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清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带给幼儿身心愉悦的情绪体验。一定程度上说,儿童的任务就是游戏,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儿童以游戏的形式与人交往、与世界对话,从而理解他人,建立起规则意识。在儿童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和活动都跟游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一脉相承,再次强调了幼儿的活动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不是学校,开展游戏教学是儿童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
游戏对于儿童的价值
游戏对孩子的童年到底有哪些价值呢?笔者观察发现:孩子们在游戏里锻炼了身体,结交了朋友,学会了规则。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手的智慧带动脑的智慧,会促进神经中枢的发展。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带给幼儿身心愉悦的情绪体验。
通过游戏,幼儿发展了运动协调能力,并探索、思考、学习解决问题。例如,在搭积木游戏时,会促进孩子小肌肉的发展,并發展社交能力,能让幼儿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游戏幼儿再现生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游戏,幼儿学会了交往与合作。例如,孩子们玩医院游戏时,绝不会想到扮演病人先去挂号,他们肯定先抢针筒、白大褂,争做医生。那么,当孩子们都成为“医生”百无聊赖时,情况会怎样呢?这时,幼儿的游戏会出现多种可能。比如,“医生”会自己给自己打针,那么他同时也在体验病人的角色了;两个“医生”会互相给对方打针,那么角色的分化就自然产生了。孩子们会假装各个游戏角色,当变换成一种角色的时候,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自我中心化,遵守规则,融入游戏,从而调整自己。在孩子的活动中不难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游戏。只要一说到玩游戏,孩子们眼睛就会熠熠闪光。用一位孩子的话说:如果不让他游戏,他的心会碎成一片一片的,最后这碎成一片一片的会变成渣渣。如果不让他玩游戏,他会手拿报警器。诸如此类非常童真的话语,却诠释了孩子对游戏的一种强烈渴望。
调查发现:如果让孩子静静地站在那里5分钟,他很快会跑掉;如果赋予他一种游戏的角色,比如小警察、木头人儿等,他会坚持很久。儿童的学习为什么会有效?是因为在游戏情境时带给人心理的变化而沉浸其中,这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品格和人格的培养也是非常大的作用,这种坚持性、专注力在未来的学习中会迁移。
有助身心发展
游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不少学者对儿童游戏的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他想要的东西,从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满足”。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一些精细动作如拼图、手工、剪纸等,可以促进幼儿视觉、感官以及小肌肉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更为敏感,适应生活的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人们常说“勤有功,戏无益”和“业精于勤,荒于嬉”,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觉得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就知道玩,长大肯定没有出息。
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排满了各个兴趣班,游走在各种兴趣班之间,家长要求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正是这种观念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和时间,牺牲了孩子的快乐。笔者认为家长需要调频,不能给孩子吃“速食面”,要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不游戏,童年不快乐。童年时期游戏的欲望如果被压抑,会促成不健康的人格,病态的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曾经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是因为他好奇泼了硫酸会怎样?刘海洋正是因为在该玩游戏的年龄失去了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完全被关在屋子里读书,到了成人的时候才萌生了儿童时期该有的游戏欲望,把该假设的真做了,而为童年缺失买了单。孩子玩也是有窗口期的,游戏是最大限度满足儿童发展的一种活动。庄子的“乘物以游心”也表明了这种观点。
游戏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在幼儿眼里,乐于享受在游戏过程中的声音、动作、磕碰……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杰说:“游戏是儿童心灵自由的表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纽约总部儿童早期发展部主任皮娅·布里托说:“让我们给儿童必要的时间去探索世界,把游戏还给孩子们。”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洪秀敏说:“游戏是最真实的一种童年生活,伴随着整个成长。游戏的孩子会学习,不会游戏的孩子读死书。”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附属幼儿园园长胡华在“游戏生发快乐奠基人生”的采访中,提到了人生都有一个任务,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每个阶段都会赋予每个阶段的任务,儿童的任务就是游戏。儿童的玩就是积累生存的技能,是孩子们去学习、去探索外部的世界,去体会人与人相处的规则。
结束语
游戏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是儿童的权利,是儿童成长的有利因素。童年只有一次,不要为童年的缺失买单,让游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成就孩子的未来。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