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水生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十九大精神,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建设绿色矿山,着力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opening a new era of green development. Mine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should actively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ictly follow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s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mines,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關键词:绿色矿山;建设;探索与实践
Key words: green mine;construction;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5-0075-02
0 引言
长期以来,矿山企业发展相对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又以牺牲环境为发展代价,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绿色矿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经济效益为目标,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应用于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经营全过程之中,依靠调整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布局、采用先进技术、实施科学管理等手段,正确处理矿产资源的节约利用和高效开发、开采方式的破坏扰动和生态保护、企业“三废”的循环利用和经济处理等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尽可能减少破坏环境的风险,实现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1 绿色矿山建设国内指标现状
目前出台的较为系统的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体系是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的,即《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评价指标及评分表》(中矿联发〔2014〕38号),该验收评价指标包括10大类,35项指标,其中仅有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选煤数量效率、科技创新投入比例、能耗指标、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等6个定量化指标,并给出了最低标准,其余均为定性指标,没有给出定量化的标准。当前急需出台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体系,指导或引导我国矿山向更高水平迈进。
2 绿色矿山建设实践
2.1 健全完善机制,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滕东煤矿、柴里煤矿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企业管理系统,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确定了“123”的绿色矿山发展思路,即明确“一个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制定“两项措施”: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坚持“三个协调”:稳产高效与资源节约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相协调。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的持续推进,员工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初步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一是健全绿色矿山组织机构。建立了以矿长、分管矿长、各专业部室负责人组成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二是完善绿色矿山制度体系。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完善了企业“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制度”、“滕东煤业有限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柴里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等,促进了清洁生产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建立健全了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计量节能环保考核指标体系,推动了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2.2 树立绿色矿山理念体系
以建设绿色矿山为愿景,以文化引领、理念渗透为切入点,以绿色管理为手段,将“环境第一”的现代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寻求企业经济与员工、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和员工的“绿色”意识,全力营造绿色生态文明矿山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科学发展”、“发展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的企业价值理念和环保理念。整个矿内环境规划,从矿井的建筑生产设施的总体布局特征着手,在全局构思上,抓准关键,在平面构成上“点” “线” “面”的组合,达到统一、协调的整体效果。
2.3 建立绿色矿山高效智能科技机制
一是推进数字化矿山建设,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矿山自动化控制水平,推进智能开采的2.0时代进步。投资3000万余元将3下115综放工作面升级为智能化工作面,成功实施了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主要升级方面为采煤机升级为智能记忆截割,工作面实现视频监控,完善支架电液控自动跟机系统,远程集中控制全部集中到集控中心。实现综采自动化远程集中控制功能、数据统计分析功能、WEB发布及移动终端APP等多项功能。依托智能化工作面,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突出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员精准定位系统优化。投资建设了精确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采用UWB定位技术,在巷道和区域内设置数量合理的读卡分站,读卡分站连接读卡器。每位下井人员都需要随时携带具有身份信息标识性的识别卡,在井下时,读卡分站便可以将人员信息传输至井上服务器,服务器计算出每个人员的地理位置,并显示在计算机中,以供工作人员使用。实现了对人员及设备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精度高达10-35cm,系统具有呼救报警、轨迹回放、考勤管理等多种常用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有机融合。
三是进一步劳动组织优化,提高工效。推动劳动组织“控规模”与“提素质”同步、“瘦身”与“健身”并重,实现人员配置优化协同高效。大力实施“瘦身”计划,通过枣矿集团薄煤层智能化生产面5人、厚煤层智能化生产面7人、厚煤层自动化生产面8人、掘进智能化迎头8人的单班作业“5788”定员新格局标准要求,采掘AB班工作,岗位区域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于2019年4月底矿井单班入井人数最大峰值96人,一般动态保持在60-80人之间,在山能集团率先实现了“井下单班作业不超百人”目标。
2.4 构建节能减排体系,促进低耗高效发展
一是依托节能减排长管理网络,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力度,建立了节能例会制度、用能统计分析制度及正规循环生产制度,定期总结考核,严格兑现奖罚,使节能管理制度得到了有效贯彻执行;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积极开展用能平衡,定期开展重点机台性能测试工作,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水平;同时,为切实做好节能、节水和减排管理工作,逐渐建立了一系列节能管理规章制度。
二是绿色矿山考核监督。不断加强对绿色矿山开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强化季度考评、年度综合核查,定期开展绿色矿山专项检查,形成了完备的监督检查体系。
三是实施环保工程改造升级。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投资530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处理水主要用于地面防尘用水、洗煤厂用水以及井下防尘用水,年节约水资源74余万吨,矿井水回用率达到了74%以上。目前,正在推进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工程,有效地推动了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
2.5 构建绿色矿山培训机制
坚持“取百家之长”的理念,虚心向优秀兄弟单位学习,及时了解各类信息动向,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绿色矿山管理人才。认真搞好内部“三级”教育、转岗教育、复工教育和全员再教育,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建立完善安全环保管理和指标考核体系与应急救援体系;事故隐患整改率100%,安全专项工程实现率达到100%。
2.6 强化绿色矿山宣传引导
及时宣传国家、省、行业有关绿色生态文明矿山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导全员培育健康、清洁、节俭的工作生活方式;成立了“绿色矿山管理”创新协会,积极发动全员献计献策,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全矿区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2.7 推行企地和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在磋商和协作机制上,着力打造企地和谐文化,建立了矿与各村镇的领导层的有效沟通机制,不定期与村镇领导坐在一起,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达成地企共谋发展的共识。在就业问题方面,根据滕州市千人帮扶计划,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周围农村及城镇聘用工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较大贡献。
3 构建绿色矿井的效果
3.1 安全生产秩序稳定
安全生产是煤矿“天字号”大事,建成了“单班百人矿井”,实现了生产要素好、生产工效高、系统要素优。2019年以来,工程质量优良品率提升8%、正规循环率提升35%、重复隐患比率降低60%,“三违”人数下降20%,有效防控危险源,遏制了輕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各类非人身事故发生,确保了安全生产。
3.2 经济运营质量实现新提升
围绕增收做加法,突出降本做减法,提升效率做乘法,通过生产系统集约高效,改造地面回洗系统,实现原煤全入洗,原煤利润同比增加41.24元/吨,增幅33.64%,年创效达2500万元以上。改造井下回煤系统,优化井下散煤运输,将主副井检修斜巷散煤随原煤升井入洗,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年创效达330万元以上。完成了洗煤系统技术改造,精煤回收率提高7%以上,有效降低了尾煤发热量,增加效益260万元/月。
3.3 职工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
井下单班入井人数不超百人,取消夜班生产+周末集休,赋予员工更多休息时间,让煤矿工人作息规律回归科学,真正让职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跟着太阳走”,有效提升了职工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倾力打造了温情餐饮、温暖洗浴、温馨环境“三张名片”,为职工创造了“贴心、温馨、暖心”的优质服务环境。
3.4 矿区实现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通过妥善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实现了企业员工同步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矿区呈现了安全稳定、风清气正、人心思上、蓄势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 结语
总之,实施绿色矿山是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在当前新常态环境下,要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逐步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增量提质。提高矿山生产效率,解决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重大科技难题,将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实现企业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新.新时期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探讨:以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为例[J].中国矿业,2019,28(4):84-86,92.
[2]柳晓娟,侯华丽,郭冬艳.新时期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与成效[N].中国矿业报,2020-03-04(002).
[3]张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四个抓手[N].中国矿业报,2019-05-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