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管理好问题行为学生

2020-09-10 12:35刘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2期
关键词:重任班主任

刘涛

摘  要:一提到问题行为学生,通常会让老师、家长感到头痛。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导致行为问题的发生。下面,笔者将简单谈谈班主任如何管理好问题行为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问题行为学生;尊重他们;委以“重任”

一提到问题行为学生,通常会让老师、家长感到头痛,脑海中便会想到那些干扰课堂、打架捣乱的学生。从班队管理角度来看,小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习惯性问题。习惯性吮手指、咬指甲、晃头、眨眼、饮食、睡眠、排泄上的不良习惯等。这些行为习惯往往发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或者减轻。

(2)情绪与情感问题。表现为焦虑、孤僻、冷漠、抑郁、多疑、过分任性、冲动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

(3)学习问题。多发生于初入小学时期,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通常不集中、过度活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往往影响课堂秩序。

(4)社会行为问题。表现为偷窃、攻击、破坏、说谎、不能与其他人友好相处、过分反抗或任性、拒绝上学、逃学、离家出走等,这方面问题多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往往是男生多于女生。

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导致行为问题的发生。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会对班级管理带来诸多干扰和阻碍,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

下面就我在班级管理中如何管理好问题行为学生,谈谈我的做法。

一、尊重他们,试着与他们签“协定”

问题行为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约束力较差,经常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歧视,他们渴望被重视、被尊重。班主任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问题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互表决心,引导学生签定自我约束的条件。譬如,可为问题行为学生定下“十个不做”,即不欺负弱者、课堂不故意捣乱、不拿别人的东西……;班主任也可堅持“六个不批评”,即办公室里有其他老师时不批评、反映情况时不批评、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时不批评、无意做错事不批评、独立做错题不批评、当着家长的面不批评。

二、用自身的修养感化他们,善于给问题行为学生说“谢谢”

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碰上问题行为学生捣乱,如果马上给予他们严厉的批评,他们是不会接受的,甚至会顶撞老师。这时如果班主任能换一种处理方式,微笑着亲切地说:“有什么问题下课再说,请让老师把这节课上完。”或者递过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有事下课说,谢谢合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做有失身份,其实不然,这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正是这种美德和修养感动着学生,无法拒绝老师的要求,甚至会肃然起敬,课后也会自觉地把问题解释清楚。

三、委以“重任”,给他们提供自身价值体现的机会

人无完人,问题行为学生身上虽然缺点不少,但也不可能没有优点。如:有的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爱助人为乐;有的责任心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利用他们的这些闪光点,委以“重任”,如任命他们为文体委员、体育委员、考勤值日生、学雷锋小组组长等班干部,这样既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又缩短了他们和优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之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

四、适当妥协,接受问题行为学生的条件

对于有错误的调皮生,班主任可以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机会,允许他们提不过分的条件。如:当教师准备家访时,他们请求不要把错误告诉家长;当教师要求犯错误的学生在班上做检讨时,他们请求交一份书面检讨……作为班主任不妨“妥协”一下,只要学生是真诚的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班主任就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五、双重标准,对问题行为学生持宽容心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集体也有班规班纪。什么样的错误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理?经常出现过错的学生,他们心里很清楚,他们的过错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一两次过错能从轻处理或者保密,将会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更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从而促进他们进行深刻的反思,或许这偶尔不一样的处理办法会成为他们改变的起点。

六、求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多数问题行为学生总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在班上可有可无,甚至是一无是处。老师和同学不会把自己放在心里。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得到求助,特别是班主任的求助,他们会特别珍惜这种被需要的机会,从而也有了存在感。班主任不妨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帮帮忙”。借用他的钢笔,让他们拿教具,向他们询问班里的一些情况等,他们虽然不爱学习,但对于这些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事,还是很乐意做的。这样,他们会感受到:老师心里有我们,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有存在的价值。

七、留足“面子”,唤醒他们的自信心

表面看,问题行为学生没有什么羞耻感,其实他们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于他们的错误,教师要尽可能做到:上课时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在课后解决;公共场合发生的问题,尽可能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在学习上,给他们设计简单的问题,批改作业时适当放宽标准,这样,促使他们打破“破罐子破摔”的信条,唤起他们学习的信心。

八、座位普通化,创设平等的氛围

安排座位要本着公平的原则,尽量做到没有争议。但是,这种看似小事的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要把个别问题行为学生的座位特殊化,让他与集体的调动同步,让其在平等的氛围中选择,品性成绩不宜直接与座位挂钩。

具有问题行为的孩子大都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只要好好引导,他们往往更有出息。面对他们,班主任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达我们的爱。在关心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剖析他们产生问题行为的种种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方法,学生的问题行为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杨茂兰.浅谈班主任如何科学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J].青苹果,2017,000(009):55.

[2]王鹰.班主任要善于解读和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3,000(001):76-79.

猜你喜欢
重任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牛老师交付重任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农业记者要成为农民的贴心朋友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研究
实现中国梦是当代青少年的担当和重任
农业机械自动化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