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明,艾 振,左 雷,刘 宁
(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湖北 襄阳 441002)
物流业属于一种复合型服务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物流业依托三次产业而存在,并贯穿三次产业的始终,既服务于生产,又服务于居民生活。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工业、商贸业等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水平、产业聚集度等均会对物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前提的。
孝感自1993年撤地建市至今,已经由传统农业大市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城市。建市27年以来,孝感市迎来了经济飞快发展、实力明显提升的发展时期,已成功迈入工业化中期的后阶段。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孝感市地区GDP达到2 301.4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8.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0.4:47.3:32.3转变为2019年的13.5:42.7:43.8。由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可见,传统农业占比有明显下降,工业占比相对稳定,而服务业发展迅速。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物流业,在推动三次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反过来,孝感市农、工、商贸产业的发展也为孝感市现代物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又对现代物流业提出了产能与质量方面的更高要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促进孝感市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速度、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面对工业产业开局不利、后劲不足的严峻形势,孝感市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全市工业战线克难奋进、相关部门合力攻坚,推动工业经济保持相对稳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孝感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96.1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9.6%。孝感市2011-2019年9年间的工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孝感市工业产业总体增长稳中趋缓。
图1 孝感市2011-2019年工业增加值变动情况
(1)工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在产业方向上,孝感市确定了六大重点发展产业,其中,以改造升级为重点的产业共有三项,分别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盐磷化工产业、纸塑包装产业,另有以加速发展为重点的产业三项,分别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019年,孝感市六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548.7亿元,增长9.9%。
(2)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企业“小进规”逐渐发力,通过采取“个转企”、“小进规”政策巡回宣讲等措施,截止2019年底,孝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 1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7%。
(3)产业集聚发展亮点频传。湖北省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湖北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中,孝感市有7个,分别为孝感市电子机械产业集群、孝感市(高新区、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汉川市食品产业集群、孝感市孝南区纸品产业集群、应城市化工产业集群、安陆市食品加工(含粮油加工装备)产业集群、云梦新材料产业集群。
2016年,孝感市印发实施《中国制造2025孝感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10年孝感市制造业发展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2018年10月9日,孝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孝感市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该《方案》明确了孝感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细化了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现代物流业是有效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助力之一,对于推动孝感市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降低运营成本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当前孝感市工业物流发展基本情况,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孝感市工业经济发展找到新的突破点。
为全方位掌握孝感市工业物流发展现状,本文采取深入相关工业企业生产一线对其生产与物流运作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发放企业物流成本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孝感市典型工业企业的物流运行与成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孝感市主要工业门类中典型企业的物流运作现状及其成本构成等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主要调研发现如下:
2017-2018年间,仅有6家工业企业部分货运服务包含自营性质,即拥有几辆车用于临时性补充发货。其余绝大部分企业货运服务全部外包,两年间工业企业外包货运量占比均达到企业年货运总量的90%以上,外包比例总体保持稳定。表明工业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运作已成为主流,工业企业将重点放在生产、经营方面,对于运输等则多交由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
在对孝感市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进行调研时,能够将企业物流成本按照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信息成本、利息成本、货物损耗成本、管理成本与保险成本8项分类进行较详细填写的工业企业占比不足50%,部分企业仅对运输成本做了较为详细的统计,说明很多企业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的分类与构成认识不足。
在对有效样本企业物流成本总额及细分成本类别进行分析后,得出2017-2018年间孝感市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基本情况如图2、图3所示。
图2 孝感市工业企业2018年物流成本构成
图3 孝感市工业企业2017年物流成本构成
由图2与图3对比来看,相较于2017年,2018年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变化幅度不大,其中配送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信息成本、仓储成本、保险成本、货物损耗成本以及管理成本6类成本的占比几乎没有变化,运输成本占比略有下降,主要跟2018年样本企业总货运量较2017年有所下降有关,从单位货物平均运输成本来看,2018年较2017年上涨1.65%,与企业反映实际相吻合,单位运价的小幅上涨与油价、限高限载等宏观环境、政策变动有关。
由图4可见,2018年样本企业总体物流成本较2017年出现小幅度降低(2.6%),一来是由于总货运量相对减小导致运输成本出现下降(13.3%),其次是企业支出的保险成本也随之降低(21.7%)。其他6类成本则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涨幅较为显著的分别是货物损耗成本、利息成本及配送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货物损耗成本的上升表明工业企业应加大对原材料、中间品与产成品的保管措施,而相关物流企业在承运过程中也应该更加关注保质保量的送达货物。利息成本的提高表明工业企业投资力度逐年加大,而配送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的上升一方面与工业企业日益重视流通加工有关,也提醒工业企业应避免不必要的厂内物料搬运与材料浪费等问题。
图4 孝感市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变动情况
《发改委: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比我国物流成本依然较高》一文中明确指出:在我国,从企业经营方面来看,物流费用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尚未达到8%以下,尤其是在工业企业内部,这一指标更高,已经接近9%。根据孝感市样本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企业运输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约在5%左右,根据2018年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例换算,样本企业2018年的物流费用率(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超过10%,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7年在关于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中得出的平均物流费用率仅8.1%),还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孝感市企业物流费用依然存在降低的空间。
在对孝感市代表性工业企业物流运作情况与物流成本构成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孝感市工业企业运作与物流现状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也发现了孝感市工业物流现存的一些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对现代物流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够。近年来,虽然我国围绕物流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多,许多企业也纷纷投身物流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浪潮,但是从总体来看,企业对现代物流的内涵和作用的认识还较为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对物流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其依然将焦点放在产品质量及销售利润等方面,没有把企业物流问题摆在关系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其次,很多企业将物流等同于运输、仓储等基本环节;再次,很多企业并未在自身组织架构专门设置主管物流运作的部门,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物流部,但其具体职责也相对单一化;最后,很多工业企业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降低运输成本上,而不能从物流供应链的视角,对自身的采购、生产与销售物流进行统一的布局规划。
(2)企业总体布局时未针对厂内物流问题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企业在进行厂区总体规划与布局设计时,通常没有考虑到厂内物流的流向、流量等问题,导致厂内物流出现许多交叉、迂回、倒流、跳跃或拥挤等情况;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工业企业目前厂内搬运操作过多,其中的无效搬运占比高达70%上下;生产流程设计不科学、不合理,造成厂内物流流动路径过长;物料准备与转换等占用时间较多;仓储资源利用率较低。举例来看,据统计,工业企业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转换过程中,95%的时间用于等待物料等操作,其余5%中的70%为工装及其前后时间,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时间仅占到整个生产周期的1.5%。企业内部规划与建设的不合理与不科学性,无形中造成企业厂内物流成本的升高与部分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低下。
(3)企业未构建完善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首先,多数工业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内涵认识不足,很多企业直接将物流成本视作运输成本。而在工业企业日常运作中,物流成本实质上是其在完成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流程中而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站在财务会计的视角分析,物流成本不但表现为工业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同时也反映在企业所拥有的某些资产上。站在管理会计的视角分析,物流成本也包括了存货以及由于缺货造成的损失成本等,这就造成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具有显著的隐蔽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同时,由于工业企业不但会发生厂内物流成本,同时还有物流外包带来的对外支付成本,使其物流成本的构成较之其他类型企业更为复杂、分散。
其次,多数工业企业尚未针对物流成本构建科学的核算与管理体系。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构成相对分散、复杂的特性,导致其核算过程具有一定难度,财务人员在进行物流信息核算时极易发生遗漏,且当前多数工业企业尚未针对物流成本设置对应的一级核算科目,属于财务会计分类的物流成本尽管账目清晰但是却分散在不同统计科目之下,而属于管理会计分类的物流成本本就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因此在物流成本核算时被遗漏的概率极高,最终导致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难以贯彻执行,所得信息也难以真实、全面反映企业物流成本情况。由此可见,当前工业企业尚未建立系统的物流成本统计体系,难以全面认识到自身物流成本的构成与所处水平,造成其难以有的放矢的推进降本增效。
(4)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流自动化程度偏低。当前多数工业企业物流装卸、搬运、仓储、生产等设备陈旧,功能单一,效率比较低,很多时候需要人工的参与,无法适应企业规模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生产提速需求。工业企业库房、生产线等仓储、生产设施布局、规划与建设相对滞后,同时企业尚未意识到建立标准化运作流程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物资在厂内运输、储备等环节无法实现流水线式的规范化流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足,还容易导致企业货损变多,使得企业在货物损耗方面支付的成本增加。
(5)企业物流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外部风险较难控制。当前,工业企业采购物流通常由供应商直接负责,而销售物流则除少数自建物流公司外,其余多交给第三方物流负责,企业流出物流外包比例很高,但由于不同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存在差异,而物流企业当前难以有效应对企业要求,造成了供需不能有效匹配的问题。
同时企业对物流公司配送质量难以有效控制。尤其对于产品价值较高或需特殊运输手段的物流配送业务,物流公司难以有效保证送达时效性以及货物安全性。目前,工业企业普遍尚未与第三方物流公司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物流外包风险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造成与工业企业合作的物流公司常常更替的原因之一。
(6)企业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相对落后。首先,从企业内部而言,多数工业企业已经建立或购买了ERP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几乎没有企业专门针对物流建立专业化管理系统,如仓储管理系统WMS、订单管理系统等,非专业化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往往不能很好的匹配现代化物流设备及运作的需求,导致企业难以及时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因而多数工业企业进出货信息化水平有限,效率难以提高。
其次,从采购物流到厂内物流到成品销售物流的整个链条,缺乏相关信息技术支持,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与传递,因此供应物流、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运作效率不高,企业生产与运营的流畅性保障不足。
最后,多数企业对于物流标准化运作缺乏认识,在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难以实现标准化运作,导致物流运作成本的升高。
2020年是孝感市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尤其是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对孝感市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同时也凸显出了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当前,工业与物流业发展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后疫情时代要进一步深化工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模式、新对策。要全面推动工业企业物流的发展,首先应明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物流需求的特征,以此作为物流发展的基本方向,以促进工业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生产系统总体效率为主要目的,实现工业物流链的升级与完善,培育专门针对不同工业企业的专业物流服务体系,为孝感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强市贡献力量。基于上文对孝感市工业企业物流现存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未来孝感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推动其工业企业物流的发展与优化。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两业联动。首先,应正确认识工业企业物流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所处的基础性地位。政府应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手段,推动工业企业树立全新的现代化物流思想,不断增强现代物流在工业企业中的战略定位,鼓励工业企业进行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对工业企业在物流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设施和设备升级、仓储设施改扩建等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加强对中小型工业企业在物流系统改造升级方面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支持等。再次,政府充分发挥在规划、标准制定与推广方面的带动作用,通过制定高位规划指导全市工业企业物流的发展,同时有序推进工业企业物流标准化的实施,鼓励典型企业建成示范标杆。最后,政府应全方位推进工业与物流业两业融合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可进一步带动工业企业运作能力的提升,而工业企业日常运作效率的提升,也可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务的发展,工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联动,可形成相互促进的共赢局面。
(2)建立社会化的工业企业物流服务体系。首先,政府应采取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公共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孝感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通道的进一步完善。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进行针对性的物流系统改善。其中,传统型工业企业应创新物流理念,提升自身物流运作能力;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实力有限,应由政府出面,出资建设公益性的公共物流服务平台,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提供其所需的物流供给信息,使其通过平台找到能够为其提供低价、高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其信息搜索与共享成本;对于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应敦促物流服务提供商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满足新兴工业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工业集群,应统筹规划其物流服务,配套工业产业园建立专业化物流园区,满足区域工业企业物流需求。
(3)提升工业物流外包与一体化运作水平。首先,鼓励工业企业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外包比例。贯彻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基本理念,推进工业企业进一步将运输、仓储、配送等运作流程外包出去,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工业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这样不但能够提升物流运作的专业化程度,而且有利于工业企业运营总成本的优化;其次,推进工业企业进一步拓展物流服务外包的广度和深度,将物流外包由开始的运输、配送外包逐步扩展到向第三方乃至第四方物流企业寻求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措施,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运营机制;再次,鼓励工业企业不断建立与完善物流供应链。当前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一般都是受订单支配的,供应链在减少企业费用支出、提升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加快顾客需求响应速度、减少企业平均库存水平、提升企业资金周转率、增强客户满意水平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工业企业通过构建一体化供应链运作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运行效率、增加企业运作绩效,因此需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发挥自身对整个供应链的带动作用,构建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模式,降低整个链条的运作成本。
(4)培育为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仅具备运输、配送等一般性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其进一步扩展业务功能,鼓励其逐步增加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推进物流企业加强与工业企业的交流,鼓励其深入、全面分析各类工业企业的物流运作特征与模式,力争为不同类型工业企业提供对口的专业物流服务,提升自身物流服务的针对性与专业性;鼓励有一定基础的物流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推动中小物流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发展,提升与工业企业物流需求的匹配程度。
(5)推动工业企业提升物流运作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首先,提升物资在厂内进行装卸搬运、仓储、转运等的自动化程度,购置新型物流装备,提升物资厂内流通的便捷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工作业。其次,尝试应用自动机械手等进行高精生产作业,实现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水线式供应与运转。再次,鼓励工业企业完善内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根据企业运作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新型物流技术的研发。最后,打通工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间、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间的信息共享通道,推进供应链运作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6)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工业企业物流专业人才。搭建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互动对接平台,推动双方的产、学、研融合创新,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工业物流专业人才综合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在典型工业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工业企业中从事物流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中高级物流师等专业职称认证,鼓励持证上岗,提高工业企业物流岗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