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凤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知识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进行结合,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内积极学习,培养其严谨科学的求知态度。基于此,文章将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生成的教学做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教育界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互动生成 实践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讲台上进行知识讲解,而学生也更多是坐在座位上被动接受知识信息,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均缺少有效的交流。这种教学环境下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违背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堂互动生成,通过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以及采取可行的互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影响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生成的因素
1.学生方面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观层面上的学习态度、性格喜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因素,均会对教学互动生成造成直接影响。比如,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态度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地与他人交流;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开口,所以互动生成效果自然不同。此外,在学习态度方面,有的学生专心学习,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课堂互动生成实效。
2.教师方面
其一,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在教学中更看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或是在教学中并未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与学生互动不足,难以形成高效的课堂互动生成。其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做得并不够,学生的思维只是被教师牵着走,并没有呈发散性发展。同时,教师教学方式基本上为“灌输式”,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教学也甚少设置生动趣味的化学实验,导致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均存在互动缺失的情况,也就谈不上课堂互动生成。
二、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生成的教学实践策略
1.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与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也将极大提升。而且,师生彼此间的距离被拉近,会让学生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在课堂中回答问题、发散思维也会更积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更配合。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从中感知到学习的快乐。
比如,在学习“钠的化合物”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在课前导入阶段回顾学过的知识点,同时设置问题:钠燃烧时是怎样的现象以及会有什么产物?钠与水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及其反应原因是什么?如果生活中遭遇火灾,要如何合理灭火?学生在接触到这些问题之后,会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出热烈讨论。此时,教师可结合要讲的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二氧化碳与水能够用来灭火,但是这两种物质会不会引发火灾呢?”此问题一出,学生会感觉非常疑惑。教师可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在石棉网上摆放被Na2O2浸泡过的脱脂棉,之后利用与干燥管连接的导管向脱脂棉吹气,此时会明显观察到脱脂棉发生燃烧现象。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去猜想钠的化合物,联系新课知识尝试给出如下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而Na2O2与CO2发生反应引起棉花燃烧,可用方程式表达:2Na2O2+2CO2=2NaCO3+O2。在师生互动教学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互动中找到教与学的快乐,学生的思维发散更加积极,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2.加强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样是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生成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集体意识不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學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学习他人长处,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保证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做相统一,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去获取相应的化学知识,在操作中内化化学知识。
比如,面对有限的化学实验器材,教师可以开展分组实验活动。可能会有少数学生抱怨:为什么不能自己一个人做实验,而要小组一起做实验呢?教师则可抓住时机对学生展开教育:在实验中,我们同样需要贯彻环保理念,而且实验器材资源有限,再加上实验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如果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实验,而且在小组中彼此合理交流互动,从而领悟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学习“有毒气体”相关内容时,对于NO2、SO2,教师则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利用NO2、SO2生成硝酸与硫酸,从而实现有毒气体的无害化处理。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在汽车排气系统中装设同等原理的装置,是不是能够有效降低尾气排放的污染性?”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拉近学生间的距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课堂讲解与教材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所以高中化学教师还需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化学知识应用,从而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比如,在讲解“硫化物的性质与应用”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结合目前环境污染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酸雨场景,并且向学生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中国是煤炭生产与使用大国,而煤炭当中含有硫酸素,经过燃烧后便会向空气中排放SO2,被雨水吸收后便会形成酸雨落下。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SO2性质及作用的理解,思考如何防治酸雨,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课外实践探究。如此一来,各个学习小组便可利用课外时间对雨水、土壤、河流等取样,利用酸碱试纸进行酸性检测;通过互联网查询酸雨对土壤形成的危害——导致土壤矿物质流失,从而不断贫瘠化。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对硫化物性质等相关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能提出开发新能源、使用燃煤脱硫技术等防治酸雨的措施。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而言作用巨大。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大环境下,高中化学也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堂互动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互动欲望,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当然,高中化学教师同样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其主动地、创造性地投入化学知识学习中,达到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静.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生成的教学实践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72,74.
[2]崔建营.高中化学教学中互动探讨式教学的应用[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