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核效果的评价

2020-09-10 01:30汪德生张太前文明鲜思美温贵兰肖超能王文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4期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教学动物

汪德生 张太前 文明 鲜思美 温贵兰 肖超能 王文亮

[摘 要] 为了掌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实验效果,对动物微生物学实验考核采取平时实验30%+实验考试60%+考勤10%的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验课意识,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掌握了科学、规范的实验方法,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实验动手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客观评价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真实性。

[关键词] 动物;微生物;实验教学;考试效果评价

[基金项目] 2012年度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动物科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BKJX201210)

[作者简介] 汪德生(1965—),男,贵州思南人,本科,正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教学与管理研究;文 明(1969—),男(苗族),贵州雷      山人,农学博士,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理论与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380-03    [收稿日期] 2019-11-19

微生物学实验作为预防兽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等领域的专业“基石”,主要培养学生微生物检测、分析及综合利用微生物资源的技能。微生物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1]。单一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2]。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不断提升与投入,在硬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为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创造了较好条件,但在条件改善的同时,如何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与水平,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评价考核依据。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文章亦较多[3-10 ],但各高校面临的情况不尽相同,此考核的形式亦各有所长。笔者将从事动物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进行了归纳,探索出学生掌握该门实验课程的专注性及实践技能水平。

一、动物微生物学课程设置

我院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亦不相同,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的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是畜牧微生物学,而草业专业开设的是草业微生物学,各门课程的实验学时数均为16学时,但课程讲授的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其侧重点不一,如兽医微生物学的注重点是病原学诊断,动物科学的注重点是饲料饲草及环境微生物,而草业科学则是土壤、饲料方面的微生物。但无论哪门学科,都是属于微生物学大类,其中的大部分实验内容亦是相同的,因此,对学生的最终实验考核内容大部分亦相同。

二、动物微生物学实验项目设置

通过对微生物学理论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就是要对其微生物的形态有初步的了解,因此第一次实验课为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构造观察,本次实验除了讲授学生对细菌的形态认识外,同时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如显微镜)、掌握生物安全防护以及实验室其他安全基础知识,设置见表1。

三、实验授课方式

(一)实验分组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方法进行,每组人数在5~6人,人数过少,不但造成实验经费浪费,还增加人力资源浪费(实验准备是按组、人进行),人数过多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且影响每个人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授课

在进行实验之前,点名(考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后通过大约15~20分钟理论课讲解,使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避免教师讲理论课时,学生想象细菌到底是啥形态,观察细菌形态时,学生忘记理论知识的现象。对每次实验中的主要内容、要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按时提交当天的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进行详细批改,并在下次实验前发给学生,使其学生知道自己在上次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存在的不足。

四、实验考核

为了摸清学生对这门实验课程的学习情况,考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通过平时实验报告、考勤和最终的实验考试三部分内容按照分配的百分比作为学生最后的实验成绩,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试。

1.对平时每次的实验报告进行详细的批改,按百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主要围绕实验目的、材料、过程、结果与分析给予分值,最后取其所开出实验个数计算平均成绩×30%。

2.考勤考核主要按每次实验的出勤情况、实验过程的动手能力、仪器设备的维护、桌面收拾整理、卫生打扫等方面根据其表现给予一定分值×10%。

3.实验考试主要围绕所开实验中的内容制成题签,题签内容分为三类,第一大类为口答题,第二大类为实验操作,第三大类为形态观察,即将所开实验的内容亦不同类型写在题签上,每人抽一题签,根据所抽题签进行考试,见表2。

根据学生抽签结果进行面对面考试,如学生甲抽到的题签(如表2),第一题“在细菌抹片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哪些?”正确完整的回答是“1.使抹片除去水分,细菌更好地贴附在玻片上,以免被水洗时冲掉;2.使抹片易于着色或更好地着色,因为死菌比活菌着色力强;3.杀死抹片中的部分微生物”,根据回答情况来给予分值。第二题“细菌分离培养操作表演”,通过观察操作者的无菌意识(如是否在酒精灯附件、培养皿打开角度、接种环是否灭菌处理等)、规范程度(如接种环拿的位置、培养皿摆放)及注意事项(标记)来给予分数。第三题“观察A片,并根据其染色特性、形态、排列方式等回答可能是哪一类微生物”,A片已经在显微镜下显示其形态特征,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对该菌的认识,若显示该菌是革兰氏阴性,呈红色或粉红色,不规则排列、无不特殊结构、短小杆菌,是细菌纯培养片,就可以下一个大概结论,该菌可能是肠杆菌科的细菌大肠杆菌,这样完整的回答即可获得满分。

根据平时实验报告成绩×30%+实验考试成绩×60%+考勤×10%,即为学生的最终实验成绩。

五、效果评价

通过对动物微生物学实验课的考核评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一对一的考核方式中的第一大类题型为口答题,使学生从开始进入实验室就有一紧迫感,部分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进行练习,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与动力,了解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11]。掌握的专业技能明显增强,同时亦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郑锐东,郑燕丹,孙凌燕,等.高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6):64-66.

[2]程金林,吴斌,靳晓枝,等.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24(4):76.

[3]柳洪洁.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考核改革[J].实验科学,2017,20(3):102-104.

[4]刘一尘,张春杰,程相朝,等.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202-204.

[5]韩丽珍,谢和,辛智海,等.改进微生物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819-825.

[6]陈兴都,苏含笑,杨成建,等.基于能力培养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网络首发,2018(7):203-208.

[7]刘芳,刘进军,刘开扬.试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试方法的改进.检验医学教育[J].2007,14(1):24-25.

[8]张俊琪,钱利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考核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10-12.

[9]邓瑞宁.基于提高效果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17(6):113-115.

[10]弥春霞.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评定的改革与探索[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5):106-107.

[11]吳红燕,宋丽琼,韩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增加口语考试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33-534.

猜你喜欢
微生物实验教学动物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