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萍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检验科 (天津 301800)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两种类型。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较高,位于恶性肿瘤及肿瘤致死病因排名的前列,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饮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较为隐匿,早期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不易发现,常不被重视,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患者出现肝脏肿大、黄疸及腹水等体征,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及肝肾衰竭,治疗效果欠佳,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负性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2],因此,及早诊断原发性肝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水平较高,其可作为一种特异性强的原发性肝癌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原发性肝癌组(45例)、继发性肝癌组(20例)和其他肝脏病变组(55例)。原发性肝癌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5.12±12.36)岁;体质量指数18.3~24.5 kg/m2,平均(22.02±2.14)kg/m2;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例,Ⅲ期15例。继发性肝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6~77岁,平均(54.95±12.53)岁;体质量指数18.1~24.6 kg/m2,平均(22.04±2.12)kg/m2;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9例,Ⅲ期5例。其他肝脏病变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37~76岁,平均(55.21±11.98)岁;体质量指数18.2~24.9 kg/m2,平均(22.10±2.22)kg/m2;肝硬化18例,慢性肝病25例,其他肝病12例。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原发性肝癌患者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版)》[3]中的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继发性肝癌患者符合明确肝脏外有原发灶,且肝脏形成单个或多个癌灶的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脏器或部位恶性肿瘤;30 d内使用过华法林与维生素K等药物;检测前使用过大量抗生素;合并梗阻性黄疸;妊娠期女性。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静置30 min后以3 000 r/min离心30 min,分离血清,然后取血清静置于冰箱保存,保持温度为-80 ℃,在12 h内检测完成(全血送检);检测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日本富士瑞必欧公司,型号:LUMI-PULSEG1200)与配套检测试剂对PIVKA-Ⅱ水平进行检测,严格根据仪器与试剂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期间严格根据实验室室内控制文件执行操作,试验标本测定前、中、后分别实施质控检测。
比较3组的PIVKA-Ⅱ水平及阳性检出率(PIVKA-Ⅱ水平>40 mAU/ml为阳性)。
原发性肝癌组、继发性肝癌组、其他肝脏病变组PIVKA-Ⅱ水平分别为(463.56±217.36)mAU/ml、(27.28±7.36)mAU/ml、(21.09±5.10)mAU/m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300,P=0.000),且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原发性肝癌组比继发性肝癌组=8.935,q原发性肝癌组比其他肝脏病变组=15.109,q继发性肝癌组比其他肝脏病变组=4.106,均P<0.001)。
绘制ROC曲线(图1)发现,PIVKA-Ⅱ水平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AUC为0.924,AUC的95%CI为0.866~0.983,标准误为0.030,P<0.001,当cut-off值为17.010 mAU/ml,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对应的特异度为0.893,灵敏度为0.978,约登指数为0.871。
图1 PIVKA-Ⅱ水平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分析的ROC曲线图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环境因素、黄曲霉等化学致癌物、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相关。患者早期症状常无特异性,发展至中晚期时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可引起肝肿破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并发症,严重情况下肝癌可向脑、骨、肺等处转移,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4]。早期诊断对预防和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包括肝组织病理活检和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肝动脉造影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方法,难以进行普查,给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带来了困难。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以往对肝癌进行诊断与预后判断的首选标志物,但长期临床实践显示,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不理想。
PIVKA-Ⅱ是一种凝血酶原蛋白,也被称作脱-γ-羧基凝血酶原,原发性肝癌发病时,其血清含量异常升高。研究发现,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较高,结构中谷氨酸残基不完全羧化,可造成正常凝血功能缺失,因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PIVKA-Ⅱ阳性检出率呈较高的水平[5]。因血清AFP与血清PIVKA-Ⅱ的水平变化不具相关性,所以PIVKA-Ⅱ可与AFP的诊断结果互补,辅助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PIVKA-Ⅱ水平、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继发性肝癌组和其他肝脏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PIVKA-Ⅱ水平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AUC为0.924,具有诊断价值。分析原因可能为:肝脏发生癌变时,机体存在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拮抗或维生素K利用障碍等状况而导致机体凝血异常,而PIVKA-Ⅱ正是这种异常状态下产生的蛋白质。毛艳红[6]探讨PIVKA-Ⅱ与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利用两种方法对8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PIVKA-Ⅱ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25%、90.00%,显著高于AFP检测的60.00%和82.73%,表明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局限性较大,而PIVKA-Ⅱ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处于较高水平。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PIVKA-Ⅱ水平与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继发性肝癌患者及其他肝脏病变患者,PIVKA-Ⅱ水平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