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雷,何在丽,杨 刚
全球健康受到城市化趋势的影响,导致了从传统的高能量消耗到更多的工业和久坐的低能量消耗的转变。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屏幕时间的增加在现代社会很常见。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健康有影响主要源于对体力活动模式的直接影响[1]。缺乏对安全的关注和足够的锻炼意识以及久坐行为的增加导致较少的体育活动,降低健康水平和大运动协调能力。近20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一直走下坡路,直到2010年青少年体质状况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大学生体质还在呈现下降[2]。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能够意识到国家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3]。然而,落实到大学生群体却很难实施,主要归因于有意规避运动、生活饮食不规律,这些现象在女大学生中更加常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相关人员研究静态行为与体质健康呈负相关,包括6-18岁以及老年等阶段的研究,却极少有人研究大学生。因此,本研究通过向河南省某高校女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日常行为模式,根据对应的体质测试数据,分析相关性,为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河南省某高校普通院系的二年级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1 文献资料法
在知网上通过搜索“大学生”、“体质健康”、“日常行为模式”等关键词,下载相关中文文献40篇。根据关键词“undergraduate”、“physical fitness”、“Patterns of daily behavior”等关键词检索外文文献1000余篇,下载相关文献45篇。查阅体能训练和运动训练等相关书籍,并进行了深入学习与分析,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对大学二年级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84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体力活动、静态行为等,其中体力活动测量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静态行为情况采用静态行为测定量表,通过体质测试,获取学生体质健康数据[4]。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参照WHO针对亚洲人的特点颁发《对亚太地区肥胖及其治疗的重新定义》所规定肥胖的标准:BMI <18.5为偏瘦,18.5<=BMI<24为正常,24 <= BMI< 28为超重,28<=MI为肥胖[5]。
对获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日常行为模式和体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显著性差异以P<0.05为标准。
由表1显示,总静态行为时间达三小时及以上占91.6%。屏前静态时间达三小时及以上占73.4%。静态行为的产生多是由于电子产品的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天看电子产品超过4小时定义为严重静态行为。国外研究指出,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对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有不利影响,会降低他们的创造力。亚健康大学生的数量正在爆炸性地增加,部分大学生营养过剩,缺乏体育锻炼,在研究中已经显示了显著的关系[6]。
表1 女大学生日常行为各调查情况及百分比
女大学生锻炼时间少,剧烈运动频次低,缺乏合理锻炼意识。研究发现,在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身体活动水平下降了62.5%。然而,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身体活动习惯保持得非常稳定。也就是说,处于静态行为的女大学生在毕业后可能锻炼比例更少[7]。由睡眠质量结合静态行为分析,女大学生睡眠质量不好,与屏前静态行为有关,部分同学利用睡觉时间玩手机,导致睡眠时间减少。
由数据统计,大二女学生BMI<18.5占17.8%,18.5<=BMI<24占72.1%,24 <= BMI< 28占8.4%,28<=MI占1.7%。大部分学生的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只有小部分体重过高或过低。研究表明,体质健康与身体意象有关,身体意象被罗根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想法和感受”。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身体意象的不满意和扭曲分别定义为存在不满足现有的体型和对自己的身体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更普遍[8]。与男性相比,女大学生更可能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胖子,更容易称体重,也更容易节食。久坐不动的女大学生,通常通过节食减轻体重,导致饮食失调、低自尊、慢性烦躁等情况发生。
表2 女大学生体测各项指标人数及百分比
由数据显示,大部分体测值处在及格范围,少部分能够达到良好及以上成绩,总分良好及以上所占比例不到20%,肺活量不达标占11.5%,虽然及格人数多,但是大部分仅处在及格范围,如不加强锻炼,肺活量会持续下降。
50米跑良好及以上总人数为81人,表明大部分女生爆发力较弱,应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尽可能缩短腾空时间,快速摆腿,腿、臂协调进行的练习。一分钟仰卧起坐良好及以上人数为46人,腹部力量弱,导致很多女生在做仰卧起坐时很难快速起立,而且会加重背部负担。加强腹部练习,提高核心力量,才能够维持好的身体形态。
根据SPSS相关性分析,总静态行为时间、屏前静态行为时间、体育锻炼频率、每周体力活动总量、中等强度天数和时间、视力、BMI、睡眠质量与体质健康总分指数及各指标间均未呈现显著相关关系(P>0.05)。
4.1 高校女大学生静态行为时间较长,体力活动时间频率达标率较低,能坚持中等及大强度以上运动者比例较低。
4.2 高校女大学生大部分体重值正常,较少部分体重不在正常范围。
4.3 高校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稍差。
4.4 高校女大学生静态行为、体力活动对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不具有显著性。需要通过纵向研究进一步探讨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有证据表明,中度到剧烈的运动对健康有益,每周至少进行5天,每天30分钟[9]。大学生之所以大部分体重能够在正常范围,多是由于年龄阶段的影响,但是步入社会,生活习惯不改善,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有人都应该寻找机会减少每天在家和工作中的时间,通过站立、频繁运动以及实施其他促进肌肉收缩和能量消耗的策略。
大部分女大学生可能认为学校的运动课既不受欢迎又令人望而生畏。然而,当项目发展到包容性和趣味性时,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可以并且坚持在学校中进行适度到剧烈的体育活动。所以,需要学校加强体育课的设置,做到科学合理、有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专项体育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开设团体项目,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善于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