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调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2020-09-10 07:22王春华汪振华
体育风尚 2020年10期
关键词:艾灸研究进展

王春华 汪振华

摘要:运动性疲劳作为体育运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且对其调治方法多种多样,艾灸即为调治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有关研究艾灸调治运动性疲劳的著作和文献进行整理,针对艾灸在调治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认为:艾灸调治运动性疲劳疗效较为明显,但是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艾灸;研究进展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但是从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运动训练真正进入科学阶段,初始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学者的阐述中对“运动性疲劳”与“疲劳”没有严格区分。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伴随着运动的过程而产生,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疲劳。随着全球现代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体育运动中竞技强度不断提高,对于运动员在日常体育训练中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负荷率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的现象普遍。针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特别是产生的原因和如何恢复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由于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的限制,无法通过有效数据指标判断人体运动性疲劳这一处在疾病“未形成”之前状态的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异常,因而对其调治颇感困难。

祖国医学对于“疲劳”早有记载。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到,“肝者,罢极之本”,将“疲劳”归因于肝的功能。隋朝的《诸病源候论》中明确提出了“五劳”“六极”“七伤”等相关概念。在元明时期则认为“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相对于现代医学,中医以“治未病”为特点,在调治运动性疲劳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其中以艾灸这种手段最为典型。

艾灸的历史悠久,关于艾灸的记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2)。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其中就包括利用艾灸来调治疾病,并不断完善成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有着鲜明的特点:成本较低、操作简便、适应症很广,艾灸疗效显著,既能治疗病症,又能强身健体,是一种“绿色”疗法。艾灸在防治人体亚健康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而运动性疲劳正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或者疾病状态。因此,对于运动性疲劳干预研究,运用艾灸进行调治这一手法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思路。

一、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对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牛峥等[1]总结认为,关于运动性疲劳的传统理论主要有:保护性抑制学说,能量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自由基损伤学说,等等。

其中,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位置的代谢增强,血流量和耗氧量不断增加,刚开始运动时大脑皮层的恢复能力较强,如果长时间的运动致使能量持续消耗,超过了恢复的能力,机体为了保护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抑制过程,运动能力随之逐渐下降。能量衰竭学说则基于对机体能量供应的研究[2-3]。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TP-CP)、乳酸系统(又称无氧酵解系统)、有氧系统是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这三种系统在能量供应中的作用和能量物质的消耗也不同。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机体的主要供能系统是高能磷酸化物系统,高强度运动时肌肉内的ATP和CP水平大幅下降,因此机体会产生疲劳。而长时间过度运动时,肌糖元会不断耗竭,血糖水平不断降低,骨骼肌能力下降,从而产生运动性疲劳[4]。堵塞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人体在运动时会产生和堆积大量的乳酸等代谢产物,由于代谢产物的“堵塞”效果,导致钙离子浓度和PH下降,抑制了ATP的合成,从而影响了肌肉收缩能力,因此产生疲劳。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则认为,人体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内环境来调节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人体系统,而高强度运动和过度运动时代谢活动会造成内环境失调,从而导致人体出现多个系统的紊乱,进而产生疲劳。自由基损伤学说则认为,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与体内自由基的增多密切相关。因为高强度运动和长时间运动造成人体内氧化代谢活动持续加强,体内生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对机体造成损伤,运动功能因此不断下降,即产生运动性疲劳。

与传统的理论不同,外周多层次影响理论则认为,多部位、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性影响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殷劲、高兴[5]独创了骨骼肌组织间液采样研究方法,通过对机体的外周代谢组织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究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体经过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值,LDH 同工酶含量,Ca2+、Cl–浓度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并在血液、组织液和骨骼肌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浓度梯度,从而说明运动性疲劳的形成是多种外周代谢产物共同影响的结果,而并非某一种代谢产物的单独作用。侯春丽[6]的研究结果也证明:运动性疲劳这一生理现象是基于多种因素影响产生的,并且各种因素对于运动性疲劳的影响程度又会因为运动的持续时间、运动强度以及运动形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二、艾灸是运动性疲劳的有效调治手段

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艾灸调治运动性疲劳效果明显,是运动性疲劳的有效调治手段,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方法推广应用。

赵霞等[7]选取了晋中学院10位优秀的毽球运动员,对实验组的运动员运用“逆灸”(3)的手段介入。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运动员在运动前后的心率、足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等指标,得到有明显差异的结果,证明艾灸对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运动性疲劳缓解。

张营[8]在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选取90例运动员作为受试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艾灸治疗,连续治疗20天。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主观感觉评分、唾液pH值、CK活性、皮质醇水平等指标的变化。证明艾灸能够促进疲劳恢复,缓解运动性疲劳。

李希等[9]选取广州大学城各高校90名男性田径运动员作为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艾灸组、耳穴组以及艾灸加耳穴组,在每天训练后进行相应治疗,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进行疲劳主观感觉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的测评。结果证明,艾灸能够有效缓解或治疗运动性疲劳,同时艾灸和耳穴贴压相结合的疗法治疗运动性疲劳效果更加明显。

张小丽等[10]以体校学生运动员6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递增负荷运动训练,每天2次体育训练。其中,对研究组运动员在训练1小时前给予灸疗,灸双侧足三里,每次灸疗时间 30分钟,疗程10天。最终通过观察运动员首次运动和末次运动的成绩、心率、血乳酸的变化,探究艾灸对于消除乳酸、提高运动能力的疗效。结果表明,艾灸能够有效恢复和提高运动能力,具有抗疲劳作用。

三、艾灸调治运动性疲劳作用机制研究成果

艾叶中天然含有多糖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11]。同时,艾叶燃烧产物中还含有5-叔丁基连苯三酚等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在艾灸的过程中,艾叶及其燃烧产物中的有益成分通过施灸部位的皮肤进行渗透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刘汉平等[12]在实验中测量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实验组的大鼠艾灸足三里穴,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在疲劳运动前后的SOD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证明,艾灸能够提高体内S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有助于减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通过艾灸,还可以增加神经组织的能源供应,保持兴奋性,从而延缓疲劳的产生。卢峻等[13]通过建立大鼠的力竭游泳实验复制运动性疲劳模型进行实验。在大鼠末次力竭游泳后,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艾灸组大鼠的肝糖原明显高于模型组,而糖原是机体有氧运动的主要功能物质,证实艾灸具有增加能源供应的作用。刘军等[14]的实验也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前组的血糖含量较后组显著升高,说明艾灸可以促进糖原的生成。江红轲[15]通过研究也证实,对大鼠艾灸可以有效地延长力竭运动时间,而且在大强度训练时,艾灸组的大鼠肝、肌糖原的含量有明显增加。

艾灸同时具有有效调节和纠正内环境失调的作用。研究表明,血睾酮(T)、皮质醇(C)的浓度变化在运动前后较为明显,而T、C值反映的是机体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通过自身调节使T、C达到平衡,若运动量过大,引起T浓度下降,C浓度升高,使得T/C值失调。熊英等[16]以减重女子柔道和举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运动员减重过程中用艾灸进行干预,通过测定血清T/C 值,发现艾灸能够有效减缓T浓度下降,并减缓 C 浓度上升,从而明显减缓 T/C 值的下降程度,有效调节内环境,帮助运动员恢复体能。

艾灸有助于增强机体运动能力。华岩等[17]通过研究表明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可以有效提高小鼠机体循环系统功能和造血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通过建立小鼠力竭训练游泳运动模型,并设置艾灸组、对照组,发现艾灸组小鼠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实验结果表明,艾灸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再生,减少体内乳酸的堆积,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水平,并且抑制血清肌酸激酶的溢出,达到抗疲劳、促运动的效果。

艾灸还具有提高骨骼肌力量耐力的作用。力量耐力是指机体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骨骼肌持续工作以对抗疲劳的能力。高明等[18]建立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导腓肠肌疲劳实验模型,观察实验大鼠的力量耐力平均值(FEm)和力量耐力最大值(FEmax)。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可以有效提高大鼠骨骼肌的FEm和FEmax,并且使大鼠骨骼肌力量耐力下降点的出现得以延缓,从而有效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四、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界高度重视防治运动性疲劳的问题,学界对此作出了大量的研究。查看近年来的文献,以“治未病”为特点的中医艾灸在调治运动性疲劳方面研究成果颇丰,相对西方医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要看到的是,虽然艾灸在调治运动性疲劳方面呈现出巨大潜力和空间,但是对于艾灸调治运动性疲劳的理论研究进展仍不凸显。近年来,有多位学者积极参与艾灸调治运动性疲劳这一课题,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关于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大多数均停留在疗效观察,实验指标相对单一,说服力不强;对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没有一种假说能被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可;研究成果距离普遍临床应用差距较大。

在当今时代,社会不断重视绿色疗法和养生保健,艾灸作为防治疾病或亚健康状态的重要疗法受到普遍关注。为促进艾灸手段在调治运动性疲劳方面的应用,应当进一步加深研究,充分运用各学科知识和现代实验方法,不断揭示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和诊疗手段,尽早实现临床运用。

注释

有关分析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大都从1815年Masson的手指肌力描述和1903年谢切诺夫的交替性、重复性力竭肌肉工作开始。

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是用艾灸治病的示意。

“逆灸”被中医视为“治未病”的核心手段之一,在机体未疲劳之时介入温和的艾灸方法,对机体的潜能有良好的激发与引动作用,并对随后机体的特殊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峥,杨黎万,绪鹏,等.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综述[J].体育世界,2017,96(1):178–180.

[2]杨翼,李章华.运动性疲劳与防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2.

[3]Cairns S.P.Holistic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of fatigue in high-intensity sport[J].Fatigue:Biomedicine,Health&Behavior,2013,1(3)148–167.

[4]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46.

[5]殷劲,高兴.“外周多层次影响的疲劳理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2):85.

[6]侯春丽,闫守扶,孙红梅.运动性疲劳的细胞机制及研究进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3):89–92.

[7]赵霞,李小芳.“逆灸”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7,18(3):46–47.

[8]张营.艾灸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康复进展,2017,9(7):219–221.

[9]李希,赵晓勤.艾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6):166–167.

[10]张小丽,黄林燕.艾灸足三里干预运动性疲劳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26(43):28–29.

[11]宋洪涛,郭涛,宓鹤鸣.天然药物中的抗氧化剂[J].中草药,1991,22(7):331.

[12]刘汉平,梁波,曾常春,等.针刺及艾灸足三里穴缓解大鼠运动疲劳作用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4):4725–4729.

[13]卢峻,葛桂玲,张红林,等.艾灸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肝糖原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1):32–35.

[14]刘军,张艳红.艾灸对力竭游泳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56–57.

[15]江红轲.艾灸对运动训练大鼠糖原、血乳酸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河南大學学报:医学版,2011,30(4):287–290.

[16]熊英,顾一煌,吴云川.艾灸对减重女子举重、柔道运动员血清T/C值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12,43(12):48–50.

[17]华岩,刘斌,张可斌.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对小鼠运动耐力及肾脏组织抗氧化损伤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1036–1040.

[18]高明,杨华元,刘堂义,等.回旋灸对大鼠骨骼肌力量耐力的调节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5):573–576.

猜你喜欢
艾灸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艾灸保健知多少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婆婆迷上了艾灸
自己艾灸,一定要注意这两件事儿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