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传忠
(中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泰兴225400)
潘集选煤厂受煤坑工程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境内,该项目是安徽省985 项目重点工程,由淮南矿业集团投资,中兴建设有限公司总承包。受煤坑工程是该项目中最具技术特点和难点的项目之一。
受煤坑至原煤仓栈桥南北长145.74 m, 共五节段,每节之间设钢筋混凝土框架工房,每节钢结构栈桥长21 m, 主要用于自地下受煤坑至原煤仓的原煤输送。
栈桥钢桁架其段面面积尺寸及安装标高分别为HJ1:9 000 m×4 m×22 200 m(斜栈桥)5 段,栈桥设计底标高分别为 4.628~9.75 m、14.27~20.398 m、22.673~28.296m、31.275~36.897 m、40.254~45.877 m,每节段两端安装高度不等,如图1 所示。
图1 栈桥侧视
主桁架杆件以角钢为主,上下弦为H 型钢;楼面为预制轻质板;屋面为100 mm 厚岩棉夹芯彩钢板,墙面为85 mm 厚岩棉夹芯彩钢板。
栈桥的东侧冷却水池、泵房结构已施工完毕(高15 m);栈桥的西侧热交换站结构已施工完毕(高9 m);D 部南侧靠C 部的东西向栈桥已完成 (高45 m)。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冷却水池、泵房与栈桥位置关系
(1)原煤输送栈桥共分五段,每段长22.1 m,最高安装底标高+45.877 m,最低安装底标高+4.628 m,由南向北向上引伸。 确保+45.877 m 段钢结构栈桥顺利安装,是整个栈桥施工的重点。
(2)钢结构栈桥两端的安装标高相差5.6 m,倾角16 °,必须保证钢栈桥安装过程中钢桁架结构不变形、倾斜角度准确。
(3)安装现场环境复杂,须保证钢栈桥安装施工安全。
(4)每段钢栈桥必须一次性完成安装,且确保滚轴支座的位置正确,不能返工。
(1)整个钢结构栈桥东侧的冷却水池、西侧的热交换站主体结构均已完成,且有部分施工临时设施尚未拆除,自B 部向北吊装场地狭小。
(2)D 部东侧靠 C 部段: 顶部有东西向栈桥,下部有东西向钢结构电缆栈道,北侧有不锈钢水箱和临时板棚, 只有栈桥东侧有狭小的南北向通道。此处为整个栈桥吊装施工环境最为复杂的地段。
(3)D 部至原煤仓段:东侧有已建冷却水池,西侧有已建热交换站。安装高度40.254~45.877 m,只能利用栈桥东侧和冷却水池与原煤仓之间的空间进行安装施工。
(4)钢结构栈桥与框架节点连接处上部有500 mm宽的砼檐板,下部有安装牛腿,不能直接自上而下安装。
(5)滚轴支座需与栈桥段同时安装,安装到位后只能进行焊接固定工作,其他部位的涂装等均须在吊装前完成。
(1)由于每段钢栈桥两端的安装高度不同(相差5.6 m,倾角16 °)采用单机吊装不利于两端安装标高控制;
(2)除B 部至采样楼和采样楼至受煤坑地道段外,其他段没有正面的吊车站机位,D 部至原煤仓段待吊栈桥无法平行于安装位置停放,需空中转体;
(3)采用单机吊装宜发生吊件空中自转;
(4)钢栈桥安装位置的上部有500 mm 宽的钢筋砼檐板,下部有牛腿,不利于水平方向位移。
由于上述因素制约,故不采用单机吊装方法。
(1)由于单机吊装无法实现钢栈桥安装,所以采用双机抬吊方案,并根据各段具体情况布置待吊钢栈桥和吊车站机位。
(2)采样楼至受煤坑地道段:钢栈桥停放在安装位置的西侧,吊机平行停放在钢栈桥西侧,同步提升,向东平移安装,如图3 所示。
图3 采样楼至受煤坑地道段钢本栈桥停放位置
(3)D 部至原煤仓段: 钢栈桥停放在冷却水池与原煤仓之间,呈西南东北向布置,吊机停放在冷却水池西南侧和原煤仓南侧,双机提升、转体、向西平移就位,如图4 所示。
图4 D 部至原煤仓段钢栈桥停放位置
安全围挡→待吊钢栈桥及吊机就位→提升离地200 mm 稳定→提升至障碍物顶≥1 000 mm 稳定→转体位移至与安装位置平行→提升北端至倾角16 °→两端同步提升至安装标高→平移就位。
5.2.1 钢栈桥构件重量
钢栈桥构件重量如表1 所示。
5.2.2 吊装机械的选择
吊装机械的选择如表2 所示。
表1 钢栈桥构件重量
表2 吊装机械选择
5.2.3 主要参数
根据规范规定,采用双机抬吊,每台吊车的额定起重量×80﹪≥双机台吊分配吊重[1-2],按最大安装高度、主臂倾角及作业回转半径综合考虑。
(1)350 t 吊车主臂长 70 m,作业半径 20 m,查表额定起重量为33.1 t。
(2)300 t 吊车主臂长 66.4 m,作业半径 20 m,查表额定起重量为32.9 t。
(3)每台吊车的起重能力校核:350 t 吊车为33.1×80%=26.48 t>(47.24 t/2=23.62 t);300 t 吊车为 32.9×80%=26.32 t>(47.24 t/2=23.62 t)。
(4)选用的吊车能满足本次吊装要求。
5.3.1 吊点绑扎
(1)钢栈桥吊装的吊点位置选择须满足空中转体时端部距吊臂有适当(≥500 mm)的安全距离。
(2)吊点的位置满足钢栈桥的受力要求,确保吊装过程中栈桥的变形值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同时取得结构设计认可。
(3)保证吊装至安装位置时钢丝绳与檐板之间有适当(500 mm)的安全距离,距端部1 000 mm 处屋面板暂不固定,反扣在栈桥顶,待安装到位后复位固定、密封。
5.3.2 提升及转体
(1)本项目双机抬吊在栈桥吊离地面200~300 mm时须停车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的可靠性和栈桥的平衡、吊索捆绑的牢固性,待栈桥稳定后提升安装较高的一端至倾角16 °后停车,稳定后同步提升。
(2)提升、转体过程中应采用低速挡。D 部至原煤仓段:在同步提升时提升速度控制在5 m/min 以下,转体速度控制在栈桥位移3 m/min 以下,平移就位控制在2 m/min 以下。
(3)D 部至原煤仓段须在栈桥提升至底部距地面16 m 以上时方可进行转体操作,以确保栈桥与电缆栈道和冷却水池间保持不小于1 000 mm 的安全距离。
5.3.3 滚轴支座、屋面板复位
(1)钢栈桥低端采用固定支座,高端采用滚轴支座,固定方式为与预埋件焊接,滚轴支座在吊装前与栈桥焊接固定并涂装,吊装就位后底部与预埋件焊接、涂装。
(2)滚轴支座焊接、涂装作业采用吊篮+安全带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
(3)屋面板复位作业采用安全绳+安全带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履行论证、审核、审批程序,确保方案安全、经济、可行。
(2)进行详细吊装方案、技术、安全交底,完成栈桥的停放位置检查、吊机停放位置和停放稳固性检查等吊装前的各项现场准备工作。
(3)核查吊装作业机械、人员的相关证书,确保人员持证上岗、作业机械在检定合格期内。
(4)做好现场围挡、警示和值守,确保吊装安全区域防护到位,区内无与作业不相关的人员。
(5)加强过程控制,做到规范操作,双机抬吊做到统一指挥、同步作业。
(6)严格执行吊装作业各项安全规范及各项规定。
本项目为受煤坑至原煤仓钢结构栈桥的安装,通过严格吊装方案优选,最终确立双吊机空中转体抬吊技术方案。 随后严格履行编审和论证程序,认真进行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加强过程控制,整个吊装过程中均按预定方案实施,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实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满足了规范和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