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六轮”教学模式创新例谈

2020-09-10 11:07夏德刚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葫芦作业课文

夏德刚

小学语文精读课“五步六轮”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适应统编教材编排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大连地区已经推广,“五步”是课堂流程的五个步骤,“六轮”则是师生双方在对应的步骤中的操作要领。如果说“五步”是驾辕的马车,“六轮”可谓是六只轱辘,教师和学生则是这部车的主人。此模式受到老师们的追捧,其创新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双主互动集中于“五步”之中

众所周知,教学环节是课堂结构的主线。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环节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实施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节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虽然存在学段差异。“五步六轮”教学模式的“五步”就是教学环节或步骤,虽然是以教师主导为主,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双主互动”和“互相转换”。其泾渭分明地在模式图中列出左侧“三轮”(见2018.12.28“语文精读课‘五步六轮教学模式”《教育.科研版》)为教师的行为表述,右侧“三轮”(同上)为学生的行为表述,这是本模式首次将“双主互动”形象直观地融合在同一种教学模式中,从总体上规定现代教学理念在课堂的落实,并且师生共同遵守。

识字环节突出自主学习比例

现在的课堂识字环节,主要还是在教师的牵动下完成对生字词的识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要知道现在的学生不是白纸一张,在生活或预习中对每一课的生字大致是识得的。教师在领识过程中,多重复强调的往往是字词的“音和形”,而忽略掉“意”,这对学生识记非常不利,不能将字词的“音形意”联系起来识记,从而降低了识记效率。

“五步六轮”的识字处理是将“音形意”整体处理,在“音和形”不过多地纠缠,突出合作理解字词的意思,用字词的意思加固对“音和形”的识记。领读字词(拼、去)、指读单字、齐读单字(低段2遍,中段1遍,高段针对性自主);合作识字,教师点拨:A提醒字音、笔画。B交流识记方法(低)。C理解字词意思。D组词巩固。这是“五步六轮”识字环节区别于当前课堂教师牵动识字的第一个鲜明特征。这里的自主一定在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展示、释疑、补充、再识的过程。

“主”问题是生成的

“生成”这个词是动词,是产生形成的意思。“生成”是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由学生们就一篇课文所提出的问题——由初级的、发散的向高级的、集中的聚合统一的过程。它应该来自于学生,又经过师生共同的归纳,或者学生的问题与教师预设的问题“不谋而合”,又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课堂“主问题”。例如,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的“主问题”是: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来。显然,用这样一个问题,就能统领全文,“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四年级的学生一定是用形容词概括的,有说“不顾危险”,有说“护子心切”,有说“勇敢”,哪个词更准确呢?前两个都是描写或形容老麻雀在行动前的状态,相比之下“勇敢”则更为准确。因此,本课的主问题就是:这是一只“勇敢”的老麻雀,请你划出相关的语句,小组交流汇报。整个“主问题”提取的过程来自于师生共建,确定了之后,小组合作围绕“主问题”细读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其中前三种为“低阶思维”,后三种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高阶阅读能力的核心,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高阶思维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是相对的,并不是高不可及的。

例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目标是:第一,认识“群、竹、、用、几、步”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读音。会写“竹”“牙”字。第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第三,结合插图,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这篇课文的“主问题”应该是什么呢?结合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课文中写了哪些小动物?想一想:“,。!?”该怎么读?这个问题貌似简单,实际上却要动一番脑筋分析分析。“小鸡、小狗、小鸭、小马”是文中所写的四种小动物,这是本课的基础性问题,读好了“,。!?”四种标点符号,就能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那么,究竟该怎么读呢?全文共6句,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借助想象“小画家”一定和我们一样兴奋地奔向雪地,边跑边欢呼,朗读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兴奋劲读出来读出“!”的惊喜来。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一句有“,。”逗号停顿的时间要短些,句号停顿的时间要长些。在读的时候,四种小动物也要适当有点变化,不能一个语调下来,那样会给人很呆板的感觉。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一句,要读出“疑问”和“不解”,语调要上扬,重音要放在“为什么”上。“他在洞里睡着啦!” 最后一句,是答案的揭晓,这个句号要读出问题的解决和明了,读出“原来如此”的意味。其实,“主问题”设置其实也并不是很難,只要对准学情、学段和具体的课文,一定能设计出适合年段特点的“主问题或高阶思考”。

整体、联系的观点落实“语用”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这样一个句子:“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有这样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反问句的好处,拿另一个陈述性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让学生比较。

她是这样提问的:“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两个句子,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你们能说说哪一句话好吗?并说出理由……”

学生在下面议论了一会儿,纷纷说:“喜欢第二个句子。”并且大多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很明显,教师的理想答案是想让学生说第一句好,从而让学生理解反问句的好处,可学生却偏偏认为第二句好,这超出了老师预计。这时,老师有点慌了。其实,看似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根子上还是教学目标定位出了问题。

认真研读课文,就会发现: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句,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上虫子的想法是错误的,眼光是局限的,没有整体地看问题,所以才说出“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这样的话来,集中表现出种葫芦的人不知道葫芦和叶子,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也正是后来“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的原因。

“五步六轮”模式下的语用是联系的、整体的、不是单纯的。因此,关于这句话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改为:联系上下文说说“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说说种葫芦人的想法,并通过比较知道反问句表达感情要强烈的特点。修改后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通过读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葫芦与叶子的关系,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教学策略就可以调整为:展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讨论交流种葫芦人的想法,通过对比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陈述句与反问句在表达感情上的不同,明白这里使用反问句的好处。但是,从这个案例所呈现的教学片段来看,这位老师显然是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并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感情上的特点。”

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挖掘教材,缺乏整体、联系的思考。教学中往往习惯于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眼睛总是盯着考试,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语文知识(狭义的知识)的教学,似乎离开语文知识就没法教了。既然这里出现了反问句这个知识点,当然要来一番训练,于是就采用了这种为了学习反问句而练习反问句的教学形式。再者,案例中的老师没有正确估计一年级学生的实际,一年级的学生实际生活中很少遇到过“反问”,他们就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在这样的学情前提下,贸然提出比较两种句式,学生被剥离了课文情境,孤立地对比,怎能按照老师预设的结果去做?结果可想而知。

分层作业课堂指导

“五步六轮”模式的分层作业的第一层是指书后的作业(一),与第二堂课的分层作业的第一层共同完成书后所有作业,且主张力争课内指导完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而不是留作家庭作业。这就是不要求教师备课要精,讲解要透,在讲课中就要有所启发、渗透,有所领悟,这样水到渠成地让书后的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且要有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

例如,四下《宝葫芦的秘密》第一课时书后第一题是: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有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宝葫芦的秘密》这篇童话故事,是1958年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先生创作;1963年拍成黑白影片;2007年拍成彩色动画影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个很形象、恰当的精彩片段。边看片段边思考书后的第一题: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宝葫芦吗?(课件出示)评价预设:(从王葆实际情况出发,从宝葫芦的神奇能力想开了,语言流畅,不同的角度思考,非常全面……)现在同桌互相说一说,听听同桌的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流畅?认为同学表达没有问题的请举手。非常棒!100%通过。这个教学片段就是师生共建课文品析中,教师巧妙地暗含引导学生完成了对书后第一题的思考有策略、有点拨、有评价、有反馈,在教學中亦完成了书后第一题的要求,一举两得。

“五步六轮”模式的分层作业的第二层是指结合本课教师给出的拓展题,那些能加深理解、巩固、提高能力的当数此例。如《宝葫芦的秘密》第一课时的第二层是:阅读《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这样,书后作业和拓展作业有效衔接,构成的“五步六轮”模式独有的分层作业。

(作者单位:大连教育学院小教研训中心)

猜你喜欢
葫芦作业课文
葫芦瓜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宝葫芦
作业
画葫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