亚院,由其专门负责处理侵华事宜。翌年,兴亚院在厦门和广州等地设立了派遣事务所,协助日军进行调查和经济掠夺。除这些新成立的机构外,台湾总督府外事部(撤销调查课后成立的部门)、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热带产业调查会等国策会社和研究机构为了掠夺华南地区矿产资源,也更加积极地进行调查。
1939年关东军在诺门坎战场上的失利使得日本高层开始质疑“北进”的可行性。1940年,法国和荷兰等国在纳粹德国的闪电战攻击之下相继投降,法属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等殖民地成为“无主的真空地带”,局势的变化刺激了日本“南进”的野心。日本于6月强行切断了滇越铁路等援华交通线,并于9月“进驻”法属印支北部。与此同时,为了获得德意对其“南进”战略的支持,日本与这两个国家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这一系列行动推动了“南进”战略的实施,但却导致日美矛盾的升级。美国在1940年上半年废除了《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并开始禁止石油、废钢铁等战略物资出口日本。1941年7月,日军“进驻”法属印支南部,对新加坡和菲律宾造成直接威胁。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的全部财产,并对日本实行物资全面禁运,日美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同年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制定《帝国国策实施要领》,以10月下旬为目标完成对美国(英国、荷兰)的战争准备。③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确认日美谈判失败,决定按既定计划对美开战。12月8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陆军登陆马来半岛,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的各种机构对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调查达到顶峰。这些机构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日本政府和军方机构,包括兴亚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并人新成立的大东亚省)、台湾总督府、“南支派遣军司令部”以及“南方军司令部”等;第二类是台湾总督府所属的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台湾银行等“国策会社”,以及“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三类是“南支调查会”、东亚技术联盟、东亚研究所、南洋协会、太平洋协会、南方经济调查会、南洋经济研究所等“国策调查”研究机构;第四种是东京帝国大学南方资源研究会、京都帝国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台北帝国大学等大学研究机构。其中,台湾总督府所属机构组成的“南洋派”和“南支调查会”、兴亚院等“中央派”成了调查的主力。
从调查的主要事项来看,最受重视的莫过于矿产资源、工业和经济实力等与战争直接相关事项的调查。从调查方法与资料特色方面来看,包括综合调查、专题调查、文献调查、实地调查等多种类型。其中,在文献调查方面,既包括在利用文献资料基础上的分析性调查研究,也包括直接翻译中文或外文文献资料。在实地调查这一类型中,既有短期调查后提出的调查报告,也有任职于华南地区和南洋派出机构的人士完成的调查报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调查报告是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产物。如“南支调查会”的《广东省工厂名簿》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二、“南支调查会”的主要活动
“南支调查会”成立于1938年3月“广东战役”前,1944年4月末解散,前后存在了6年时间。本部分为调查部、工作部、总务部三个部,调查部包括文库股、编辑股、调查股;工作部下设工作股;总务部包括会计股和庶务股。本部事务所位于东京涩谷区代代木本町,分部遍布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各地。主要成员包括会长井上匡四郎、①田端幸三郎、②须见新一郎③等7名理事,顾问山路一善④和斋藤恒,⑤评议员34名,调查员28名,嘱托18名,雇员6名以及来自台北帝国大学、台湾总督府的特聘人员、台湾军的校级参谋人员。参谋本部宣传谋略课课长影佐祯昭、中国课课长渡左近、企画院的池田纯久大佐、台湾军参谋长田中久一等人也参与了“南支调查会”的筹建工作。可以说,从人员构成上看,“南支调查会”是日本军方、政府、台湾总督府三方合作的产物。
“南支调查会”从本质上说是日本陆军御用情报调查机构。正如时任台湾军⑥参谋长的田中久一所言,该机构是军方的“外围机构”。⑦1938年4月9日,台湾军参谋长和“南支调查会”会长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规定“台湾军参谋长可以推荐军官参加南支调查会评议员会议”,“南支调查会必须事先获得台湾军参谋长的同意才能任免理事”,①军方通过这种方式控制了“南支调查会”的人事任免权。不仅如此,“南支调查会”的许多活动都有台湾军的参与,台北支部直接设在了台湾军总司令部调查班内。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很多台湾军出身的将校级军官都曾担任“南支派遣军”的要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转入“南方军”高层任职,所以“南支调查会”又和这些军队保持了密切的关系。
“南支调查会”最初是为了配合日军发动的“广东战役”以及战后的殖民统治而成立的机构,《南支调查会纪要》明确了该机构的性质是对华南地区进行“实证调查”和“经济渗透”的“诱导机关”,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其活动范围扩展到东南亚地区。该调查会的工作内容为以下14个部分,“1.筹集南支文化工作所需资金;2.筹集福建、粤东工作所需资金;3.组织调查班;4.组织华南文化协会;5.参与广东日本商工会议所的筹建工作;6.参与福建、粤东工作;7.参与华侨的经济工作;8.负责外地支部的业务;9.举办讲演;10.发行机关报;11.协助政府进行各项调查;12.派遣人员赴法属印度支那进行调查;13.派遣人员赴马尼拉、昭南市(新加坡)和爪哇进行调查;14.经营南方文库。”③
调查是“南支调查会”的重点工作。为了配合日军在华南沦陷区进行的经济掠夺,“南支调查会”成立了调查股。该调查股组织了5个调查班,即第1班广东农业资源调查班;第2班广东资源调查班;第3班广东工矿企业调查班;第4班海南岛农林业调查班;第5班海南岛矿业资源调查班。调查班成员除了“南支调查会”的人员外,大多来自台北帝国大学、台湾总督府所属调查机构以及东亚技术联盟等机构。第1班的调查时间是1938年12月14日至翌年2月,班长是台北帝国大学农学教授白鸟胜义,成员为“南支调查会”的调查员与台北帝国大学的学者,调查重点是珠三角地区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以及土壤情况。第2班于1939年3月由“南支调查会”与东亚技术联盟联合组成,地质矿产专家大井上义近担任班长,对广东省宝安县大岭铁矿床和伶仃岛萤石以及铁冈铁矿、番禺县鱼沙坦西坑金矿和龙眼洞白云母矿床以及鸟石冈铁矿、顺德县龙江墟锦屏山铁矿、花县平山无烟煤矿、增城县大码塔金矿、广东阳江县南鹏岛钨矿进行勘探和“调查”,绘制了精确的埋藏图,撰写了大量报告。第3班于1939年4月成立,主要成员是日本本土和台湾厂矿企业的负责人与工程师,调查了广州西村士敏土厂、广东省营制纸厂、新造、市头、顺德的省营新式糖厂等。第4班成立于1939年5月17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教授中村贤太郎为班长,“南支调查会”和东亚技术联盟以及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三方联合调查了海南岛的土壤、水稻产量、橡胶种植情况。第5班受日本海军委托于同年6月16日成立,先后调查了海南岛的锡矿、铁矿等矿产资源。根据这些调查数据,“南支调查会”先后编纂了有关广东省和海南岛工农业、矿产资源的报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支调查会”的调查范围从中国华南地区扩大到东南亚,在西贡、巴达维亚、曼谷、马尼拉等地派驻调查员或嘱托,并进一步动员日本国内和台北帝国大学、台湾总督府附属机构的专家开展调查。这些专家包括民族学家松本信广、政治学家中村哲、寄生虫学家官岛干之助、考古学家国分直一、人类学家清野谦次、原马尼拉总领事木村悖、菲律宾研究者三吉朋十、东洋史学家石田干之助、农艺化学家坂口谨一郎、国际政治学家松下正寿、体质人类学家金文丈夫、作家檀一雄。“南支调查会”经常邀请这些专家就调查結果进行演讲,“介绍南支那或南洋诸国的政治、经济、资源、民情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加深对南方的认识”,并将调查内容刊登在每月定期出版的机关杂志《南方》上,部分文章整理之后以书籍形式出版。
除了农林业、工矿企业、资源分布,东南亚华侨也是调查的重点。“南支调查会”为了研究华侨的经济实力以及策动华侨领袖支持广东傀儡政权,先后向香港、菲律宾、马来派遣了四名调查员,调查内容包括华侨抵制日货和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的情况,华侨侨汇与战时中国经济关系,华侨领袖和华侨社团等问题,编纂了《香港华侨商工业年鉴》《华侨领袖名簿》《马来华侨团体》等报告书。其中《华侨领袖名簿》列举了140名马来华侨领袖的姓名和住址,并且分别标注“O”符号和“△”符号,前者表示该侨领富有财产和处于社会上层地位,后者表示该侨领与抗日运动有密切关系。《马来华侨团体》则收录386个华侨团体,注明该团体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和英文地址。①
开展“宣抚工作”也是“南支调查会”的重要活动。《南支调查会纪要》提及“自从昭和16年8月接收某方面委托进行调查”,“除了提供调查成果外,在工作方面也锐意合作”。②这里所指的工作就是在军方指令下进行的“宣抚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成立殖民奴化机构“华南文化协会”、策反福建和粤东等地的国民党党政军人员等。“华南文化协会”是1939年8月在“南支派遣军”的授意下,由“南支调查会”和广东特务机关策划,联合伪广东治安维持会成立的机构,其目的是“培养和训练领导者,组织学生赴日本留学,发行文化杂志,参与组建广东日本商工业者事业振兴机构”,③“纠正支那民众由于国民党的统治而培养出来的根深蒂固的排日思想,使支那民众顺应东亚新态势的建设,并为此开展思想工作”。④根据这一宗旨,“华南文化协会”组织成立了“以留东学会为母体的文化会”,以“支那人名义出版了报纸、杂志,以及专门登载研究广东和海南岛文章的刊物”,“派遣日本观光团”,“培养教员”。⑤在进行文化侵略的同时,“南支调查会”“还在台湾支部会员的支持下”,以汕头为据点,策动黄大伟⑥投敌叛国,组织“和平救国军”攻打澄海地区,拉拢著名侨领周之桢⑦出任汕头“善后委员会”主席。
“南方文库”的运营也是“南支调查会”的活动之一。“南方文库”馆长由“南支调查会”会长井上匡四郎兼任,运营经费来自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企画院”以及台湾总督府等部门。该文库收藏的资料有三个来源:一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资料室的资料;二是日军于1938年至1944年间在中国华南以及东南亚等地搜集和掠夺来的文献资料;三是“南支调查会”等机构印制的调查报告、“宣抚工作报告”和绘制的地图。
三、“南方文库’’所藏资料的分类与内容
由于“南方文库”的资料在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被分散到各处,所以准确的册数难以统计。通过对《南支调查会南方文库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统计,“南方文库”至少收藏了中、英、法、荷、日等语种的图书资料约9000余种。从出版方式来看,既有正式的出版物,也有铅印、油印、打印、手写等多种形式的文稿。以出版类型划分,包括图书、期刊、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专题资料、会议记录、年报、月报、目录、地图等,其中调查报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出版内容来看,涉及对我国华南地区、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矿产资源、政治、外交、经济、历史、社会、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调查,其中关于工矿企业、资源分布的资料最为重要。战后,这些图书资料分散于日本和台湾各地。在日本,主要收藏在国立公文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资料室、东洋文库、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图书馆等地;中国台湾地区,则主要收藏在“国立”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等地。在这些图书馆,业已查明盖有“南方文库”藏书章的资料为3000多册。
《目录》一书显示,“南方文库”的图书资料被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按照地域和内容整理的图书资料;第二类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丛书;第三类是期刊;第四类是目录、索引、地图等。
第一类图书资料有6673种,如表1所示,有关东南亚的资料有1176种(17.6%),华南四省1175种(17.6%),中国其他地区2647种(39.7%)。这些资料按照地域分为A华南四省、B中国本土、C法属印度支那、D泰国、E马来、F缅甸、G印度、H菲律宾、I婆罗洲、J东印度诸岛、K新几内亚、L澳洲和新西兰、M太平洋及南洋地区、N日本、O满洲、P蒙疆、Q西伯利亚、R东亚、S世界。每个地域的资料又按照内容分成了1法制,2政治、外交、军事,3财政、经济,4农业、林业、水产及一般资源,5矿业、地质,6工业,7商业,8贸易,9土地、民族、殖民、人口、粮食,10交通、土木、建筑、港湾,11地志、气象、旅行记,12历史传记,13社会,14教育,15思想、宗教、哲学、学术、文艺,16杂项。
如表2所示,华南四省的1175种资料中涉及工矿企业、资源分布以及经济方面的资料占了多数。战争期间,日本情报机构和调查机构充分贯彻了“以战养战”的政策,将资源和厂矿的调查作为了其工作的重点,同时从沦陷区掠夺了大量相关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被运回日本,交由“南方文库”管理。日本情报机构利用这些资料,研究华南地区工农业的生产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分布情况,在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类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31个系列的3291册丛书,既有中国文史方面的丛书,也有自然科学类丛书,以及职业教育类丛书,还有多种汉译名著,其中“万有文库”的丛书多达2500册。
第三类是期刊,其中华文定期刊物355种,日文定期刊物272种,如表3、4所示,政治时事评论及一般性杂志、經济、资源、矿产类期刊占比较大。一桥大学图书馆现存的“南方文库”期刊文献有100多种,按年、卷、期被装订成简装合订本或精装合订本,绝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涵盖的范围和信息很广。其中与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有关的期刊有24种。如《南方民族》(南方土俗学会编)、《民族研究》(民族学协会)、《南支那及南洋情报》(台湾时报发行所)、《南洋情报》(南洋协会)等。这些期刊与南方文库其他资料同样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第四类是目录、索引、地图等。其中,年鉴年报116种,统计27种,词典、外语教材257种,职员名录、人名录、地名和人名词典124种,图书目录、文献目录、索引172种,汉文古籍58种648册等,地图、照片若干。其中,“南方文库”收藏的《南支那海水路志》《最新南支那海精图》等一些研究中国南海疆域的图书和日军情报机构绘制的海图,这些资料既是日军的侵略罪证,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为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南海争端提供史料依据。
四、从“南方文库’’资料看日本对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各国调查的影响
“南方文库”收藏的“南支调查会”等机构的各种报告,为日本政府在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制定对华政策、对东南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日本占领军在华南沦陷区实施“以战养战”的政策,对工商业、金融业、矿业实施全面统制和经济掠夺,以使这些地区的经济纳入其战争经济体系,为其侵略战争服务。为了配合这一政策的实施,“南支调查会”等机构搜集了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各工矿企业留下的资料,同时还进行了实地调查,编纂了大量报告。
“南支调查会”搜集的中文资料主要有《广东省营工业概况》《广东工业建设概况》《广州之工业》《广东建设月刊:化学工业专号》《广州区第一蔗糖营造场概况》《广东省省营糖厂概况》《番禺、增城、东莞、中山糖业调查报告书》《广东工业建设概况第一种:西村士敏土厂》《广东建设厅士敏土营业处年刊》;编纂的调查报告主要有《南支南洋的工业》《福建省的工业》《南支那的糖业》《南支及南洋的糖业》《广东省经济的特质及其工业》《广东省工厂名簿》,编纂者为“南支调查会”、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商工课、南洋协会台湾支部、东亚研究所等机构。日本占领军根据这些资料对广东沦陷区的工业实行统制,一方面强占重要工业企业,将其委托给日本公司经营,另一方面则将一些企业先进的工业设备拆卸运回日本。如广州西村士敏土厂交由日商浅野士敏土株式会社经营,广东省营制纸厂先是被日本海军军部占领,后被委托给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经营,汪伪政权成立后,再生制纸株式会社利用日伪势力,将纸厂经营权夺去,1940年5月,再生制纸株式会社将纸厂的全部机器设备劫运回日本北海道重新设厂。新造、市头、顺德、揭阳四家省营新式糖厂,在沦陷期间被日军占据,部分设备被劫掠到日本。①
在强占和控制华南沦陷区企业的同时,日伪当局也对华南的矿产资源进行了掠夺。华南地区拥有丰富的铁、钨、金、锡、煤等资源,钨矿资源主要集中在粤赣、粤湘边界等南岭地区以及广东沿海,铁矿资源则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为了进行资源掠夺,“南支调查会”等机构对沦陷区的矿产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编制了大量调查报告。其中,对钨矿资源的调查最为全面。钨砂是一种具有特殊军事用途的稀有金属矿产,可以用于制造穿甲弹和生产枪管。“南方文库”收藏的有关华南地区矿业资源的调查报告达到123种,其中的49种是对包括钨矿在内的资源进行整体分析的报告,8种是“南支调查会”印制的专门分析钨矿资源的报告。这些资料为日本占领当局掠夺和走私钨矿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如1938年5月30日日军侵占广东阳江县的南鹏岛钨矿后,由日本海军与三菱公司共同负责采掘钨矿,命名为“南支第一矿场”。从1938年6月至1945年5月,日军在南鹏岛开采了7年,掠夺钨砂数以万吨计。仅1938年6月18日至7月末,日军即采得钨砂约15000担(约890多吨),由运输舰运往台湾。②
除了上述调查资料外,“南支调查会”“南支派遣军调查班”、东亚技术联盟、台湾总督府殖产局等情报机构组织了日本国内各大学、台北帝国大学的专家对东南亚各国进行了综合资源调查,印制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南方文库”收藏的这些“调查报告”多达400多册,如《南方圈的资源:法属印支篇》《马来亚的地下资源》《南方的石油经济》等。这些调查报告对日军制定资源掠夺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1941年11月,日本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决议通过《南方占领区行政实施要领》,规定“首先对占领区实行军政,以资恢复治安,迅速获取重要国防资源,并确保作战军当地补给”,①翌年12月通过的《南方经济对策纲要》中进一步明确规定开发石油、镍、铜、铬等矿产资源是日军军政统治的三大目标之一。根据这一方针,日本占领军当局加紧资源掠夺,如1942年从东南亚掠夺石油为167.3万千升,1944年高达230.5万千升。②
结语
战前日本对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调查,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张政策的产物。其基本出发点是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提供情报,其最终目的是解决日本政府在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面临的深刻矛盾。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日本调查机构的调查范围广泛,重点也并不突出;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战略物资消耗巨大,情报调查机构的调查重点也随之转为经济和资源调查,为战争服务的目的性进一步凸显。如“南支调查会”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调查,掌握了大量有关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和资源的情报,为日本占领军的经济掠夺提供了情报支持。“南方文库”中收藏的相关调查报告,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日本的调查研究机构在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经费赞助的同时,仍然拥有着一定的学术自由;1937年之后,日本军部开始全面介入学术研究,一方面成立了以“南支调查会”为代表的御用调查机构,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支持和人员征用等方式,强化了对已有学术机构的控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建立了以军部为核心的情报调查和学术研究统制体系。随着战时统制体制的建立,日本的各种调查机构和研究机构被统合,完全沦为从属于军部的御用机构。
总而言之,战前日本对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调查研究具有明显的侵略性和掠夺性,完全是为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的。调查机构和研究机构依靠着军方势力,获得了大量占领地的文献资料,同时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一手的原始数据。如“南支调查会”从中国华南地区和菲律宾等地掠夺了大量文献资料,并组织人员翻译这些资料以供战争需要,同时又派人到占领地的工矿企业实地调查,为經济掠夺提供情报支撑。战争结束之后,这些资料失去了应用价值,但作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证,仍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等待着研究者的发掘。
(责任编辑:冯雅)
①防衔厅防衙研究所戟史部:《史料集南方④军政》,束京:朝雲新闻社,1985年,第91页。
②田中申一:《日本戟争经济秘史:十五年戟争下6二挡C于否物资勤员计画④概要》,束京:日本戟争经济秘史刊行会,1974年,第244页。
①黄菊艳:《日本侵略者对广东的经济掠夺与经济统制》,《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②《南鹏岛钨矿×挖掘殆尽》,香港《星岛日报》1939年7月25日,第5版。转引自肖自力:《战时日本对中国钨砂的劫掠与国民政府的应对》,《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华南四省指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省。
①束亚研究所编:《20世纪日本④丁≯丁阴保重要研究资料(3)》第63卷,束京:龙溪书含,2003年。
②南支调查会编:<南支调查会纪要》,第3页。
③南支调查会编:《南支调查会纪要》,第3页。
④《华南文化协会》,外务省外交史馆,丁≯丁雁史资料七7夕一:1/771/7叉3一卜、,B05016192400。
⑤《华南文化协会》,外务省外交史馆,丁≯丁雁史资料七7夕一:1/-7 71/7叉了一卜、,B05016192400。
⑥黄大伟(1886-1944),湖北黄陂人,毕业于比利时皇家军官学校、日本明治大学。在欧洲留学时加人中国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代理参军长、粤军第一路司令、中央直辖东路讨贼军第一军军长。1923年背叛革命,投靠陈炯明,陈炯明兵败后,黄大伟隐居香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黄大伟在日军的拉拢下招兵买马成立伪军。1939年11月,组成伪和平建国军第一集团军,自任总司令。1940年5月,任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7月,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撤销伪和平建国军第一集团军番号,改组为伪闽粤边区绥靖总司令部,任黄大伟为总司令,后来部队扩大到六千人。1944年5月31日在上海被军统特工暗杀毙命。
⑦周之桢出生于福建思明,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当选为福建华侨公会会长,1912年起长期担任北京华侨议员选举会代表。在孙中山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对海外华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1925年,因对国民党的“联共政策”不满而引退,在香港定居。1939年8月16日,在日军第21军第132旅团长后藤十郎的迎接下,他带领24人从香港来到汕头,出任汕头伪政权头目。参见《日本对南洋华侨调查资料选编:1925-1945》,崔丕、姚玉民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①南支调查会编:《南支调查会纪要》,第5页。
②南支调查会编:《南支调查会纪要》,第1页。
③南支调查会编:《南支调查会纪要》,第3页。
①井上匡四郎(1876-1959),技术官僚、政治家,生于日本熊本县,子爵井上毅养子,189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采矿冶金专业。先后担任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和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教授、满铁抚顺煤矿矿长、鞍山钢厂厂长、海军政务次官、第一届若槻礼次郎内阁铁道大臣、技术院总裁、“南支调查会”会长等职。
② 田端幸三郎(1886-1963),生于和歌山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国法专业,日本内务省和台湾总督府官僚,历任台北市市长和新竹州知事。参见刘宁颜:《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三,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5年。
③须见新一郎(1892-1977),陆军大佐,1913年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毕业,先后担任黑河特务机关长、绥芬河特务机关长、第7师团步兵第26连队长等职,诺门坎战役后被编人预备役,曾担任“南支调查会”常务理事,战后受到褫夺公职的处分。
④ 山路一善(1870-1963),海军中将,曾担任第二舰队司令官。
⑤斋藤恒(1877-1953),陆军中将,中国情报专家,曾任参谋本部课长,因“皇姑屯事件”而被编人预备役。
⑥台湾军即近代日本驻台湾侵略军的统称,最初是隶属于台湾总督府的部队,1919年独立成军,始称台湾军。该军长期保持在混成旅团的规模,1940年11月30日升级为第48机械化师团。台湾军一直把中国华南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参谋部作为谍报中枢机构,派遣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渗透到福建、广东、海南岛等地,进行兵要地志和资源方面的调查,部分情报经过整理编辑刊登在《南支情报》《南支特报》《南支旬报》等内部刊物上。台湾军和侵略广东的日本部队之间存在着人员的交流,1938年9月,日本大本营组成了第21军用于入侵广东,原台湾军司令官古庄干郎、参谋长田中久一等军官转入该军任职。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日军以这些出身于台湾军的军官为骨干成立了军政统治机构和情报机构。参见防衙厅防衙研修所戟史部编:《戟史鼗书·支那事变睦军作戟(2)昭和十四年九月圭℃》,束京:朝雲新闻社,1976年;近藤正己:《総力戟匕台湾:日本植民地崩壤④研究》,束京:刀水书房,1996年。
⑦南支调查会编:《南支调查会纪要》,1939年,第4页。
①《考证资料第1号 底田内阁④帝国々策及对外方针(昭和11年8月15日内奏泱定)国策④基准》,防衙省防衙研究所,丁≯丁雁史资料七7夕-:1/7丁117叉3一卜、,C16120624600。
②岸幸一:《太平洋戟争八④道匕L【④南方政策泱定匕昭和研究会》,《束洋研究》1964年第2期。
③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蓝主要文书》下卷,束京:原书房1966年,第544页。
①鹤兄祐辅:《後藤新平》第2卷,束京:劲草耆房,1965年,第414页。
② 中村孝志编:《日本④南方阴与匕台湾》,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第7页。
③《日本帝国④国防方针》,防衔省防衡研究所,丁≯丁雁史资料七/夕一:1/7丁11 7灭j-F,C14061024400。
④中村孝志:《日本南进政策与台湾》,台北: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①外务省调查部编:《大日本外交文书》(第1卷第1册),束京:日本国隙协会,1936年,第557页。
②大山梓编:《山県有朋意见书》,束京:原书房,1966年,第203页。
③本數据是对《南洋阴係文化经济团体要绿》(南洋经济研究所编:南洋经济研究所,1938年)收录的团体名单进行统计之后获得的。
④左双文的《华南抗战史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全面梳理了华南抗战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王键的《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经济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在大量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的经济政策;许进发的“台北帝国大学的南方研究”(《台湾风物》1999年第49卷第3期)、黄新宪的《台湾教育:从日据到光复》(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考察了“南支调查班”的人员结构和主要活动,指出“南支调查班”虽然由“南支调查会”领导,但是其主要成员却来自台湾总督府和台北帝国大学。日本方面则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复刻和介绍。1994年雄松堂书店将国学院大学图书馆所藏《井上匡四郎文书》制作成168卷缩微胶卷,其中有两卷为“南支调查会”相关文书。此后,宫里立士(2013)复刻了1944年“南支调查会”编辑的《南方文库目录》全五册,其在“南方文库目录解题”中指出“南支调查会”在中国华南沦陷区和东南亚各国占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吴佩军(1978-),男,黑龙江海伦人,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