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路径研究

2020-09-09 14:58何义珠李琴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一带一路

何义珠 李琴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搭建了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推动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化转型。本研究在审视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潜力和我国公共文化对外服务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框架;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风险管控;中国特色公共文化产品体系的培育。

关键词:“一带一路”;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多样性;政策框架

中图分类号:G124;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一带一路”是近两百年以来由我国首次提出并主导的全球性开放合作的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并被写入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地区和组织、企业等积极响应和深度参与,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76份双边文化和旅游合作文件、24份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等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1],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内外文化发展的影响

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世界的主要冲突中,有四分之三与文化因素有关[2]。可见,国际上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与差异性共存是维持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基本需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反映了我国支持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立场和观点,也体现了我国在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扩展文化发展领域和消费链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平台优势,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提供了纵向和横向的参照坐标。特别是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交融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创造了条件,比如《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基本形成”的发展目标,明确了“艺术节、论坛、公共信息服务”等国际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建设方向。“建立‘丝绸之路文化数据库”和“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等重点任务的布局,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打造成了“命运共同体”。

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能力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架构起的文化发展平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的叠加效应,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3]。

就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情况来看,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留学生、华侨华商华人、沿线国家对中华文化形成认同的政府组织和群众等群体。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设立16个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文化活动逾1 600场,中国文化中心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了解中国文化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35万中国留学生资源和4 000多万华侨华人资源,以及沿线国家20多万在华留学生资源这些都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特别是我国与64个国家已经签订的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进这些国家奠定了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共识基础,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服务对象和群体数量。

三、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一)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框架

随着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的推行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无论是从空间维度还是发展维度上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框架都已基本完备。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已形成了统筹推进的政策,塑造了国际化、协同化和一体化的制度框架的主体内容。从空间维度上看,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带一路”倡议,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4],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43项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等政府间合作协议[5],扩大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空间范围和受众群体。从发展维度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60多家研究机构开始对“一带一路”进行专门研究,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课题组为代表的与文化有关的智库,调动了学术界和社会力量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推广[6]。“一带一路”条约保障网络已逐步构建[7],为规范中外双方公共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保障。由此可见,随着制度框架主体内容的构建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路径日益清晰和多元。

(二)中国特色公共文化产品体系的培育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承载能力的快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需求将呈多元化增长。为了将我国特色的公共文化产品向更多国家输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包容性与开放性,需要把握和运用国内外的多方资源培育有明显中国标识的公共文化产品体系。这些资源包括“活动着”的人的资源、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和精神资源、可供精神和文化依附的实践载体和网络媒体,以及能支撑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等。

安德鲁·卡内基(美)认为人的资源是凌驾于资金、设备、方法之上的可以弥补其他资源缺乏空白的被管理行为所依赖的资源[8],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用7%的自然资源养活并壮大了全球20%人口的事实也说明了人是“最优质的资源”[9]。因此,充分利用好在我国的海外留学生、企业家、长期旅行者等,以及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华侨华商华人、访问学者、去海外演出汇报交流的民间文化艺术家等人的资源,可以扩大中国特色公共文化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中华特色文化和中国精神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核心产品,这部分的资源需要对比输出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需求意向进行挖掘加工。比如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精神、华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戏曲文化、孔子教育思想等传统文化精髓纳入公共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中,通过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文艺展览等形式呈现,推动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发展路线。此外,可供精神和文化依附的实践载体和网络媒体、能支撑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等资源对我国公共文化产品体系的培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百度、腾讯等搜索引擎和中文网的技术力量布局虚拟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输出模式,扩大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海外范围和受众。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是相关政策法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他国认同之路、公共文化产品的挖掘与输出、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等问题还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榕榕.中国社科院发布《“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N].中国海洋报,2019-4-12(01B).

[2]独孤勇.促进跨文化对话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N].中国民族报,2017-6-23.

[3]孫世伟.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思考[J].福建质量管理,2018(15).

[4]何昊,王颂吉.“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思想渊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5]上官丕亮.“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宪法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7(3).

[6]“一带一路”文化智库[N].中国文化报,2016-1-14.

[7]蒋涛,张子扬.孔铉佑:“一带一路”倡议立足各国发展实际建设成果惠及各国人民[N].中国新闻,2018-7-5.

[8]竹林,编.管理中的三十六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

[9]林斌,刘方棫,编著.消费资源论[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一带一路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青少宫青少年阅读推广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