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收治体会

2020-09-08 07:46姚维敏陈焰郭健文张丽丽徐景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收治流行病学核酸

姚维敏 陈焰 郭健文 张丽丽 徐景城

自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后疫情迅速蔓延,全国其他地区也陆续出现新发病例[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2]。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不及时防控和治疗,将引起灾难性后果,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目前大家对此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处于很初级的阶段,诊治经验也不足。现对疫情早期我院收治的7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以期为临床进一步的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佛山地区定点收治单位之一)收治的7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男5 例,女2 例;平均年龄为50.7 岁(28~69 岁)。

1.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方案》(试行第七版)。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是血清学的证据之一者:1)实时荧光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或 IgG 阳性[6]。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7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具体分析其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 果

2.1 流行病学资料7 例患者中有6 例有直接的湖北地区居住或旅游史;1 例患者无明确的湖北疫区及相关人员接触史,但从事安保工作,接触人员比较复杂。

2.2 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详见表1、表2。(1)症状和体征 7 例患者中6 例(85.7%)有发热,但仅1 例为高热,其他病例以低热为主,部分患者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7 例(100%)患者均有发力;4 例(57.1%)有咳嗽,其中大多数以干咳或仅咯少许粘痰为主;4 例(57.1%)出现咽痛不适;2 例(28.6%)出现气促;少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胸痛、流涕、结膜炎等。

表1 7 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7 例患者中6 例白细胞正常,1 例白细胞降低,3 例淋巴细胞正常,4 例淋巴细胞减少,所有病例均出现嗜酸粒细胞减少;6 例出现CRP 升高;6 例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低钠低氯;4 例患者出现氧和指数低于400 mmHg,其中1 例低于300 mmHg。7例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其中6 例为咽拭子阳性(阳性率85.7%),1 例为深部痰液阳性),7 例患者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M 均呈阳性。(见表2)

(3)影像学结果7 例患者入院时行胸部CT 均提示双肺存在多肺叶的磨玻璃影及间质改变,病变以肺外带明显,部分病例出现肺实变及纤维病灶。胸腔积液少见。典型胸部CT 改变见图1、图2。肺部病灶的范围详见表2。

表2 7 例患者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图1 起病1 周CT

图2 起病2 周CT

2.3 治疗及转归7例患者均收住隔离病房。入院时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精神科医生及时介入,配合一线医护人员通过聊天、及时解答患者疑虑、满足患者生活所需等方式给予患者很大的心理支持。氧和指数低于400 的患者予普通鼻导管吸氧,氧和指数低于300 的予正压鼻导管吸氧。5 例予克立芝口服(2 片,每天两次)抗病毒;2 例仅予干扰素-a 氧气雾化(500iu,每天两次);疗程均为10 天。其他治疗包括补充电解质、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出院时符合体温正常、症状消失,肺部病灶吸收>50%,且间隔24小时以上两次核酸检测阴性。

3 讨 论

3.1 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防控目前已证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存在人传人现象,而且传染性强,常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和直接接触[5]。本次收治7 例患者中有6 例(85.7%)具有明确的湖北疫区及相关人员的接触史,说明详细的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对于早期筛查疑似病例、早期诊断及隔离病人、减少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中仍有部分患者未发现有明确的疫情相关接触史,可能与随着疫情蔓延,疫区逐渐扩大到湖北以外有关。故过于强调流行病学史可能造成早期的漏诊,对疫情防控造成不利影响[5]。总结南海区及我院的防控经验,在医疗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放宽疑似病例的筛查标准可对防控工作有利。

3.2 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启示本研究显示,乏力、发热和咳嗽、咽痛为患者的主要症状,患者可能以低热为主,甚至无发热,大多数以干咳或仅咯少许粘痰;严重病例可出现气促、胸痛;少见的症状包括腹泻和结膜炎提示病毒可能出现于胃肠道或其他的器官,这与既往研究相符合[3-4]。7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均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但仅有57.1%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的减少,这提示淋巴细胞的减少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本研究未能证明淋巴细胞减少是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另血常规提示所有患者均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或消失,其一般见于应激状态、感染早期,甚至与严重的感染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是否可以作为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依据仍有待于扩大范围的研究验证。6 例(87.5%)伴有多种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低氯为主,可能与患者进食少有关,低钠低氯可使患者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增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7]。早期发现电解质紊乱并予以纠正有积极的意义。6 例患者出现CRP 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表2 可见,CRP 升高的程度与FiO2呈负相关(r=-0.7555,P<0.05),提示CRP 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统计意义仍需更多的样本量验证。值得注意的是多例患者就诊时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轻微,但胸部CT 已提示双肺出现多发的炎性病灶,且伴有氧和指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患者的主观症状不相符。动态监测氧和指数及胸部CT 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3.3 病原学检查的意义和局限早期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防治方案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是公认的确诊标准。但有研究显示,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不高,这与患者少痰、上呼吸道病毒含量低有关。本研究显示7 例患者中有6 例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85.7%),1 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通过深部痰液送核酸检测阳性,提示深部痰液可提高核酸检测的阳性率,考虑到支纤镜肺泡灌洗等有创手段可能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临床难以推广,利用无创手段诱导并取得深部痰液对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7 例患者就诊时抽血查病毒抗体IgM 均呈强阳性,与核酸检测阳性高度吻合,且简单快捷,可见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快速筛查和诊断的补充手段。

3.4 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仍无特效药物。我院处理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包括隔离,休息,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早期发现缺氧患者并予有效氧疗。根据国家公布的防治方案所推荐的抗病毒药物酌情给予抗病毒治疗,目前无高效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可能对抗病毒治疗有效[8],但疗效有待确定。7 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提示该疾病仍以轻症为主,且具有自限性。及时诊断和管理,早期的支持治疗(包括心理支持),可能有利于患者增强信心,保持免疫力,对疾病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收治流行病学核酸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