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赏读释疑

2020-09-10 12:34胡玮琳

胡玮琳

摘要:赏读赵嘏的代表诗作《长安晚秋》,学生时有疑问:此诗有六个题目?“倚楼人”是谁?颈联是实写还是虚写?诗人究竟想归乡还是留京?对这些内容的辨析,有助于学生更深入阅读与探究文本。

关键词:《长安晚秋》 赏读 释疑

赏读赵嘏的代表诗作《长安晚秋》,学生时有疑问。本文意在就学生问题比较集中的几处,谈谈自己的分析与理解,也希望这种赏读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与探究文本。

一、此诗有六个题目?

第一个版本是《全唐诗》,题目就是《长安晚秋》,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材依据的就是这个版本。但《全唐诗》附注:“一作秋望,一作秋夕。”《唐音统签》中是《长安秋夕》,《唐诗纪事》则是《长安秋望》。第六种是《唐摭言》记载:“杜紫微览赵渭南卷,《早秋》詩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咏不已,因目为‘赵倚楼。”

依据题目的共性与诗歌内容,我们可以有如下分析:

首先,是否写长安?首联写“汉家宫阙动高秋”,以汉写唐是唐诗惯用的手法,唐代著名边塞诗《燕歌行》里也说“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因此,此诗写的应是唐朝京城长安的宫殿。

其次,是早秋还是晚秋?六个题目中都含有“秋”,首联“汉家宫阙动高秋”,也肯定了“秋”季。但究竟是“早秋”还是“晚秋”?根据颈联“红衣落尽”推断应为“晚秋”。

再次,是早上还是傍晚?首联说“云物凄凉拂曙流”,拂晓,意为即将天亮;而“夕”是傍晚,为太阳要落山时,所以“秋夕”不准确。

最后,有没有“望”?整首诗中没有“望”字出现,但诗中内容却始终与“望”相关,景物都是“望”中所见。

综上,《长安晚秋》和《长安秋望》,似乎都符合诗意。

二、“倚楼人”是谁?

“赵倚楼”的雅号就出自“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本句无疑是全诗最大的亮点,而“倚楼”句也成为学生对本诗的兴趣点。但是,疑问来了,这个倚楼之人是作者,还是作者所见之人?

第一种解释是,“人”就是作者自己。这句诗是说,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于楼中,在联想中进入“玉笛横吹,乡情万种”的境界。

第二种解释是,“人”是作者登楼远望中的倚楼人。这句诗描述的场景是:一声长笛悠然传来,我看到了远处的吹笛倚楼人。而这种“我”在楼上“远望”着“人”的纵深画面感,在“残星几点雁横塞”的高远背景下,似乎更添无尽的乡思愁绪。

三、颈联是实写还是虚写?

关于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这句,一直有实写还是虚写的争议。

认为是实写的理由是,《唐诗鉴赏辞典》里写——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娴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确,颔联写仰观,颈联写俯察,有合理之处。

认为是虚写的理由是,前面三联中都在写清晨长安城远远近近的秋景,显得比较平,最后一句的归去意抒怀,中间也缺乏必要的过渡,似乎不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规律。清代的赵臣瑗也在《山满楼笺注唐人七言律》中指出:“三四‘残星‘长笛,见景实事……夫五之‘篱菊静,六之‘渚莲愁,正所以双逼起七之‘鲈鱼美,皆遥想故园景物也。”这样的虚写故园之景似乎与尾联的“归去”情感上也更相符。此外,赵嘏在《忆山阳》中写:“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坡连。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此诗的描写与“红衣落尽渚莲愁”有惊人的相似。这红莲,在故乡,是实有其景,但是对于身在长安的赵嘏来说,是想象之景,是虚写。并且,菊、莲都是象征志趣高洁之物,不一定非得是实景。

四、诗人究竟想归乡还是留京?

尾联中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京城这是非之地,所为何来!

那么,作者是否想要立即归乡?不妨来了解一下赵嘏一生中比较重要的几件事:

1.从26岁左右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到进士及第,历时约11年;再到通过释褐试,又历时约6年;43岁担任渭南尉,46岁卒于任上。

2.官居渭南尉时,一次退朝后,宣宗看到了赵嘏的《题秦诗》,其中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宣宗很不满,赵嘏升官之事也就此泡汤。

3.眇一目,自然不可能身居高位。

赵嘏诗歌中,直接表达思念故土之情的相关诗作有三十多首,“故乡”“故里”“故国”“故园”等词频繁出现。登第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每个士子的理想,而沉沦失意的赵嘏,更为牵挂故乡的亲人美景,怀念悠然自得的家乡生活。这是他的精神在历经远途波折和坎坷之后的回归。

虽对故乡牵挂,却仍不愿回乡,只因牵挂“前程”,渴望“攀桂”。这种痛苦使他始终徘徊于羁旅途中,灵魂无法真正平静。赵嘏曾在《下第后上李中丞》中写:“唯应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余。”可见,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已将生死作为参照物。

“想归乡”的原因是赵嘏仕途失意,“想归而不归”更能表达他对功名的那番执着的真情态。“空戴南冠学楚囚”的“空”,本是想讲留在长安的“无谓”与归乡的事“不宜迟”,但纵观作者一生,这个“空”字,更像是作者在长安城壮志难酬,思乡而不得归、想归却不愿归的矛盾纠结。

参考文献:

[1] 周蒙,冯宇.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8[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 谭优学.赵嘏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 陈伯海.唐诗汇评(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 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