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艳红 范方华
[摘 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家庭教育模式从五代同堂,父母相随,演变为留守空巢,隔代相依。陪伴成了一种奢望,嗷嗷待哺的孩子离开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也留不住远离家乡的脚步,错过孩子的成长,错过最好的黄金教育期,导致青少年儿童各种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犯罪事实。陪伴孩子成长,分享他们的渴求,关注他们的需要,倾注情感的关怀是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如何实施高质量的陪伴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为健康教育的又一大课题。
关键词:陪伴;心理健康]
一、案例分析——陪伴的缺失,成长迥异的遗憾
【案例1】何某是二年级的小男孩,脸色蜡黄、眼神淡定,他特别的安静,除了看看窗外,就是趴着桌子上一动不动,从不和同学一起交流玩耍,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和其他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的衣服穿得厚重,入初夏也会秋衣秋裤不离身。在班级里是最听话懂事的孩子,从不惹事,从不给同学和老师添麻烦。
在给孩子做个案辅导的时候,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和大多数留守儿童一样,父母只生不养,孩子表现出怯弱、胆小、内向,在家里也是一言不发,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父母春节期间回来时,孩子会说话多一点,笑容多一点。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很无奈,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开朗一点。
【案例2】廖某是一个14岁的女生,她的手腕上有无数道伤痕,都是自己用小刀划的。她告诉我,第一次划手腕的时候,爸爸妈妈特别紧张,在家里陪了她一个月,以后的每一次划伤父母都会陪她一段时间,她也习惯了在孤独寂寞或者心情烦闷的时候,用这种方式宣泄不满,向父母传递心声。
2019年,我们对某小学30名8—11岁的学生做了调研,其中有9名学生是家长陪伴长大,另外的21名孩子是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和学校托管教育。通过活动、游戏和参与等方式,对孩子的参与度、积极性、自信心及表达力开展观察,统计表明:家庭陪伴完整的孩子有89%能主动、积极的表达,有90%能在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家庭陪伴缺失的21名孩子主要变现为:被动、从属、不专注、拒绝、服从,主动性不强。
二、追根溯源——陪伴的渗透,千金不换的意义
(一)缺乏陪伴的孩子,安全感很难建立
儿童时期是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口语交流等素质发展的关键期,父母的缺位,让他们在面对外界环境、突发事件、不确定因素时造成恐惧和回避,大多数孩子选择自我承担和内化情绪,安全感很难建立,同时,也造成了成年以后对安全感的渴望。
(二)缺乏陪伴的孩子,亲近感容易偏离
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很难与孩子建立亲密感。孩子长大以后,对于其他人的亲密接触和亲近渴望会出现与亲密度饱和的孩子不同的表现。有的父母说,孩子从不与他们交流、不愿意抱她们、不懂得体谅等等,这些行为就是亲近感偏离的表现。
(三)缺乏陪伴的孩子,幸福感能力减弱
成长中陪伴指数低,感受不到被关注、被需要、被重视,从而产生对自我的怀疑,否定和放弃。很多孩子找不到学习的目标、生活的意义、产生颓废、消退、偏执、自闭、抑郁多种心理偏差,成年后,对工作、生活、婚姻、家庭产生很大的影响。
缺乏陪伴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让陪伴成为父母岗位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陪伴的意义,懂得陪伴的方法,实施高质量陪伴是家庭教育必修的功课,也是家庭、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葵花宝典——陪伴的质量,心理资本的源泉
(一)成长期的陪伴给予孩子安全感,培植自信勇敢于日常
成长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个性性格的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陪伴和教育不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够培养孩子心理能力,不同的家庭陪伴和教育体系也给孩子的可塑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成长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植入情感,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勤于交流他们的想法,乐于帮助引导他们度过困难,这些陪伴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短信等方式交流,即便不在他们身边,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家人关心。例如:在儿子傅聪离家留学波兰期间,傅雷10年书信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如今的网络时代,父母再忙也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视频、语音交流,保持对孩子日常的关注。
(二)有质量的陪伴给予孩子获得感,根植综合能力于内心
陪同不等于陪伴。很多家长以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当我们拿着手机,隔着屏幕,各自安好时,这样的“陪伴”意义不大。
我们提倡有质量的陪伴,是要有教育意识、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相伴。比如:孩子在游戏时,是家长的黄金期,此时最能链接彼此的情感,产生亲近感;再如: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是心灵沟通的契机,家长们遇到这样的场景,要平复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提供让孩子接受的解决办法,面对苦难、挫折不畏惧、不胆怯、不退缩,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长久性的陪伴给予孩子幸福感,厚植心理资本于生命
工作压力成为陪伴的最大阻力,工作加班和工作应酬占用陪伴时间,成为父母无法陪伴孩子的主要原因。农村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是陪伴最大的问题,常年在外,无法和孩子相处,即便是陪伴,父母经常被各种琐事干扰,其中家务干扰最大,其次是微信等社交媒体打扰。最后是观点偏差,爸爸更重视物质条件的创造,认为陪伴更多是妈妈的责任。一旦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父母的角色减弱,我们会忽视陪伴的重要性。例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后就可以不用陪伴。我们提倡:随着时间的推移,陪伴需演绎不同的内容。
陪伴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重要的意义,成人后不再陪伴他们衣食住行,也不用包办学习、生活,转移到对孩子的高度關注,体谅、鼓励和信任,这样的陪伴也将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