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业也变得更加繁荣,与其他企业比起来,企业的生产流动性相对较高,生产周期也较长,财务风险方面比较明显,并且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是具有直接关系的,面对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防范策略。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防范;策略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定机遇。建筑企业大部分财务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风险。而建筑企业当中各项不同的财务活动所存在的风险也都相对巨大。而且财务风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在我国很多企业当中,建筑企业属于非常重要的支柱。建筑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与财务风险相关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让企业发展出现一定的危机,甚至影响到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无法创造出更多的收益。
一、建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
(一)资金回收风险
业主无法及时且严格的履行合同当中的权利及义务,甚至寻找各种借口来拖欠建筑工程相关的工程款,则很容易会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风险。业主如果把自身的投资成本及风险放在建筑企业中,那么给企业将带来的建筑风险无疑是巨大的。建筑行业如若无法及时将账款收回,不但会让资金周转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甚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让项目的资金受到一定的损失。建筑工程的项目价值是较为显著的,由于在进行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时候,往往需要的施工周期比较长,会花费很多时间,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很容易产生工程变更的问题。工程变更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合同的造价出现一定改变,而建筑材料价格也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建筑合同实际的成本就会和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出入,从而使得建筑企业难以准确地对合同成本进行预计,使得收入风险有所增加。建筑工程项目其本身就是一件相对复杂的工作,且建筑工程的成本也是一个具有综合特性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成本可以分解成为材料费用以及机械费用等几个不同的重点项目。而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造价,都是根据投标的报价来决定的。在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各种不同的价格都会因为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改变,这也会让成本超支风险有所增加[1]。
(二)资金筹集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不但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時资金成本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帮助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提高效率以及提升质量。企业在施工的时候,如果出现资金缺少,那么施工材料也将产生不足,甚至难以支付工人的工资,从而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导致合同履行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进而让建筑企业受到相应风险。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银行的信贷融资来完成资金筹集业务,建筑企业会将房地产以及土地等相关不动产,通过银行抵押的方式来完成贷款的办理流程,而债务融资也会有很多利息支出,同时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逐渐增加。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其实际利润比银行贷款利率相对更小的时候,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快速提升,这对银行和企业的发展就会产生不利的情况[2]。
(三)合同签订风险
在建筑项目施工的时候,合同对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有一些建筑企业在承包工程的时候,为了可以承包更多,并且质量更加优质的工程,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会附加一些并不平等的条款。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很多企业在进行工程承包的时候比较被动。如果签订合同不够严谨,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合同陷阱的发生,从而使得建筑企业出现非常严重的风险[3]。
(四)投标导致风险
我国的相关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是非常激烈的,而在企业发展的时候,为了可以让企业中标,大部分企业甚至会压低报价,使得中标单位所取得的利益相对减少。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达到中标要求,甚至会以更低的成本,来承包相应项目,这样便很容易会让企业在发展时候失去利润的保障,难以创造更多的效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4]。
二、建筑行业财务风险类型
(一)合同类的风险
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承包更多的工程,则在合同中会添加一些不平等的条款,这也造成企业承担更多的风险,不仅如此,在工程施工的时候,一旦产生了合同变更,那么合同总造价也会产生一定改变,一旦变更并不规范,那么之后,工程材料的价格在市场上也会出现一定变化,从而使得原本预算合同的实际成本与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合同预算方面的诉讼风险[5]。
(二)资金回笼风险
建筑企业的施工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垫资情况,有些企业的活相对比较难干,其钱款也很难要到,而对于工程款的回收,首先,在开工之前会收到一部分资金当作工程启动款,剩下的工程款在竣工之后才会进行结算支付。因此在运营时候,往往企业会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其次,很多工程合同上双方按月来进行结算,但是由于业主的资金不够,所以并没有按照合同付款,这便需要企业自身来解决资金问题进行施工。再次,有一些业主将工程款进行挪用,导致出现拖欠施工工程款的现象,造成企业资金周转非常困难,甚至出现很多坏账。而一旦企业没有能够按时将工程款收回,那么将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6]。
(三)筹资方面风险
建筑企业一般工程量都比较多,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工程在前期,必须要拥有大量的资金当作基础,才能够完成之后的施工项目。根据市场发展不难看出,我国建筑企业当中的资金,有很多都是来源于银行抵押,或者银行的担保贷款等,企业负债也会因此不断地增加,这也使得财务风险变得更加严重,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7]。
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资金回收的风险防范策略
在对建筑企业的资金回收方面的风险防范的时候,建筑企业应该学会如何科学地制定收款的策略,只有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收款策略,才能够使自己的债权可以获得科学的回收。建筑企业财务部门应该按时对需要回收的账款全面分析,并且理清楚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工程项目账款,对各种欠款以及拖欠还款日期的原因,要能够进行分析,并且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建筑企业主要的收入关键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预算以及财务部门必须相互之间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共享一定的资源,从而使建筑企业的合同成本在核算的时候能够更加科学有效,要能够把建筑企业当期的成本以及之后的预期成本进行清楚的划分。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度,要对企业当中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不同的工作人员尽量负责内容不一样的工作,只有相互之间密切的配合,才能够让建筑企业获得更加优质的发展前景。企业的预算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能够结合相应的科学技术,完成预算控制的工作,从而进行责任化的成本管理。在对预算控制的时候,不但要能够控制材料费用以及人工费用,而且也要尽量将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资金回收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只有全面地完成资金回收的工作,给日后的收入才能够作出更加基础的准备[8]。
(二)资金短缺以及资金筹集方面风险防范策略
为了尽量解决建筑企业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建筑企业要尽量建立较为统一的资金管理体系,成立正确的资金核算中心,对企业目前已有的资金成本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在有的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尽量把一些分散的资金能够积累成为一个整体的资金,从而尽量让资金周转的效益有所提高。建筑企业要能够尽量盘活目前已有的存量资产,而且还需尽量解决在企业中的资金沉淀问题。建筑企业资金的沉淀会让建筑企业在完成建筑施工的时候,无法按时完成资金的周转及运算。这样就会造成建筑企业难以获得高效的运营。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计划。比如企业可以把目前已有的机械设备,特别是一些对企业目前的发展无用的设备进行变卖,将变卖所得到的资金继续投入到企业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当中,从而在根本上能够让企业的资金周转的优化。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大部分都是由于盲目举债所造成的,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种因为企业资金筹集而产生的风险,则需要企业能够尽量让目前已有的工程项目利润率,做到比企业银行贷款的利率还要高,来有效地保障企业能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内将银行贷款进行还清,从而让经营风险得以控制,从中取得更加优质的财务效益。
(三)合同签订风险防范策略
想要能够尽量防范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也就是与企业有关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项目合同签订的时候,不仅需要拥有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对合同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尽量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具备更高的管理能力,且对合同当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能做到认真严谨的进行探索推敲,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或不足之处,尽可能制定出一个对自身较为有利的合同条款,而且对合同条款的内容也应始终铭记于心。并且在进行合同承包签订的时候,合同签订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使用恰当的洽谈权及审查权,尽量做到控制合同签订过程存在的风险。而建筑工程项目在对建筑工作的推进过程所进行的很多工作内容,也许能够按照相关合同来给予进行。要在合同签订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控制,从而为之后的建筑工作尽量减少一些可能产生的麻烦,从而使建筑企业的施工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让建筑业获得了更加繁荣的发展,而目前是一个竞争较为激烈的时代,建筑业想要获得经济效益的平稳发展,则需要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加以重视,要能够树立财务风险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同时还需合理的使用资金,建立一个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准,从而确保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对市场政策的应对能力,并且拓宽融资的渠道,完善债务方案。并且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的法律效应以及合同条款也应该做到熟记于心,使各方面风险都能够得以降低,通过认真的态度有效地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困难,促进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获得更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李明.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19(28):26+28.
[2]杨少波.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28):107+109.
[3]刘传路.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6):208+207.
[4]丁红艳.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探讨[J].纳税,2019,13(26):148+152.
[5]董自明.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2):62–63.
[6]王建安,任猛涛.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对策[J].中外建筑,2019(02):175–176.
[7]徐言文.刍议大数据时代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提升成本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5(35):203.
[8]孙茹.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财会学习,2019(24):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