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2020-09-09 07:24李峰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交通组织市政道路

摘 要:市政道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交通问题,因此,如何完善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是相关部门始终研究的方面。本文简要阐述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存在的交叉口设计、交通微循环的运用、控制设置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交通组织设计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

引言: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实现交通情况的有效疏导,也为出行安全带来保障,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明显,为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隐患。

一、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影响因素

(一)交叉口设计

目前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差是因为交叉口设计存在问题,例如平面交叉口进出口车道数量不合理,车道数量与交通量不匹配, 增加车辆通过交口用时,交口过大时,行人二次过街的距离也会变长,极易产生交通事故。与此同时,还存在交叉口车道宽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比如进口道单条车道过宽,车辆的行驶虽然方便,但车道的容量却无法予以增加,通行效率自然得不到提升[1]。

(二)控制设置

交叉口的控制设置主要是便于维系交叉口车辆的秩序,便于更好的实现交通组织,常见的交叉口控制装置有信号灯以及中心环岛。信号灯通过时长的设置来实现交通的有效组织。中心环岛多用于较为复杂的交叉口,能够保证不同方向的车辆利用中心环岛快速的通过,保证通行效率。但是随着交通的发展,交通量日益庞大,以至于在环形交通处的交通流出现了自锁现象,且其占地面积较多. 行人过街不便的特点也会为交通组织能力带来影响,因此,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取消对中心环岛的使用。

(三)与交通微循环的结合

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主干道的交通组织往往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此时想要更好的缓解主要道路交通的紧张程度,除了建设交叉口外,还可以通过运用交通微循环来实现。交通微循环是通过利用城市主干道以外的道路作为交通网络来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主干道的压力。

二、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相关策略

(一)渠化设计

1.交叉口设计

通过渠化设计能够更好的提升的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因此进行交叉口渠化展宽设计是首要考虑的方面。交叉口的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延长车辆的通行时间,降低通行能力,而且对于岔路口较多的路口应当优先设计为以十字型的交叉口,因为多条岔路的交叉口进行车辆通行时,极易导致分流、合流等方面的数值呈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若当中出现事故,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也会迅速降低。

2.拓宽车道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效率不高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车道数量,如果车道数量不够,通行车流量低,交通拥堵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因此,解决车道宽度问题是提升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效率的必要手段。拓宽车道的方式较多,例如通过减少对向车流量较低车道的宽度、调整中央隔离带,或者缩小右侧绿化带等设施的面积来拓宽车道[2]。当然,拓宽车道还需要考虑许多必要的几何要素,比如转弯半径、入口减速车道宽度、出口渐变段等。例如台山市南区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中,就已经将拓宽车道的许多几何要素予以了有效应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3.增加掉头车道和待转区

掉头车道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中的必要内容,通过在交叉口增设掉头车道,能够有效的提升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效率。在实际中经常会因车道设置问题,导致车辆当前车道比较拥堵,对向车道却车流量较少,无法增加交叉口车辆通行的效率。通过增加掉头车道,能够提升车辆的通行效率,也能够提高对向车道的利用率。当交叉口车辆的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时,交通组织的效率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掉头车道分为交叉口内设置以及提前设置两种方式,尤其是左转车道,经常会出现与人行道交汇的情况,若通过增加掉头车道,车辆就可以在交叉口处人行道前提前掉头,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待转区是为了增加车道的容量,更好的提升通行效率设置的指示标线,通常为白色弧形虚线。待转区的前提是必须有专用车道,例如左转专用车道。待转区的指示标线位于专用车道的最前端,进入交叉口内部。需要注意的是指示标线的位置应该保证在区域内的车辆不会与直行车辆产生干扰。

(二)运用交通设施控制设计

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经过的车辆较多,高峰时期的车流量较大,如果不合理运用交通设施控制,极易造成交通混乱的状态。控制设计主要包括设置信号灯、移位设计。信号灯是平面交叉口最基本的控制设计,通常情况下通过设置信号灯的时长来实现交通组织,信号灯的时长控制设计与许多方面有关,例如进道口车流量、不同信号灯间隔时长等方面。然而随着城市中车辆的不断增加,信号灯的时长控制效果已经无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只有将信号灯的时长智能化的控制设计,才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移位设计是对左转车道进行的渠化设计,实现将左转、直行同时放行,便于更好的提升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三)结合交通微循环

平面交叉口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交通组织,然而交通比较拥堵的情况下,车道内的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效率就会降低,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该方面的问题,可以将交叉口与交通微循环相结合,也就是利用平面交叉口周围的街巷作为辅助手段,当交通情况处于相对拥堵的情况时,车辆通过进入道路旁边的街巷来完成通行。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能力,但是,需要根据主路段附近的街巷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毕竟目前许多的街巷的道路宽度以及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路线也需要重新进行详细的规划,才能够投入运用。

结论:综上所述,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相关单位应当重视针对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设计,根据實际的交通情况合理的对平面交叉口进行规划,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实现在高峰时期,依然能够保持交通顺畅,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海芳.谈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J].山西建筑,2020,46(12):130-132.

[2]薛科进.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与渠化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263-264.

作者简介:

李峰(1992-)男,安徽省淮南市,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道桥.

猜你喜欢
交通组织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改扩建方式与交通组织原则
本溪市区主干交通线网规划总体思路
衡阳东高铁站停车场优化设计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