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探讨

2020-09-10 07:50燕云涛
经济·艺术商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奖惩人力资源管理

燕云涛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人力资源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合理性,能够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素质,持续激发员工的潜力,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基于此,以下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随着国内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构成资源,过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弥留的弊病还依然存在,极大制约了单位的管理运作效率。为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要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采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及工具,引进、开发并有效应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快速发展。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和意义

在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名词很早就被提出,到了近几十年才被应用到我国的公司管理中。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事业单位却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更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建国之初,由于历史客观原因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市场活力不足,事业单位发展模式大同小异,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开始活跃,各类事业单位迅速发展,事业单位竞争压力也变大,想要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创新经济管理方法,补足事业单位运作短板。对于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现状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其中的一块短板,如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模式和人员管理结构不相匹配、事业单位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等等。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来看,日后的市场经济必定更加注重创新,而人才是事业单位创新的根本原力,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引进更多的人才,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2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2.1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中仍然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大锅饭”“铁饭碗”观念。这些观念直接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机制、工资调整机制、福利发放机制等方面较为守旧、死板。部分事业单位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沿用一种考核标准,绩效考评名存实亡走形式,奖惩机制不完善,极大的挫伤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奖惩机制不完善还使得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不严格,对不尊重单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现慵、懒、散等问题。

2.2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市场抢夺优秀人才时缺乏相应的制度来进行支撑,影响了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的获取。在市场竞争环境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一旦遭遇人才危机,就可能面对着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另外,不完善的用人机制也会导致事业单位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重视,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离岗离职等情况的出现。

2.3人才培育体系不完善

建立健全人才培育体系,做好培训和激励工作,为单位培养合适的人才,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珍贵资源,也是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和奖惩机制,部分事业单位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对内部员工的激励和培养力度也相对不足。

3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经济管理工作

3.1健全人才培养系统

为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而言,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创建良好的培训环境。同时配合国家的发展理念,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根据人力资源需求情况部署制订有效的安排,从而促进相关项目得到深度拓展。此外还要加强自身的创新,高度关注特殊情况的应急,开展差异性的考核分析,在挑战面前要保持盖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减少错误应用的现象。

3.2注重事业单位文化创新

初衷是赚钱的事业单位只能局限于眼前,不做长远的发展规划,这样的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的前景。事业单位若要不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企业精神、文化的积淀会让公司充满活力、动力,使员工充满工作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收获较高速、持续的发展。建设事业单位文化不能停于表层,也不能急于成效。很多公司只通过“喊口号”的方式来凝聚员工,忽视公司在各个阶段发展中对事业单位文化的积淀。表象的事业单位符号是外显的文化产品,能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藏于表象事业单位符号之下的便是组织的“信仰与价值”,它们是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哲学。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把一些价值观念、思维和哲学沉淀下来,成为集体潜意识的观念,这就是深层假设。

3.3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机制

想要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机制,建立员工奖惩机制,注重员工的福利措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从整体上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管理人员还应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对员工进行评估,对于一些发展潜力好的员工给予足够的重视。还需要对员工的创造性进行肯定,将专业人才的能力最大化,提升员工薪酬待遇,防止优秀人才流失。另外,还要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让员工了解本行业的先进技术,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只有事业单位做好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事业单位自身的吸引力,员工才能够更好为己所用。

3.4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程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保证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过程中所运用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都将影响最终的管理水平,因此,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进行科学调控、有效协调,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价值,增强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尤其是现阶段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尽可能改變以往被动的工作状态,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明确事业单位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调动事业单位内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确保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掘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同时也可充分体现管理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结语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障事业单位能够继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了真正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解决现阶段依然存在的机制不完善、缺乏人才培养体系等问题,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实行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法,采取完善奖惩机制、约束机制和人才培育体系等措施。

猜你喜欢
奖惩人力资源管理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
浅议教学管理中的奖与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