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09-08 00:24李江娜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9期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

摘要:虽然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在金融市场上的发展相较其他的投资工具起步晚,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多元化发展,以及人们对金融市场产品多样性的需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自产生之后无论是在募资规模还是发行数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以及还未上市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本文从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规模、数量、退出方式及回报方面分析了其现状,找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运过程中存在的問题,进而为我国私募股投资基金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募资难

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新兴的投资工具,加上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股息或资本利得,而是通过资本的退出方式实现权益的增值,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投资者通过私募股权的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筹资方式。私募股权基金不仅在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建设方面,还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使其能够在我国有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分析

(一)募资金额总量呈倒“V”型变化

根据中国清科院研究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私募股权资金募集数量总额达到1.1万亿元。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额2017年达到最大值1.79万亿,以此为分界线,呈倒“V”型变化趋势。2017年之前在“双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募资不断上升,屡创新高,是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黄金时期”。而2018年相继出台了《资管细则》及“金融侧供给改革”仿真政策之后,私募股权基金募资额出现下滑,募资难成为常态。2019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稳中偏紧,虽然降幅比上一年收窄,但私募股权市场“资金荒”影响仍在持续。

(二)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占比逐渐提高

2018年私募股权资募难以及经济下行带来的一些不确定影响,2019年我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节奏放缓,投资金额和投资案例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数量为7 833,同比去年下降了18.7%,投资总额为7 257.55亿,同比下降29.5%。但在2019年整体投资金额、投资案例数量双降的情况下,科技创新领域数量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状态,甚至占比过半,达到了62%。

(三)国有成分下的私募股权基金正在崛起

政府参与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资金筹集和项目投方面具有其他基金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促进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各地的地方政府都积极地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在该情形下,政府引导的私募股权资金的作用日益突出,其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标志着国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在崛起。

截止到2019年11月底,资金募集规模在前30的基金中,就有22支基金有国有成分。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募资规模最大的是由国家财政部、国开金融等一系列国有企业共同赞助投资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资金募集的规模达到了2 000亿元。

(四)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主要以IPO为主

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可以通过被投资企业的上市、股权的出售转让、管理层的回购、企业破产清算等。自2015年之后,私募股权投金退出数量呈小幅上升态势,2019年,私募股权市场共退出2 789例,同比上年增长21.5%,绝对值超过2017年和2018年全年水平,成为历史新高。从2015年至2019年,IPO退出数量逐步增加,2019年退出1 422笔,同比大幅度提高70.1%,占全部退出案例数的一半以上,同创历史新高。

(五)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账面回报低于境外

私募股权基金的回报率,直接影响到基金的收益,从而影响到投资人及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决定。根据私募通数据研究显示,自2016—2018年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在境外上市的账面回报率急速上升,2018年境外上市的账面回报更是达到了境内的3.27倍,创下了历史新高。2019年境外上市账面回报是境内的1.56倍,有所回落。但总体而言,我国境内的上市投资账面回报不如境外高。

二、私募股权基金存在的问题

(一)募资难

私募股权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监管体系逐渐完善,监管趋于严格,导致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也越来越难。在我国,受到监管市场的制约,我国的私募股权市场对该方面的投资并没有完全开放,而其他的资本又不像社保和养老基金一样具备长期性,因此,这使得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募集情况相对较小。我国资金的募集情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2018年开始,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开始逐渐下降,未来,当监管环境体系更加完善时,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投资领域单一

当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领域逐渐扩宽,不再集中投资于国有成分的企业。随着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发展,投资者现在更多的是倾向于投资于高收益高回报的科技创新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科技创新领域上的投资数量不断上升,到2019年,投资占比达到了市场总体案例的62%,已经超过整体投资数量的一半。可见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有着强烈的行业偏好,而现在的市场,投资者大都看到了科创领域带来的高收益,因此纷纷偏向投资于该领域,这将会使得我国私募股基金的权投资领域显得十分单一,风险也将会变大。

(三)退出渠道单一

虽然可供选择的退出方式有上市、管理层回购、并购以及破产清算等。在我国整体退出难的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以上市方式退出的数量仍不断上升,2019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以上市退出的数量已经占了总退出数量的一半,说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目前仍然是以上市为主。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普遍希望以上市发行作为退出的方式,因为这是目前来讲投资收益最有成效的方式,但目前很少有企业能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因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的要求特别高,流程与手续也十分繁琐。即使是中小板、创业板的推出,但对于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小企业来说上市标准依然过高。此外,我国的资本市场,多层次制度还未完善,导致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渠道狭窄单一。

(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回报低导致财富转移

我国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表示,国内企业在国外上市将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平衡。由于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在国内上市回报率比国外低,且上市门槛高,导致大量高净值企业选择在海外市場上市,从而使得国内的资金流向国外,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内外均衡。而目前我国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大多都是国内各行各业处于地位较高的大型优质企业,如果其在海外上市,在募集资金的同时,必然会给海外投资者相应的回报,因而占用了我国投资者的投资资源,导致我国的财富向外转移。

三、促进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的建议

(一)拓宽资金来源

目前私募募资难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而在国外等发达地区,机构投资者是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解决募资困难的问题上,应该注重扩宽资金的来源渠道。比如提高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大力支持民间资本的参与,让它们能够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参与进来,同时鼓励国外的资本进入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这不仅可以扩宽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渠道,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主体之间的利益。

(二)拓展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领域

私募股权基金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需要适应国家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应该结合我国的发展需求,而不是局限于对某一行业的过量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发展应当结合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应该使投资多元化。例如对创新创业、企业的转型和升级都应该引起重视,这样不仅可以拓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领域,还可以拥有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提供多元化的投资制度,拓宽投资空间。

(三)优化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

私募股权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运作过程,不仅要能够募得资金,还需要顺利退出实现收益,完成资本循环。目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仍然是上市退出,但由于很多的中小企业无法达到上市的条件,因此没办法完成收益退出。因此,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方面,除了要关注收益外,更应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战略思维,要从健康科学的发展角度去思考,同时,也要注意被投资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清算等退出方式,优化退出机制,使投资效果最优化。

(四)提高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回报

风险和收益呈正比,但是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主体往往更关注收益的问题。我国的投资回报率低是因为市场的市盈率较低,虽然市盈率是市场发展所选择的,但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可以适当地进行调控。降低上市的要求,简化上市程序,提高上市的效率。使在我国上市退出的私募股权基金得到快速高效的回报,使那些高净值企业留在我国上市,让中国的金融发展得以均衡。

参考文献:

[1]孙唯宇.浅析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J].中国商贸,2014(25).

[2]吕浩.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

[3]杨德勇,张宏.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8(18).

[4]郭威,李宝林.私募股权基金:特点、发展与前景[J].金融市场研究,2018(10).

[5]董梦云.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知识经济,2019(25).

作者简介:李江娜(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企业投资、家庭投资研究。

猜你喜欢
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法律风险研究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私募股权基金与中小企业融资整合中的风险防范
论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小企业筹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