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广西高校外向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合作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跨境教育合作等方面提出广西高校外向型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高校 外向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141-03
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随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广西对外贸易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单一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新兴市场的建立、企业的转型、产业的升级等,对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外向型人才的需求,更是供不应求。因此,广西各类高校要积极探索外向型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广西高校外向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高校外向型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当前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格局。但是,仍存在培养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合作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难以满足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培养地方所需人才为己任。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侧重于国际贸易与金融、数字经济、文化传媒、国际港航物流、化工、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旅游和跨境劳务合作等领域,然而广西高校现有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路径很难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广西本科高校走传统的科研型、学术型建设道路,办学理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层面;高职高专走全国通用的专业建设道路,办学模式同质化明显,在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上都沿用、复制老牌、名牌高校做法,比如英语专业,很多高校还是以培养文学方向为主,实践性不强。这使得广西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脱节,未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效能,导致现阶段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出现短板。另外,部分广西高校是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保留了原来培养单一技术人才的特色,所培养人才理论水平不扎实、综合能力不强,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广西高校如果不能及时转变教育思路,不能改变人才培养定位,必然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面对外向型经济,广西高校要探索出一条既能满足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外向型经济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的人才培养特色道路。
(二)人才培养合作国际化程度不高
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始,各种国家政策的出台,都给广西高校培养外向型人才带来了诸多机会和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很多高校积极“走出去”,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人才培养合作。经多年努力,成绩明显,但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合作结构不合理,以专科和本科层次为主,硕士、博士层次合作很少,没有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合作模式,使得高层次人才匮乏;合作专业过于单一,“走出去”专业多是语言类专业,非语言类专业较少,没有带动更多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合作国家或地区的人才培养标准不统一,导致学历互认、人才自由流动等困难重重。此外,人才培养合作范围不够广,主要局限于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广西必然会同更多周边国家和地区有更密切的联系,高校合作对象范围过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三)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广西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其一,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不同步,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问题。其二,部分课程陈旧,理论教学占绝对比重,实践课程、涉外课程所占比重小。其三,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单一,多数高校采取学生入学后集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六学期(专科)或第八学期(本科)集中实习的实践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匹配时,可以异地安置学生实习,且时间紧凑,容易与企业对接,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了便利,学生实习结束表现突出可以直接就业;其弊端也较为明显:集中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人为分割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违背了循序渐进、边学边调整的认识规律,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针对外向型人才培养,广西高校需要建立一支通晓行业发展趋势、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和丰富应用技能、能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广西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单一,大部分教师都是国内高校毕业生,行业精英、海外人才较少,甚至没有。一方面,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技能不强,对专业发展前瞻性不够,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海外学习经历,对国外教育了解不足,国际化人才培养规则等知识储备不足,跨学科教学能力不强。这导致高校教师队伍在外向型人才培养中缺乏原动力。
二、广西高校外向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目标是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强调中国绝大部分高校要走大众化路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地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高校为其提供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高校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智力源。广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广西各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树立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要为准则,立足行业发展需要,走“外语+专业+跨学科”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
(二)優化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专业、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外向型人才培养体系也应从这些方面进行优化。
1.优化专业设置,促进专业结构合理化。广西各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为目标,按照自贸试验区总方案中重点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商贸、高新技术等领域和行业的发展,遵循动态性、前瞻性、协调性原则,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应用型、外向型专业,逐步发展具有广西区位特色与人文特色的专业,增设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引进行业权威专家参与专业认证,以确保专业设置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保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同时,要密切联系教育主管部门,借助教育主管部门资源优势,把握各专业设置情况,避免同质化专业设置过多,适时淘汰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专业,严格控制饱和专业和国家控制专业的设置。
2.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广西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就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首先,调整原有课程结构,压缩部分课程,淘汰与专业人才培养脱节的课程,增设选修课、跨学科关联性课程,增加交叉学科渗透,建设多样化的课程模块,构建既滿足人才个性化发展需要又满足市场对综合人才的需求的异质化课程体系;其次,优化国际化课程体系,增加涉外课程、国际化课程,恰当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课程,以满足市场对外向型人才的需要;最后,整合实践课程,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合理降低理论课学分,提高实践课程学分,满足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加强教材开发。教育的难点在教材。因各种原因,高校长期秉承“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使得教材开发较为滞后,理论教材过多、应用性教材匮乏,且内容缺乏前瞻性、国际性。同时,由于教师教材开发主动性不强、教材市场化不够等原因,部分教材特别是专业教材编写质量不高、修订不及时。对此,广西各高校要积极推进教材编写,鼓励教师和科研单位、行业优质企业、行业精英合作开发教材,确保教材在内容上、技术上有超前性、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同时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
4.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广西高校要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外向型人才,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资源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广西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跨国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弥补高校对市场发展趋势不敏感、对人才素质需求把握不够精准的短板。校企合作主要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把真实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按照现代企业结构、办公环境在校内设置仿真企业环境,并按照企业运营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学习实践。这种模式能够确保有关课程与企业的要求挂钩,仿真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增加实践知识及经验、锻炼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企业提供实践基地、设备、原料,并参与制订学校的教学计划,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在企业优秀管理者、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的同时,学校教师也给企业员工开展专业培训,校企双方互聘,实现互利共赢。
5.构建国际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广西高校为更好地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外向型人才,须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内,实行多样化的各环节监控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对外,实行品牌战略,争取国际认证。ISO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标准,早期主要运用于企业,目前被国外高校广泛运用于教学质量评价,且得到国际人才市场的认可。广西高校引入IS09000标准系统,能够促进各教学管理部门对各教学环节实施可持续化的教学评价和监督,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活动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同时能促进广西高校教学管理与国际接轨,促进学生学历互认,提高学生适应多样化市场的能力。
(三)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广西高校可借助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力量,拓宽师资队伍国际化渠道,加强与境外高校、教育机构、企业的合作,制定合理的教师准入标准,引进拥有先进国际化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相关行业企业实践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外籍高端人才、紧缺和稀缺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此外,可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到境外高校学习、培训,加深教师对本专业相关国际惯例、别国文化的理解;建立高校教师行业见习机制,鼓励教师到涉外企业参观、见习,掌握行业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行业生产发展经营动态,提高教师科学技术成果转换能力。
(四)深化跨境教育合作与融合
首先,广西高校应以更开放的态度,坚持相互补充、利益平衡、取长补短原则,依托地缘优势,积极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合作开展更宽领域的合作,包括与国外高校办分校、办学院、办专业,辐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学历,拓宽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以外的语言和非语言类专业的合作项目。同时,积极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为广西高等教育寻求更多的教育主体,实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双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共同培养外向型人才。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教育资源,即时分享境内和境外的教育资源、行业资源、人才资源,弥补广西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广西高校教育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教育的融合。
总之,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广西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向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此,广西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外向型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国际化合作,促进外向型人才培养,满足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唐晓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跨境继续教育规模发展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7).
[2]唐晓萍.《东盟宪章》生效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广西跨境教育的新发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麦艳航.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规模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5).
[4]黄春秀.中泰跨境高等教育项目质量保障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5]重磅!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EB/OL].(2019-08-26)[2019-10-09].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90826/newgx5d636fac-18618017.shtml?pcview=1.
【作者简介】张秀挺(1979— ),女,壮族,广西天等人,研究生,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