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记者:杜小卫
记者手记:南京中材水泥备件集团创办于2009 年,座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南京, 是一家专业为全球建材工业企业提供节能环保和智能化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业务涉及新型建材、 绿色矿山开釆、 水泥工程及技术改造、水泥装备及备件、智能化生产线、环保科技、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 集团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团队和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 联手全球知名装备及品牌配套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并逐步实现企业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运作。经过多年发展, 公司已成长为一个运作规范、 充满活力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最近, 我们采访了南京中材水泥备件集团董事长袁志洲先生。
记者:袁董好! 据了解,贵公司起步初始就遭遇了我国水泥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 请介绍一下你们一路走来的经营秘诀。
袁志洲:我们的所谓经营秘诀, 就是不断创新。 据统计,一条5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每年需要更换的水泥备件约在1200~1500 万元之间, 而库存备件却要数亿元, 积压沉淀了大量资金,这就成了众多水泥企业的痛点。 由此,我们发现了新商机, 创新设计了一套专为水泥企业提供备品备件集成服务的新模式,建立了五大中心。
一是备件咨询服务中心。 组织公司专家对水泥企业备件维保、更换、改造及使用状况进行诊断评估,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是备件采购中心。一方面为水泥企业提供集成采购业务,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另一方面开展应急采购业务,以应对水泥生产线上的突发故障。
三是联合储备服务中心。由多家水泥企业提供少量资金,由我们公司组织联合储备,同时满足多家水泥企业的储备需求,大幅降低了水泥企业储备资金的占用。
四是调剂租赁服务中心。将水泥厂长期库存的积压备件调剂给需要的企业,帮助水泥企业盘活资金, 同时以租赁的方式提供急需的设备以解燃眉之急。
五是生产保障服务中心。 公司备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维修队伍,常年工作在水泥生产第一线,甚至在过年过节时都可以为水泥企业的突发故障开展抢修业务服务。
为推动五大服务中心健康持续发展, 公司管理团队还创新设计了企业发展模式。
一是服务发展模式。 包括水泥的生产管理、能源管理、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备品备件和各生产要素的集成,通过与水泥生产一线的“实战型”专家合作,为水泥生产管理提供咨询、诊断、技改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
二是“互联网+”发展模式。 公司研究开发出水泥生产线智能巡检系统、 水泥企业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等, 数据通过手机就可传输到中控系统或云端数据库,可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健康情况以及储备情况,做到精准储备,有备无患。
三是轻资产发展模式。 用市场化手段协调,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市场资源, 使公司成为备件制造商、备件供应商、备件研发机构和备件维护服务商的多元化公共服务平台, 用少量的资金就能得到急需的市场资源。 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拉法基、史密斯、 冀东电机公司及武汉理工大学、 盐城工学院、中国新型建材研究设计院等200 多家企业、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建立起战略合作联盟。
记者:贵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员工、客户、股东共同发展理念,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 请您谈谈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
袁志洲:“以人为本”是人本哲学的核心。 我认为,公司只有对员工负责,员工才能对客户负责,最终才能对投资人负责。 近年来,公司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度融合。 一是进行集团化改造,创办6 家新公司,形成水泥技改、环保工程、粉体工程、智能制造、进出口贸易、科技信息服务六大业务板块, 使公司聚集的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并让一大批人才走上了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的领导岗位。 二是进行股份制改造,由公司拿出部分资金对参股员工进行配股,让业务骨干真正成为公司股东,分享公司发展红利。三是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 组建了集团公司新的高管团队。 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极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2019 年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猛,窑头窑尾密封成为热门项目,辊破项目发展势头良好,粉体工程改造渐入佳境, 骨料生产线项目成为公司的一张新名片, 水泥生产线智能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手持式故障诊断仪和巡检机器人成为水泥企业设备智能化管理的一大创新亮点, 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外贸客户遍布北非、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贵公司建立之初所有业务都局限在水泥这个传统的过剩产业之中, 拓展发展空间之路充满挑战, 请您谈谈近年公司是如何创新转型模式的?
袁志洲:2017 年9 月,南京市布局创新型城市建设,公司敏锐地抓住“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2017 年11 月就与武汉理工大学人才团队、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投资, 创办了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并成为南京市人民政府首批通过的新型研发机构。 该研究院立足于研发中国建材工业智能制造设备及技术, 开发应用智能制造在建材工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以期打造国内一流的建材工业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发和转移平台; 围绕建材工业智能制造主线,突出成果转化,打造集工程化研发、技术转移、项目孵化、科技金融、营销网络于一体的开放式企业化运作平台。
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创办以来,在推进智慧水泥工厂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所研发的3D 数字工厂,充分利用5G 通信、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将现实工厂完全3D 可视化,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实现人、机器、数据的交互融合和无缝对接。 监控人员可根据需求在指尖上实时查看全厂设备DCS 数据、员工定位和安全情况,并可根据规划接入专家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仓储和物流管理系统、AI 视觉识别技术等, 实现多角色协同,提高了工作效率。2018 年底,该研究院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研究院。 2019 年该研究院已孵化企业12家,引进企业8 家,其中有物联网企业、机器人系统企业、供应链企业等。研究院还完成了相关省、市项目申报,其中资质类项目6 项、资金类项目2 项、人才类项目2 项、荣誉类项目1 项。 全年申请各类专利36 件,获得授权专利35 件,获得软著授权2件。 截至目前,公司及钜力研究院共拥有专利154件,其中发明专利4 件。
记者:谢谢袁董事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祝愿南京中材水泥备件集团继续本着“合作共赢、持久稳定”的经营理念,建设一个更加活力四射的股份制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