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下的居家式自我护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

2020-09-09 13:20高丽
河北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居家信念直肠癌

高丽

机体结肠和直肠发生恶性肿瘤均可称为结直肠癌。据报道,我国仅2015年结肠肠癌发病率为37万余例。WHO调查显示,结直肠癌致死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1,2]。早期结直肠癌症状尚不明显,常导致治疗延误。当前,手术治疗是减缓结肠癌患者复发及转移的主要方式,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但因手术引起的出血、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及心理问题则是影响患者康复期间的主要问题[3]。良好的健康行为、妥善的营养补充及乐观心态对预后意义重大。健康信念护理模式认为,患者个体的健康行为受制于其对健康信念的感知,如患者感知疾病严重程度较低,患者采取健康行为概率更高。同时,部分患者及家属缺乏出院后康复期间疾病自护知识而不能采取合适自护措施,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基于此,我院选取106例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肿瘤科收治接受手术结肠癌患者共106例,随机抽签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5.25±5.69)岁,试验组平均年龄(46.29±5.29)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对整个诊断治疗过程知情同意,且经病理活检确诊,符合结直肠癌手术标准并顺利完成手术。

1.2.2 排除标准:①因学历较低,精神疾病存在交流障碍患者。②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依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给予常规干预模式。①给患者讲授结直肠癌术后恢复注意事项及相关疾病知识,完成健康宣教。②定期换药,做好切口护理等常规护理内容,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完成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如发生感染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③给予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日常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日常行为,并于患者出院后做好随访。

1.3.2 试验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下开展居家式自我护理。主要内容有:①教育团队组成:患者主治医师、责任护理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教育团队。责任护理人员需结合护理人员年资、经验赋权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由责任护士制定护理流程及护理内容。并配比日常护理人员的专项护理内容,做好培训和相关检查工作。保证各级别护士责任明确,分工合作,落实护理内容。2次/周开展健康信念模式护理,患者出院后基于此实施居家式自我照护,共持续6个月[5,6]。②资源整合:居家式自我照护需完成社区资源和医院资源的物力整合,充分发挥医院的资源优势和社区的服务优势。患者住院期间由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规范化服务,在患者出院后,将其相关资料转移至患者所属社区服务机构,开展居家式延伸服务。社区服务人员可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并指导家属及患者进行居家式自我照护。③健康宣教: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针对术后结直肠癌患者,其自护能力和健康信念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需从疾病基础知识、治疗方案及影响术后恢复事项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并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借助于多媒体等多个渠道保证患者及时获得术后相关护理知识[7]。④自护能力培训:结直肠癌术后极易发生造口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并演示如何更换造口袋,告知患者家属更换注意事项,帮助其进行实际操作,保证患者及家属基本掌握技能。同时,造口术会影响患者排便习惯,需每日辅助患者进行腹部加压和规律腹肌收缩,完成造口扩张训练。患者每日晨起后需口服饮水300 ml,并于用餐后30 min训练其排便意识。⑤心理疏导:结直肠癌因肿瘤部位限制,术后会影响患者日常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不利于术后恢复。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导致的身体变化,并和患者家属进行良好沟通,让家属适应患者变化,并耐心、认真讲解自护知识,保证患者及家属尽快适应。⑥门诊定期复查、随访:患者住院期间使其建立基本有效健康行为。患者出院后2个月期间除定期随访外,需在复查时进行评估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强化督导,帮助患者建立持久的健康行为[8]。同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分组,定期在院里开办健康讲堂,让相同病情患者进行有效交流。

1.4 观察指标

1.4.1 自护能力:通过ESCA量表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4个维度完成评估,43个条目,Likert 6级评分。分数越高提示自护能力越强。Cronbach’s α系数=0.94,可信度高。

1.4.2 健康行为:通过SRAHP量表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运动四个维度完成评价,28个条目,4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86~0.89,可信度高[9]。

1.4.3 健康信念:通过Champion量表完成患者问卷调查。从健康动力和自信心、感知到易感性、严重性、障碍及益处6个维度完成评估,36个条目,Likert 5级评分,Cronbach’s α 系数=0.80~0.93,可信度高[1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组护理期间基于健康信念实施居家式照护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且优于对照组(t=20.871~31.451,均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53,分,

2.2 2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情况比较 康复过程中,2组患者自护能力均有所提升,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4.865~37.957,均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n=53,分,

2.3 2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健康行为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规律(t=31.865~39.061,均P<0.01)。见表3。

表3 2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n=53,分,

2.4 2组患者健康信念评分比较 手术后,试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健康信念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62~35.635,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健康信念评分比较 n=53,分,

3 讨论

结直肠癌患者因肿瘤位置限制,需切除肛门并完成消化道重建,在腹壁做切口,将乙状结肠或回肠代替肛门行使排便功能[11]。但针对肿瘤位置较低的直肠癌患者,如肛门部位收缩肌肉被切除会影响其排便功能,吻合位置较低患者也极易引发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部分患者因自我照护能力较差,对自身疾病认知程度较差,出院后康复期未得到有效护理,生活质量下降。Choi等[12]学者选取24例截瘫患者给予居家照护,结果发现给予居家照护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家属参与照护可有效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孤独及落差感,维持患者心理健康,使得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试验组53例患者出院后,整合医院和社区物力资源,给予患者社区支持,依托于医院诊疗平台,为患者提供定期随访及强化指导。并每月组织患者进行健康讲堂等节目,为患者提供免费护理技能培训。结果发现,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升,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t=20.871~31.451,均P<0.01)。提示居家照护对提升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意义显著。

罗媛容[13]曾报道,患者寻求健康行为受制于患者健康信念水平高低。研究提示,胃肠癌患者健康信念各个维度平均评分为(3.63±0.32)分,健康信念水平较低。经干预后,再整个治疗期间,患者健康信念水平显著提升,其健康行为也有所改善。和本次研究结果,试验组健康行为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规律(t=31.865~39.061,均P<0.01)相一致。可见健康信念模式对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中,医护人员借助于自身专业性,和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帮助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等日常操作,促进其自护能力提升。在培训过程中及时解决问题,尽可能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生理变化,促进其康复进程[14]。付丹丹等[15]在研究中提出,近年来,因社区居家护理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医院开展医院-社区联动下的居家照护,充分利用了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及社区的服务护理优势,形成一种新型的居家照护模式,有效弥补了医院护理及居家护理的缺陷。本次研究中,在社区的支持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长达半年的门诊随访及居家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进展给予分组干预,充分考虑到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差异,及时给予行为及医疗干预。同时,社区及医院保持联动,及时反馈患者病情,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家庭环境和住院环境,提升患者归属感。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健康信念及自护能力均显著升高(P<0.01)。

综上可见,医护人员通过评估患者各个康复阶段的健康信念水平,给予针对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后联合社区资源,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给予相应居家照护,对提升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改变其健康行为意义显著,值得作为有效护理模式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居家信念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为了信念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发光的信念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staycation居家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