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学校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与德育工作

2020-09-09 07:24陈盈池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习教育管理中职教育

摘 要: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这也意味着教育行业应该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社会各界对各阶段的教育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中职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实习则是中职学生迈向社会、迈向工作的重要阶段,对于每位中职学生而言都相当重要。而如何做好实习期间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和德育工作也是中职教师要思考的一大问题,本文对此展开具体分析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教育;实习;教育管理;德育工作

引言:中职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专业人才。中等职业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之外,更加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的就业。实习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在社会工作中专业的要求,从而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但在实习期间,对于中职老师而言,如何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以及德育工作是一大问题,本文对实习期间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而后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

1 中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管理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学生实习区域较为分散,管理难度较大

中职教育开展过程中,不单单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还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尽管在中职教育当中对于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已经有所侧重,但是仅仅靠学校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难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顶岗实习是中职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中职院校学生完成了大部分教学课程之后,就会去找实习工作。而学生在寻找实习机会的时候,一般是通过企业招聘,学校推荐等方式来进行实习,但实际实习的地点并没有限制。因此中职院校学生完成大部分学习课程之后进入到实习阶段,选择的实习工作可能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有些岗位会跨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实习区域较为分散,学生选择的实习单位也并不统一,因此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难度就会相对较大,管理的效率也会相对较低,管理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1.2 管理机制缺乏,管理方法不够规范

在中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学生依然是在校生的身份,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应该要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要采用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对实习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来保证学生实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保证实习的规范性。过去中职院校对学习学生的管理,还是采用学校的管理模式来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中职院校当中大多是让班主任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学生实习地点相对分散,而且学生并不在校内,光凭班主任要对不集中统一的实习学生进行管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就导致了管理机制成为了摆设。缺乏实际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也不够规范有效,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入了实习阶段之后,中职学校的管理工作就没有办法有效开展了。

1.3 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实习阶段的考核工作没有做到位

中职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因此实习是其中不可或缺且相当重要的环节。但实际学生开展实习的时候,中职院校的考核工作没有做到位,并不能够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一个较好的评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实习开展作用就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压根就不实习,只通过找企业盖实习章的方式来完成实习任务,这其实与中职院校开展实习的目的相悖,导致学生实习阶段不能够学到更多实践操作上的东西,对他们未来就业而言是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的。

2 中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专业知识不足引起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进行实习的时候,有可能由于专业知识与实际社会需求有偏差,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这在实习过程是相对普遍的,只不过是程度有所区别,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缺乏对学生心理上的疏导,从而导致学生实习期间出现心理问题,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2.2 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在中职院校学习过程当中,相对来说学习任务是较轻的,只要跟着老师学习,最后成绩达标就可以了,这个很多学生都能够做到,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中职院校学生进入到实习阶段的时候,实习任务相对学习而言较重,而且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专业知识和能力不扎实的话,学生在实习当中就很难适应。除此之外,中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年龄较小,从小到大并没有受过过多的挫折和磨砺,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习开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容易放弃。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学生未来就业也有较大的影响,不仅仅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而且在未来工作当中也难以支撑。

2.3 思想教育力度不够,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一般而言,中职院校由于偏向技术和专业能力的培训,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思想上较为松散,纪律性也相对较差,这也是中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在中职院校学生进入到了实习阶段的时候,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从而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一些。在实际中职教育当中,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的到的素养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倘若在实习前没有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没有足够思想储备,会对学生的实习质量以及实习态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3 优化中职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以及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采用班级管理团队分散管理压力,提高管理质量

中职院校当中,大多情况是由班主任完成管理,但在实习期间学生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管理难度和管理压力都相应的有所增加。因此,在学生实习期间,中职教师应该要建设班级管理团队来分散管理压力,将管理任务分散给班干部来完成,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现管理质量的提高。

3.2 建设实习考核机制

实习是中职学生迈向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实习考核机制的缺乏,对学生的实习质量和实习情况不能够进行有效把握,甚至可能有些学生压根就没有完成实习任务。因此,中职院校应该要建设实习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有效合理评价,更好地把握实习情况,从而保证学生实习顺利开展,为学生未来顺利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3.3 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

过去采用的管理机制,由于学生时期期间并不在校内,对学生并没有任何限制,管理机制成为了摆设,因此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相当有必要的。由于实习的特殊性,学生在实习过程当中较为分散,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开展管理工作,例如打卡制度,让学生每日完成实习工作的时候进行相应的汇报和反馈,并在大阶段的实习工作完成之后提交实习报告。

3.4 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在实习期间,其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实习的开展以及未来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即便是在学习期间也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开展当中,可以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时空上的局限,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但是,在考核上应该要设置更加全面的考核方式,确保德育工作开展的质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束语

中职教育是偏向就业的教育,实习是学生就业之前的必经之路。在实习期间,中职院校在学生的管理和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良,保证管理和德育工作做到位,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德荣. 中职生顶岗实习中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9.

[2]边春节.中职学校要重视创业意识教育多培养小老板[J].教育现代化,2017,4(46):315-316.

[3]屈小娟.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4]张斌.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54.

作者简介:

陈盈池  男(1986.12——)汉族,重慶永川人,助理讲师,本科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实习教育管理中职教育
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