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300安吉县实验小学校医院,浙江安吉
在健康体检中,静脉采血是一项必要操作,也是孩童心理、生理上反应强烈的操作,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智不成熟,导致采血时发生晕针、疼痛、出血等不良反应,不仅影响体检工作开展,还增加机体疼痛[1]。对此,如何规范采血过程,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成为相关学者研究重点。本文将往年健康体检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静脉采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健康体检小学生600名,2015年10月-2017年1月体检工作改进前健康体检小学生300名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12月体检工作改进后健康体检小学生300名作为观察组。对 照组 女145名(48.3% ),男155名(51.7%);年龄7~11岁,平均(9.3±0.5)岁。观察组女143名(47.7%),男157名(52.3%);年龄7~12岁,平均(9.4±0.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健康体检时,进行常规物品准备和护理。⑵观察组在加强采血准备工作基础上,对常见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预防对策:①采血前准备:a.场地布置:于正式体检前,安排护士和医生到校考察,布置体检场地,选择通风好、宽敞的教室为采血室,配备饮用水、椅子等设置,供学生休息。b.充分准备袋装氧气、急救药品、采血设施等。c.选择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护士采血:尽量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体质瘦弱、体胖者可选择手背或桡静脉。②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静脉采血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a.晕针:静脉采血期间或结束后,多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晕倒等现象,发生原因和过于紧张、按压不当、疼痛刺激等方面相关。对此应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疏导,认真宣讲体检重要性、项目等。体检当天,安排一位老师从旁协助和鼓励,减轻学生心理负担。采血护士要态度温和,动作轻柔,尽量一次穿刺成功,以免反复穿刺加重疼痛。b.疼痛:静脉采血出现疼痛现象原因为:采血护士技术不娴熟、穿刺部位不当、来回穿刺、学生高度紧张等。为预防该现象发生,护士需要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和方法,尽量从血管上方进针。选择粗、直的肘部血管,于穿刺前热敷或揉搓,待血管充盈后快速穿刺缺血。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支持,多和学生沟通,借助扭头或闭眼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紧张感。c.出血:一般来讲采血后血管受损,特别是穿刺技巧、方法不正确或反复穿刺,采血后按压时间短、力量轻等,都会引发出血、皮下淤血等现象,可从这样几点预防:掌握正确穿刺技巧和方法,见回血后即刻采血;采血结束后,使棉签和肢体处于平行状态,用3~4个手指按压棉签5~10 min,最好将上肢抬于心脏部位,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血管压力。d.针堵:针头紧贴血管壁、采血针塑料管扭曲、真空管负压不足、操作时间长等,都会导致采血不畅或针堵。对此,可在采血时调整针头位置,使针头离开血管壁;当真空管负压不足时,及时更换真空管;使用无痛穿刺法,精准、快速的采集血量;塑料管扭曲、打折后,即刻拉直恢复畅通。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学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疼痛、晕针、出血、针堵。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学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小学生活泼好动,心智发育不全,医嘱执行力差,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离开家长独立面对困难,难免会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再加上外界刺激影响,使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管阻力降低,从而引发晕针现象[2-3]。通常情况下,晕针持续时间短,几分钟就能恢复,但是晕针会给学生、医护人员带来不良影响,影响健康体检进度,增加待检学生心理负担,而且意志薄弱者还会因此逃避体检。既往研究证实,不良反应发生后,各反应间互为因果,甚至出现连锁现象,比如个别学生未遵医嘱正确按压,致使针眼出血;因负性情绪或疼痛刺激,导致血管痉挛,造成针堵或采血不畅[4]。为有效预防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出现,需要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加大技术力量投入力度,安排经验丰富、技术骨干负责采血,正确选用采血部位,掌握正确穿刺方法和技巧。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确保采血工作有序进行,也能促使学生间相互鼓励,提高采血效果。另外,严格控制采血时间,避免反复穿刺;密切观察采血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出现不良反应后即刻做出反应,并进行急救处理[5-6]。
本次调查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选择体验工作改进前、后各30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于健康体检前做好充足准备,并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体检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