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代教育机构,在建筑功能上,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有些类似,如书院的讲堂、斋舍,对应现代学校的教室和宿舍。在禮仪上,现代学校有升旗仪式,古代书院则祭奠先贤。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风格独特的教育场所,其建筑大多是一组比较宏伟、严密整齐的建筑群,还讲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自然环境的运用,通常是依山傍水而建,构成一幅秀美的画卷。中国闻名遐迩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等。从这些著名的书院中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还能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古代书院的建筑格局—讲堂、藏书楼、祠堂、斋舍、牌坊。
讲堂在中心
授课讲学是书院的主要活动内容,也是书院成为教育机构的关键象征。而讲堂则是书院的主要教学地点,也是整个书院的重点,同时也被称为一所书院的精神空间。大多数书院只建一座讲堂,并且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可见讲堂的地位绝对是重中之重。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高等级的书院中更是如此,其教学方式非常自由,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力自由选择研究方向,还可依据自身情况调整每天的功课。书院山长除定时讲学外,平日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此外,除对本书院学生进行讲学外,书院还会举办学术大师的讲会,举办区域性的学术文化交流。因此,讲堂的空间会比书院其他建筑更大、更宽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明伦堂便是如此。
白鹿洞书院的明伦堂又名彝伦堂,曾是白鹿洞书院的讲堂,位于御书阁之后。在这里,老师不仅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而且还对其灌输传统伦理道德。明伦堂是砖木结构,外层白墙灰瓦,屋顶是人字形硬山顶,有四个开放的房间,此建筑前后都设有门窗,打开明伦堂的后门便能够通往鹿洞。此外,堂前还有一条宽阔的走廊,令明伦堂的空间能够延伸得更大,以便容纳更多的学者。
除白鹿洞书院的明伦堂外,东林书院的依庸堂、岳麓书院的讲堂、应天书院的前讲堂等,也都是书院建筑中必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举办讲学活动的主要职能。
藏书楼最高大
众所周知,藏书是书院“三大事业”之一,书院里的藏书便是书院的灵魂,而书院灵魂的归属便是书院中的藏书建筑了。书院从古到今皆非常看重藏书事业,大多数的书院还会安排专门的藏书区域,规模较大的书院会在藏书区域建造规格较高的楼阁式建筑。岳麓书院内就有一座专门的藏书建筑—御书楼。
岳麓书院的御书楼位于讲堂后方,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从宋至元明清,岳麓书院一直受到历代皇帝的嘉奖。皇帝不是题词,就是送书。因存放皇帝赠书,故该藏书楼就有了“御书楼”之名。楼内藏书除了皇帝所赏赐外,另一个来源为民间收集,还有就是地方官员、士人名绅相送。此外还有书院自费置备的书籍,以及自身刻版印刷以珍藏的书籍。
经不断完善,岳麓书院的御书楼在清代中期已成为一座较大型的图书馆,藏书高达一万四千多卷。现在的御书楼依旧是古籍图书馆,并由岳麓书院的师生所使用,加上古籍,藏书数额有六万余册。御书楼内还收藏有许多著名的大型工具书,如《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此外,现在的御书楼还是岳麓书院的内部资料室。
御书楼是一座三层楼建筑,再加上一层的地下室,总共有四层,楼虽不高却很精致实用。就其建筑特点而言,御书楼是一座砖木楼阁建筑,也是岳麓书院中最高的一栋建筑,位于岳麓山之麓,并且两旁的碑廊、亭池将御书楼衬托得更加高大隆重,成为岳麓书院中整个古建筑群的顶点。楼的外层雕刻着龙脊的图样,古色古香,因环境幽静,为读书研究最佳之处。
从布局角度看,御书楼主楼为传统重檐楼阁,构成廊院形式,表现出宋明时期“飞甍”“高阁”的建筑特色。同时,御书楼前还有构池,这不仅还原了古代书院的风貌,更体现出宋明时期书院水声山色的风采。
御书楼采用院内赫曦台的弓墙、卷棚、脊饰等进行装潢和布置的做法,使其整体风格与岳麓书院其他建筑风格相统一,且彰显了湖南地方建筑独特的格调。此楼的装饰、门窗、油漆彩绘、青瓦白墙无一不追求清新淡雅,以栗色、黑色为主色调,即便是一些局部细小的木纹雕花也不用五彩。
御书楼不仅是岳麓书院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一座极具历史意义的图书馆,为书院藏书建筑文化的存留与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
祭祀不能少
书院所举行的祭祀礼,不仅是书院中的重大事件,更是教育学生的一个关键举措。在这些祭祀典礼上,人们敬拜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令学生瞻仰古代圣贤的风采,以培育学生知礼义、明廉耻的道德品格,增进师生间的凝聚力,进而实现儒家伦理教育的目的,故祭祀活动对于书院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古代书院祭祀的对象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祭祀儒家的先圣、先贤,主要是孔子、孟子、颜回等;第二种,祭祀本学派的开创人及代表人物,如理学始祖周敦颐、二程等;第三种,祭祀与本院有关的人物,如岳麓书院修建“六君子祠”祭祀宋明时期有功于岳麓书院的官员,即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元六人,而在白鹭洲书院中则祭祀的是江万里、罗伦等人。
中国古代书院的祭祀礼主要在祠堂中进行,如嵩阳书院就设有先圣殿、道统祠和先贤殿,祭祀上述三种人物:道统祠供奉道统三圣人帝尧、大禹、周公;先圣殿纪念孔子、孟子及其门人;先贤祠敬拜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四位理学家。除此之外,嵩阳书院还特意建造了诸贤祠和崇儒祠,用以纪念宋代名臣和对嵩阳书院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儒学大师,如司马光、李纲、杨时等。
嵩阳书院的祠堂建筑大多是硬山滚脊和灰筒瓦房,典雅大气,优雅脱俗,同它周围许多红墙绿瓦、雕栏玉砌的寺庙建筑大相径庭,独具地方建筑特点。这些祠堂分别位于讲堂后方两旁,彰显了祠堂在嵩阳书院中的关键地位。当我们步入这些神圣庄严的祠堂时,不禁会心生敬畏之情,同时更能受到圣贤之学的熏陶。
斋舍立两侧
书院中的斋舍既是学生学习读书的处所,还是供师生生活起居的地点,类似于现在大学的集体宿舍。
大部分书院的斋舍是一层或二层的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由许多较小的房间共同构成。例如坐落在浙江省缙云县的独峰书院,其斋舍便是由二十多间小房子组成。三个小天井令斋舍与书院主体建筑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生活与读书活动相互干扰,还使斋舍具备一定的私密性。
独峰书院的斋舍是一座一层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南侧斋舍的南部可通向一个小庭院,庭院内种植了许多古树,为斋舍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并且还为独峰书院创造了许多陶冶情操的优美自然环境。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鹿田书院斋舍则是一座二层楼建筑,建造在中轴线东西两侧。斋舍设置了许多整齐划一的木窗,方便通风换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鹿田书院的讲堂与祭殿是一起使用的且处于中轴线的末端,这就限制了书院中用来讲学的空间,所以斋舍一层的部分房间会用于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来此自主学习和进修。可见,斋舍有着多样化的功能,并能根据书院的实践需要进行调整。
牌坊是象征
除讲堂、藏书楼、祠堂、斋舍外,书院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建筑—牌坊。牌坊是中国特色建筑之一,是由棂星门演变而来的,多用石、木、砖等材料建造,最初用做祭天和祀孔。中国古代书院中的牌坊是书院教育的象征,是书院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书院中,最典型的牌坊莫过于立在东林书院大门前,写有“东林旧迹”四字的石牌坊,它同样也是东林书院的标志。东林石牌坊最初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被称作“马头牌坊”,后因阉党毁坏东林书院,石牌坊也遭到摧毁。清乾隆五年(1740年),东林石牌坊得以重修,新牌坊正面刻有“东林旧迹”,反面刻着“后学津梁”。
东林书院石牌坊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上面还残留着战乱时期被火烧过的黑色痕迹。此牌坊为严谨的三间四柱五楼结构,高7.24米,上面雕刻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精美的图案。这座石牌坊造型美观,比例合理,是石牌坊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除此之外,还有河北保定的莲池书院牌坊、福建建阳的考亭书院牌坊、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牌坊等,它们都是中国书院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兼具教育、文化和社会功能的特殊场所,它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會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中讲学、藏书、祭祀、斋舍、牌坊的基本建筑格局,既符合书院的基本职能,又富有士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书院建筑不仅有着传统的特质,还充分融入地方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灿烂珍宝。
茹瑾,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