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十年扶贫经验: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

2020-09-10 12:28梁伯钧朱泳婷
源流 2020年7期
关键词:碧桂园贫困户

梁伯钧 朱泳婷

6月30日上午,在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仪式,上,碧桂园集团认捐6.8亿元。自2010年起,碧桂园集团连续第十一年参与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已累计捐款36.2亿元。活动现场,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碧桂园集团“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10周年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同时授予碧桂园集团2019年度“广东扶贫济困日”红棉杯,以表彰其为扶贫济困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碧桂园的四个扶贫阶段

从早期捐资助学扶贫开始,发展到当前全国9省14县整体帮扶,碧桂园集团扶贫事业不断深人发展。

据介绍,碧桂园的扶贫济困事业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早是单个项目帮扶阶段。1997年起,集团及创始人杨国强通过捐资助学、开办慈善学校等方式,持续开展教育扶贫,惠及数万名贫困学子。2007年捐资2.1亿元帮扶四川马边、甘洛,用于修建职业高中、乡镇卫生院、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以后,碧桂园也与时俱进进,入了试点驻村扶贫阶段。2010年,捐资2亿元驻村帮扶广东清远英德树山村,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苗木产业,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仅苗木产业为村民累计增收1200余万元,户均增收达万元,启了“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

取得了初步成效之后,碧桂园开始进人大规模驻村扶贫阶段。2017年起,将树山村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广东韶关翁源黄塘村、潮州饶平黄正村、广西百色田阳央律村等7个定点帮扶项目,并捐资近5亿元整县帮扶英德鱼咀村、连樟村等78个贫困村,覆盖粤桂川三省份多个贫困地区。

累累的扶贫硕果,进一步促进了碧桂园事业的发展,2018年起,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将广东英德整县帮扶模式推广到甘肃东乡县、江西兴国县、河北平山县等。

确立“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目标

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距离龙川县城13公里,是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2277条村之一。过去,这里村民主要靠种植、售卖农产品获得经济,个人收入及集体经济薄弱,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0户、贫困人口152人。

“牛从内蒙古引进来就是我们一直在养,我一个月在养殖基地工作有3000元,每年还能拿到分红,大大增强了我脱贫的信心。”当地村民叶伟云说道。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佗城镇佳派村在帮扶单位省工信厅、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的倾情帮扶下,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从内蒙古引进166头西门达尔牛,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扶贫方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劲荣说:“2018年,碧桂园集团在全年第一次高管会上提出将扶贫列为集团主业之一。组建近20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与9省14县3747条村达成结对帮扶协议,助力3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

罗劲荣表示,对于扶贫事业,碧桂园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也就是发挥集团自身优势,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坚持精准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凭借着多年的扶贫经验,碧桂园提出了“4+X”扶贫模式,以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四个方面为主,并结合当地实际拓展多样化打法,让帮扶地区能实现自我“造血”,消除贫苦之根。

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7月1日,在英德市黎溪镇黎洞村村委会,一堂别开生面的“书记上党课”在这里举行,这是碧桂园佛肇区域南海片区党支部与结对帮扶的英德市黎溪镇黎洞村起搞的活动。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

工作,重点是要吸引更多的本地人积极参与,不仅仅是为脱贫而扶,而是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碧桂园扶贫办负责人说,通过成立一线扶贫党支部,激发贫困村党支部活力,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扶贫”模式,借助开展短期体验式交流活动、打造“四色”扶贫线路、举办农特产品、文创产品展销会以及寻找“老村长”等扶贫途径,将“扶贫、扶志、扶智”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斗志,增强了贫困县内生脱贫动力。

碧桂园的“造血”工程,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兴办产业招收贫困户,而是从创业增收层面着手,通过设基金、建工厂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等方式为扎根基层的返乡青年创业带头人提供全方位扶持,鼓励其通过开办企业或做强已有企业来带动贫困农户就业增收,使其成为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关键少数。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劲荣表示,碧桂园与青年致富带头人合作,要把他们打造成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希望这些扎根贫困地区的企业能够链接更多当地建档立卡户。

与之相对的是,青年致富带头人要按照约定,努力带领当地贫困人口开展创业活动,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或注册股份公司等方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他农民参加创业,带动贫困户通过就地就业、分红、土地流转、房屋出租等方式增加收入。

碧桂园在全國各地的扶贫中,发动全集团的产业力量、岗位资源和人才技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4+X”的创新扶贫模式,制定“三个寻找计划”(即“寻找一批致富带头人、寻找一批老村长、寻找一批深度贫困人口”),以动态“四库”(即“建档立卡数据库、产业项目资源库、就业岗位库、专家智库”)为支撑,闯出了一条扶贫新路。

桥头镇位于英德市东部,距离县城51公里,面积总共为148.6平方公里。该镇总共有10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当中有五个是被纳入广东省帮扶的贫困村。

桥头镇副镇长林伟人介绍说,碧桂园的产业帮扶项目在当地整合了300亩土地,用于种植黑米、油菜花。这个项目从中2018年3、4月份开始下种、播秧。生产过程引入了插秧机、打田机、犁田机等现代机械,采用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经营方式,同时,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村小组+农户的模式,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参与产业劳动,获得土地租金、利润分成以及工资收人。前期种植品种的选择和后期销售路径,由碧桂园负责,销售渠道为碧桂园的社区直营门店凤凰优选。

事实上,这种模式在其他地方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碧桂园的扶贫部门已经轻车就熟。早在2010年,碧桂园就选定广东省英德市树山村作为“绿色产业扶贫”的试点,帮助当地发展苗木产业。绿色苗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于2016年在广西田阳完善提升后,如今,碧桂园已将经验推广到11个帮扶县。

这种扶贫产业复制模式,加快了各地脱贫的步伐。

碧桂园扶贫办负责人说,经过整县帮扶英德和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的有益探索,如今碧桂园在复制和推扩“4+X"帮扶模式时已经可以因地制宜对接到帮扶项中。例如在就业扶贫方面,碧桂园就将已经开设多时的“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免费技能培训班带到了河源东源县三三洞村。去年11月启动时吸引100哆人参与,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50哆人。碧桂园希望以此推动当地乡村旅游、餐饮服务以及家政服务的发展进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脱贫只是第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预防脱贫后返贫是重中之重。

在可持续方面,碧桂园也展开了全方位的探索。

贫困地区最大的问题是农业供给质量低,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摆脱资源限制、实现真正的脱贫,就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碧桂园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向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转型的路径之一。引入世界流的农业生产技术、设备,横向联系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利用机器人研发优势,规划建设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或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碧乡”农产品品牌,并通过碧桂园旗下零售品牌“碧优选”进行销售,打造良性循环的产业链销售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碧桂园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挖掘特色、古色、红色、绿色资源,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以碧乡民宿为切人点进行整村开发,积极推动有资源、有条件的村庄发展休闲旅游业,开拓文化旅游市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碧桂园在扶志扶智上精准发力,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帮助和指导贫困群眾着力提升自身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对于碧桂园的扶贫模式,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巨禄评价,碧桂园是在真心实意地扶贫,“一个企业有专门的扶贫办公室,有一个团队参与调研、布局,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多地是在扶贫的根本性工作上下功夫,他们培训农民队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体制,我认为这都是根本性的东西。”

猜你喜欢
碧桂园贫困户
碧桂园天著首开大捷,新产品成热销秘诀!
新收入准则对南充市碧桂园财务会计的影响
碧桂园:2019年总收入4859.1亿 同比增长28.2%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碧桂园杯”2018第十三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圆满落幕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