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萍
【摘要】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地图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地理教师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地图知识与用图技能,不仅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对于巩固记忆、培养读图、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教学 读图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概况及认识区域,中国地理概况及认识区域。而学习这些课程内容,地图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在地理教材中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中经常运用地图,可以使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能获得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养成在地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一、充分利用地图册、制作的课件地理图和课本插图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又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所以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制作的课件图和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内蒙古赤峰在中国的什么位置等问题。当然,指导学生读图,首先要学会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三要素,教师要逐一认真讲解,为学生以后的读图、用图打好基础。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利用节假日出游,利用地图选择交通路线、选择交通工具、观察所在地的山川地貌等,使学生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更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二、指导、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一)读某区域地形图的学习方法
地形图是以显示地面基本轮廓、表现地面上的可见地理事物为主的地图,它的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和境界线等。初中地理教学阅读地形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主要地形区,归纳出此区域的地形特点,并对照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的图例与地形剖面图叠加分析归纳出此区域的地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出此区域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例如,我在讲“亚洲自然环境”一节时,指导学生看“亚洲的地形图”时,首先告诉学生读图名,明确要通过读图来总结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地势特点,而要得出亚洲的地形特点、地势特点,就要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学生很有兴趣地在图中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地形区,读出亚洲全具备五种地形类型,从而很顺利地总结出“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再指导学生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沿北纬30度及东经80度做的地形剖面图后顺利地总结出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另外,自然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关联的,所以在总结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亚洲的主要河流,根据地势特点判断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呈现在学生眼中的不再是平面的彩色地图,而是一幅雄伟壮观的立体画面。
(二)读某区域“气候图”的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学习某区域的气候,要通过读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要补充提供该地分布广泛或分布典型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此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再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该气候类型分布的因素,即要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最后再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亚洲“复杂的气候”这一知识点时,首先指导学生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回答:①亚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都分布在哪些地区?(结合教材中提供的亚洲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图片认识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大的特点)世界11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两种气候类型是什么?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显著?②请在以上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亚洲气候的特点?③请分组讨论影响此气候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以上设计出的三个问题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读图饶有兴趣地通过自己的读图分析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而且会把图及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记忆深刻。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教师可以再补充提供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各种“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回顾上学期学过的“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回答出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再补充“亚洲冬夏季风风向图”,分析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从而分析总结出亚洲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再提供“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图”说明气候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后再结合“同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山清水秀,而同纬度的沙特阿拉伯确是沙漠景观的原因?”这样的习题的练习,使学生茅塞顿开。
(三)读某“河流水系图”的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中关于河流学习的主要案例是中国地理中的黄河、长江的学习,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黄河流域水系图”,学习两条河流的概况,如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流经的地形区、气候区、干湿区、温度带、气候类型、上中下游的划分点及主要支流。分析河流概况时,教师要提供前面学过的“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与两条河流的水系图叠加,指导学生分析出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支流的多少、长度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河流的奉献篇、忧患篇、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治理措施。最后再指导学生绘制河流流域水系略图,加强巩固记忆。这样的读图、用图、练图的学习方式层层衔接,环环紧扣,大大提高了学习河流的效率,并掌握了学习河流的方法。
例如,在指导学生复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时,教师板画中国轮廓图,画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填注界线名称,说出划分的主导因素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包括的范围,在图中填注各区域的主要地形区,说说所属温度带、干湿区、气候类型,可在图外相应区域标注各区域的种植作物、典型民居、饮食习惯、运输方式等知识点,最后再以围绕各区域典型的自然特征构建地理要素关联,做小总结,如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南方地区的“湿热”,按“抓特征—析原因—建结构”步骤构建地理要素关联。
要学会正确阅读和使用各种地图,就必须认识地圖的实质,了解它的基本属性。这也是我们地理教师必须要学习和研究地图学的理由。愿我们能够以此作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断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学生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13):44.
[2]张园园.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