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老年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2020-09-09 04:10:14殷丙山路建胜
开放学习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冠防控老年人

曾 珊 殷丙山 路建胜

(北京开放大学 社会教育部,北京 100081)

湖北省武汉市首先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随之疫情快速波及全国,截至2020年7月12日,国家卫健委报告全国内陆地区累计确诊病例突破83 602人。在疫情初期确诊病例中多数是60岁以上老年人(81%)(张彦平,2020)。笔者认为,疫情期间,开启“互联网+老年教育”新模式,通过学习来加强老年人疫情防控意识,提升老年人文化知识,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增长老年人技艺技能;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年教育理念,有助于有效防控疫情和促进社会稳定。本文收集并分析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东城社区学院、怀柔社区教育中心、昌平区成人教育中心、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延庆社区教育中心、燕山成人教育中心、中关村学院、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房山区成人教育中心以及北京开放大学11家教育机构在疫情期间的教育举措,另外,结合文献和案例分析了老年教育在疫情期间的作用,梳理了办好老年教育的具体举措,提出了促进老年教育长足发展的建议。

一、背景分析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5 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国家统计局,2019)。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彭彤,2020),我国老龄化进程十分迅猛,预计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数达2.55亿(岳少婷,刘腊梅,2019)。《北京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达到371.3万人,老龄化程度达到17.2%(北京市统计局,2019)。

新冠疫情对老年人影响深远。老龄化程度居全球第二的意大利(卞磊,2018),截至2020年7月10日病亡率为14.4%,居全球首位,意大利新冠肺炎感染者的高龄占比大是意大利目前新冠死亡率全球最高的主要原因(陶短房,2020)。意大利国际卫生机构公布,截至2020年3月6日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为81岁。当时的《纽约时报》曾报道意大利老年人因患新冠肺炎死去已成为时下新常态。《美国养老院面临独特的新冠肺炎挑战》一文指出美国因新冠肺炎死亡老年人占美国新冠肺炎死亡总人数一半以上。美国养老院行业机构美国医疗保健协会会长马克·帕金森认为80岁以上老人新冠死亡率高达15%(王娜,2020)。中国疾控中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指出,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新冠确诊病例44 672例,其中60~69岁老人死亡率为3.6%,70~79岁为8%,80岁以上达14.8%,老年人的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张彦平,2020)。

从上述数据可知:老年群体数量庞大,且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治愈和康复难度相对于年轻人更大。面对新冠疫情,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重点对老年人提出防控指南(蒋若静,2020)。做好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是让老年人了解疫情基础知识,对疫情防控动态和注意事项做到应知尽知,并充实老年人无线下社交期间的生活。而“互联网+老年教育”将重点解决这一问题,正面引导老年人坚定信心、科学防治,为老年群体铸造坚实的防疫堡垒。

二、国际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教育带给老年教育的启示

1. 完善教育组织架构举措

2003年全球蔓延SARS疫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美国SARS零死亡(姜芙蓉,马慧玲,2004),美国公共卫生系统从联邦政府到州和地方都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教育组织,未发现可疑病例时便对公众实施反生物恐怖健康教育(黄建始,2003)。2014年,西非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爆发严重埃博拉疫情,当时三国未构建系统的社会教育体系,国家不重视、民众不理解和社会不支持耽误了疫情最佳控制时机(刘鸿武,宁彧,2015)。显然,国家对公共卫生健康的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建立专业健康教育机制,当疫情事件突发时,完善的、长期存在的教育组织架构能第一时间为防疫提供支撑。

2. 加强教育团队专业化举措

人口流动频繁的美国在SARS疫情上幸免于难,其原因是美国公共卫生系统从地方到州和联邦政府都有专业健康教育团队(黄建始,2003)。2014年中国国家卫健委在《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中指出要积极开展公众宣传,加强教育专业化管理。可见,国家实施社会教育需要一支常态化、训练有素的队伍,随时应战,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和教育宣传的准确。

3. 加大科普教育体系建设举措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蔓延,民众谣言四起,毫无应对措施,加速了疫情爆发(刘鸿武,宁彧,2015),而中国在埃博拉疫情防控中以疫情输入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案例展开正反面教育,有序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夏宏伟,杨剑,袁雁飞,王林,2015)。中国在鼠疫防控中对鼠疫特点、可防可治的特性广泛宣传,极大程度降低了患病率。故而,国家建立科普教育体系,加强国民文化体系建设,以科学驱散愚昧可避免突发疫情引起社会恐慌,是打赢时间仗的奏效策略。

4.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举措

SARS疫情中美国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搭建全国健康教育网络,通过电视等渠道通报疫情实时情况和应对措施(黄建始,2003)。香港卫生署通过多种媒体向市民发出预防SARS健康指引(梁挺雄,2003)。中越边境鼠疫健康教育知晓率效果评价(2016年)显示,老年人通过看电视获得鼠疫健康知识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看报纸,且数据显示经宣传教育干预,传染性、传播途径、就诊去向、症状等知晓率均明显上升(黄德蕙,李寿生,曾竣,蒋震羚,王鸣柳,2016)。由此可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最佳教育途径是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美国、中国香港在防疫中广泛采用的电视、电台、网站、电话、报纸和书籍等,老年教育可借鉴这些技术手段和平台。

5. 以人为本的教育干预举措

当年为应对SARS疫情,美国、中国香港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在线回应疫情征询,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诊断、感染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为阻击埃博拉疫情,中国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不同背景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王永亮,王俊杰,申瑛惠,2015)。因此,疫情期间提供全天候的信息服务,落实以人为本的干预手段,加强民众自我防护教育,是健康教育的有力措施。

梳理对上述国际公共事件中各国开展的社会教育举措可以看到,快速应战、信息准确、国民素养、全面宣传、以人为本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开展社会教育应重视的策略。老年教育作为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应搭建完善的老年教育组织架构,加强老年教育团队专业化和老年科普教育体系化建设,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干预,全面提升老年群体素质素养,这些都有助于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

三、疫情期间北京市社区教育的实践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战疫,北京市社区教育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发挥社区教育全民学习服务体系的作用,依托信息技术平台,为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群体提供丰富的抗击疫情学习内容,让防疫知识深入人心,将防疫行动落到实处。

经过对前述的北京市11家教育机构的抗疫举措,尤其是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措施的调研,了解到各教育机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确定防控应急机制,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原则。为方便老年人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教育机构通过自建、共享、互换方式整合学习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整合网站、公众号、APP、直播平台、空中课堂、网络课堂和数字学校等多媒体资源,发起云学习共同体,确保疫情期间老年人线上学习的系统性、适切性和规范性。教学师资力量以专、兼职相结合,汇集区域教育机构教师,邀请专家教授,发动社会师资力量,组织教师录制上传课程、直播讲课,以网络自学和在线答疑的方式确保老年人的学习。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服务学员220万人次,成为服务学习、传播正能量、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同时为让老年教育端口前移,将疫情科学防控、理性应对的宣传教育送入社区。以下是各教育机构和多媒体教育平台开设课程的具体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和表5)。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3月,北京市11家教育机构向老年人推广疫情科普课程184集,累计在线观看量达210万次;闲暇技艺课程上传了4 500余集,在线观看量达30万人次;北京开放大学配合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在首都女性终身学习平台上开设了针对新冠疫情防控的系列课程,引入国家开放大学60集疫情防控系列微课,并在微信端和今日头条进行大为宣传。

表1 疫情防控特色课程

表2 闲暇技艺课程

表3 专业技能课程

表4 网站学习平台

表5 新媒体教育平台

四、疫情防控中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分析

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基于社区教育,更专注于老年人的特点。在北京疫情防控中老年教育发挥了相应作用,以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前进村为例,社区文教办向老年人推送学习资源,老人们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观看视频课程,每日学习时长最长可达14小时,据老人反馈,疫情期间课程资源丰富,其中防疫宣传、老年教育、家长教育更受关注,有了这些课程,老年人的封闭式居家生活通过在线学习变得充实多彩,有助于老年人愉悦身心、健康生活和科学居家。

新冠疫情中,老年人不仅仅是防疫的受保护者,也是行动者。老年人应对疫情的反应、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情,疫情是对老年人素质的综合考验。老年教育要通过知识教育、情绪疏解、建立社交网络等方式解决老年人在疫情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1. 老年人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面对疫情老年群体本应更谨慎小心,但仍存在防范措施不到位、保护方式不正确或盲目焦虑的问题,有的老人一声咳嗽就非常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老年人接收信息渠道不完善,对现代智能产品操作不熟悉,获取信息量较少的原因。老年教育让老年群体了解疫情防控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达到系统性、广泛性和普及性,帮助老年人端正防控态度,建立信心决心,维护社会稳定(胡立强,章小杰,2020)。

2. 老年人科学应对有待加强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新冠感染率增高,病毒进入体内治愈率较年轻人更低,患有基础疾病、老年疾病的老年人诊断和治疗难度更大。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指出在已知死亡病例中,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和癌症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7.3%、10.5%、6.3%和5.6%(张彦平,2020)。通过老年教育引导老年人对新冠病毒的可控、可防、可治性及公共影响性的正确认识,弥补身体机能退化的弱点,掌握不同场景的防控技巧。

3. 老年人生活技能有待提升

2019年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年轻人翘首以盼的智能新时代却让老年人缺位。《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在课题调研的8个大城市中会使用微信聊天的老年人仅八成,会操作收发红包、网上缴费、手机导航的老年人仅占三成,能网络购物、在线挂号、票务订购等占比更低(栾雨石,2019)。让老年人在新冠疫情阴霾下与年轻人同享5G时代的便捷和智能时代的繁荣是老年教育应关注的。

4. 老年人居家时光有待充实

“父母在不远游”的家庭生活观念已逐渐退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是老两口居住,甚至与子女分别生活在不同城市,空巢老人成为了当下社会新群体。《“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全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达1.18亿(李莉,2017);民政部数据中我国城乡空巢家庭已超50%,部分大中城市达70%(崔沙沙,储静,2016)。拥护疫情防控指示的老年人长时间宅在家,孤独感加剧,对死亡的担心带来巨大心理伤害。老年人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充实时光,其居家生活期间依然与外界互动,保持开悟人生、阳光生活。

5. 老年教育亟待长效普及

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带来众多消极影响,劳动力短缺、消费萎缩、医疗费用增长,这些在疫情期间更加凸显。针对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实施教育,提高其生命质量和自信、自强、自立,促使老年人为家庭和社会贡献力量(蒋中华,杨玉明,国卉男,2019),无疑是减轻国家支出和积极老龄化的一剂良方。老年教育作为一项慢节奏、见长效的事业,应惠及全民,长期实施,然而目前老年教育存在严峻挑战,主要难点在老年教育覆盖面窄、参与率低、城乡水平不一、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师资力量匮乏等(黄勤,2010)。

五、疫情防控中老年教育的发展策略

当新冠战疫开始,如何让2.55亿老年人与国家步调一致,提升身心素质是老年教育需重点关注的。通过对北京市老年教育调研,结合前述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举措,以及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分析,结合北京市社区教育的实践举措,疫情期间的老年教育更要围绕课程、队伍和平台三方面展开。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是疫情防控中开展老年教育的核心

老年教育既是教学的课堂也是生活的舞台,课程体系建设是满足老有所教和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据,是针对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和进程,在疫情防控形势下老年教育“教什么”是核心(李丽娜,2019)。老年群体在疫情期间暴露的弱点恰是老年人的需求点和课程设计的出发点,老年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助力疫情防控为主,常态老年教学并举,从科普、日常、身体、心理、技能和社交等方面加强课程设置。

1. 开设疫情防控资讯课程

充分发挥全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文件等方式,将官方准确的疫情信息在固定时间段向老年人播报,及时传递重大决策部署和防控举措,转发企业复工、学校开学等生产生活信息。

2. 开设疫情防控科普课程

通过解说新冠病毒的传播性、未知性及公共危害性,让老年人重视疫情;介绍其可防、可控、可治性,减少老年人的恐慌情绪;讲授其临床表现,便于老年人自我观察和相互把控;阐释权威专家的防控建议,帮助老年人革除陋习。

3. 开设健康养生系列课程

注重健康养生的课程开发和教育推送力度,通过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生活指数,懂得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是社会第一资源,还是国民第一素质,养生应是一种习惯。

4. 开设日常生活系列课程

在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影响下,老年教育应将智能新事物覆盖式推送,让教育带领老年人学会智能产品的应用,加入足不出户信息共享,一指触屏便利通行的智能生活。

5. 开设人文关怀系列课程

老年教育应加强心理疏导,关注老年人心理状态,尤其是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应加强心理干预,构建心理堤坝,关爱老人身心健康,纾解老人紧张情绪。

6. 开设闲暇技艺系列课程

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养老服务,课程设计涵盖公民素养、人文艺术、书法绘画、亲子关系等。老年人通过加入学习队伍,有助于他们提升生活内涵和生活质量。

7. 开展专业技能专栏课程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教育应开启这一宝库,坚持“学、乐、为”的老年教育理念,分级开设电脑操作、电子产品使用、视频编辑、英语口语和法律常识课程,帮助老年人提高专业能力,满足自己,服务社会。

8. 课程设置人性化

老年教育课程设计应以帮助老年人克服自身生理弱点和技能短板为导向按需定教,将课程碎片化,以时间的灵活性方便更多老年人随时参与。此外,疫情期间应开设24小时咨询平台,提供疫情就诊帮助和医疗询问服务。

(二)加强队伍建设是疫情防控中开展老年教育的中心

人是教育的主体,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育需要人的参与,疫情防控中要开展好老年教育,既要重视施教者也要重视受教者。一是建立健全施教者队伍,传递正能量;二是引导受教者积极参与,踊跃配合;三是建立施教者与受教者、受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良好信任感和互动感。

1. 组织者是根本

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应对疫情防控老年教育专题工作组,通过在线会议、群文件和邮件准确传达疫情防控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策;设置信息报送、疫情处理工作方案,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教学。

2. 施教者是基石

施教者应发扬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发挥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施教,老年教育不能只“等、靠、要”政府力量,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大力引入民间力量(周康,刘建清,2020)。设置班主任、助教员,在线建立师生沟通,及时了解老年人学习状态,做好心理疏导,保障生活学习两不误。

3. 参与者是关键

启动学校、社区、家庭线上协同的教育模式,保障全员参与,将端口前移进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主动关怀,培养爱社区、爱学习、爱生活的乐活老人,能为深入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亦是助力疫情防控的有效方式。

4. 牵头人是导向

疫情期间的特殊形势下,施教者和受教者需要牵头人才有方向。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集结党员同志奉献小我、率先施教,推动疫情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号召老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带领全体老年人从学习实践入手,达到知识积累、能量转换,最终实现灵活应用,让高高飘扬的党旗成为老年教育的指引。

(三)拓宽施教平台是疫情防控中开展老年教育的重心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政策下,线上教育成为主流趋势,老年教育的开展也应突出信息化优势,利用互联网络向开放教育靠拢,线上办学是时下老年教育探索和推广的新方式(强薇,2011)。《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明确指出:推动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或网上老年大学,并延伸至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建立老年学习网络(国务院办公厅,2016)。

网络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方式,网络教学更是老年教育针对疫情的可行路径,但上网学习和接收信息是老年人的短板,此次新冠疫情给老年教育探索线上办学新形式带来了挑战,更是一次机会。老年人不能到教育机构参加面授学习,如何将面授改成线上,利用互联网搭建学习平台是探索重心。

第一,开通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老年教育课程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例如:讲座、新闻转型云直播,书籍、报纸、海报以电子形式上传发送,影像、录音剪辑成微课。这种云端碎片式课堂呈现方式,让老年人可以使用数字电视、手机或电脑,在线学,还可回放。因为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随时加入和退出,凸显网络学习优势,确保在线教学实施效果和质量。

第二,发展云学习共同体。老年教育将原本知识构建的共同体搬上云端,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和现代信息工具的作用,以区域、学校、专业、课程等为共同点划分,建立网络学习小组、专业课程班级,向老年人发布课件、微课、教学片段等学习资源,还可以借助群成员的朋友圈,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教师在线解难答疑,老年人在群内互动,线下学习交流活动移至线上,在线学习同样安全可靠、灵活多变。

六、结语

新冠疫情对整个社会是一个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更给老年人带来巨大挑战。然而疫情是暂时的,终会过去。我国老年教育并非是一个新话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老有所养”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74号)明确要求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系列宏观政策下老年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老龄化社会日趋严峻,老年教育会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可传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良方,更将为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承担提升老年人素养、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防止文化断层,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使命。

疫情期间“互联网+老年教育”积累的经验和学习资源,为常态化老年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老年群体的知识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越来越高,以及疫情期间培养的在线学习习惯,利用互联网开展老年教育的可行性也越来越高。老年教育在课程、队伍和平台三要素上的不断积累和建设必将大大提升老年教育的社会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更显著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新冠防控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环球时报(2022-04-25)2022-04-25 17:20:21
新冠疫苗怎么打?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18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8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0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