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9例分析

2020-09-07 02:56顾敏华伟陈柯萍牛红霞陈旭华翟琳胡奕然张妮潇刘曦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永存起搏器心室

顾敏,华伟,陈柯萍,牛红霞,陈旭华,翟琳,胡奕然,张妮潇,刘曦,张澍

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胸腔静脉异位引流畸形,人群发病率为0.3%~0.5%,而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病率则高达10%[1-2]。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通常情况下并无临床意义,但在起搏器植入时可导致起搏导线植入困难,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本研究回顾我院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患者9例,分析其术中和术后随访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9年在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44例,其中37例患者为双上腔静脉;7例患者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37例双上腔静脉患者中35例经右上腔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导线;2例经左上腔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7例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全部经左上腔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导线。故共9例患者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男性2例,女性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25)岁。

1.2 术中资料分析

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患者术中资料分析包括:导线类型、导线植入成功率、术中起搏阈值、P/R波幅度、导线阻抗等起搏参数。

1.3 随访

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常规随访,以后每6~12个月随访。测试起搏阈值、感知及导线阻抗等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P25,P75)表示;计数资料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表1)

9例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其中2例合并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例同时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起搏适应证:5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为房室阻滞,1例为心房颤动合并缓慢心室率。

表1 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术中参数

2.2 影像学检查结果

9例患者中7例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左上腔静脉为起搏导线植入的唯一通路,其中1例患者术前CT血管成像和术中造影如图1所见;2例患者为双上腔静脉,其中1例患者既往经右侧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起搏导线,本次因导线故障拟重新植入导线,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侧锁骨下静脉闭塞,被迫经左上腔静脉植入导线;另1例患者右锁骨下静脉留置深静脉管,为避免手术区域污染,选择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X线胸片结果见图2。

图1 病例8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术前CT血管成像和术中造影结果

图2 病例3和病例9 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X线胸片检查结果

2.3 手术结果

9例患者中,7例拟植入双腔起搏器,1例患者因持续心房颤动合并缓慢心室率,左心房显著扩大,考虑恢复窦性心律的可能不大,拟植入单腔心室起搏器,另1例儿童患者因体格小,拟植入单腔心室起搏器。

9例患者中,7例成功植入心室电极导线,其中5例使用主动导线,2例使用被动导线;5例导线植入到右心室心尖部,1例导线植入在右心室间隔部,1例导线植入在右心室流出道。术中平均心室起搏阈值为(0.6±0.2)V/0.4 ms,R 波为(13.5±4.7)mV(表2)。2例患者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失败,因2例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正常,故改为心房单腔起搏器。

表2 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及其P波和R波的术中和末次随访比较( ±s)

在拟植入心房电极导线植入的7例患者中,6例成功植入心房电极导线,其中4例选择主动导线,2例选择被动导线。导线植入部位均为心房外侧壁。术中平均心房起搏阈值为(1.0±0.6)V/0.4 ms,P波为(3.3±1.1)mV(表2)。1例患者心房电极导线植入失败,选择植入心室单腔起搏器。

2.4 随访结果

9例患者中,1例患者(双上腔静脉,右侧深静脉置管,经左锁骨下静脉植入起搏导线)于术后2周发现心室电极导线脱位,择期经右侧重新植入心房、心室导线以及脉冲发生器(图2C、2D)。其余8例患者随访中位时间1.8(1.1,4.3)年,未见起搏阈值明显升高(阈值升高绝对值>1 V/0.4 ms)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平均心室起搏阈值(0.7±0.4)V/0.4 ms,R 波(12.1±4.2)mV。末次随访平均心房起搏阈值(0.8±0.5)V/0.4 ms,P波为(3.7±1.7)mV。9例患者心房及心室起搏参数比较均无明显变化详见表2。

3 讨论

既往国内外有不少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的个案报道[3-5],但尚缺乏系统评价经永存左上腔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导线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有以下几点提示:(1)对于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应明确是否同时存在右上腔静脉。如右上腔静脉存在,经右上腔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导线可简化手术。(2)术前应仔细分析超声心动图或者心脏CT等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为永存左上腔静脉以及是否同时合并存在右上腔静脉,从而为手术策略选择提供指导;如术中首次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静脉造影有助于鉴别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或者双上腔静脉。(3)当永存左上腔静脉成为唯一静脉通路时,心房、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存在一定难度。特殊的导丝预塑形可协助起搏电极跨越三尖瓣,进入右心室;主动导线可帮助导线固定,减少导线脱位。(4)如传统方法起搏导线植入失败,可考虑使用特殊鞘管协助起搏导线到位,尝试希氏束起搏或者左束支起搏等特殊起搏方式。

永存左上腔静脉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缩窄等[6]。本研究显示,大约1/3的患者同时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等。大约80%~90%的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同时存在右上腔静脉[7]。本研究提示84%(37/44)的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为双上腔静脉,与既往文献类似。对于此类患者,多数可经右上腔静脉植入电极导线,并不会额外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因此,对于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鉴别是否同时合并右上腔静脉非常重要。术前超声心动图和胸部CT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右上腔静脉。如术前未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而术中首次发现时,建议探查右上腔静脉是否存在 (如通过静脉造影),如果是,改为右侧静脉植入[7]。本研究中多数病例(7/9)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但有2例双上腔静脉患者,分别因右侧锁骨下静脉闭塞和右锁骨下静脉留置深静脉管,而被迫选择由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其中,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术后发生心室导线脱位,后重新经右侧植入。这提示对于右侧入路正常的患者,应尽可能经右侧入路植入起搏导线,以减少并发症。

大约10%~20%的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右上腔静脉缺如,又称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8]。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为起搏导线植入的唯一通路,此时导线植入难度明显增加[9]。石桂良等[10]研究显示,与经右上腔静脉相比,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器导线,增加了手术事件和透视时间。同样,本研究显示,无论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房导线还是心室导线,均存在一定的难度[11]。9例经左上腔静脉行心室导线植入,即时成功7例。与常规经右上腔静脉途径植入心室导线不同,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室导线,起搏导线从冠状静脉窦口出来后需转折较大的角度才能跨越三尖瓣,到达心室。常规导丝塑形很难使导线跨跃三尖瓣,国外有学者提出,将导线塑形为“α”形状,有利于导线跨越三尖瓣到达心室[12-13]。除此之外,即使电极导线到达右心室,导线与心内膜的贴靠是另一难点。在常规右心室导线植入时,容易操控导丝,使导线头端到达指定位置,而对于左上腔静脉植入导线,因导丝体部经过较大的弯度,难以操控导丝,调整导线头端位置,造成导线固定不可靠,容易发生导线脱位。对于经操控导丝无法完成心室电极植入的患者,国外有使用C315鞘管或者冠状窦电极鞘管完成植入心室电极的报道[14-15]。本中心的经验是,在植入心室导线时,导丝预塑形非常重要。通常需要将导丝预塑呈超过360°(“α”形状)大弯,以便起搏导线头端进入心房后能够反向跨越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常规经右上腔途径植入起搏导线时,右心耳是常见植入心房导线位置,因该部位有广泛的肌小梁,导线不易发生脱位。而对于左上腔静脉途径植入心房导线而言,导线从冠状静脉窦出来以后,不易到达右心耳,而更容易到达心房外侧壁,但该部位导线不容易固定,使用主动电极导线可能有助于避免电极导线脱位[16]。

本研究中,2例拟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心室导线植入失败。因患者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正常,最终选择植入心房单腔起搏器。随访期间起搏参数良好。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隐患。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可同时合并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另外,少数患者可发生心房颤动等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此时,心房导线可能会失去作用。同样,本研究另外1 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因心房电极导线植入失败,考虑患者为间歇性心动过缓,预计心室起搏比例不高,故与患者沟通后选择植入单腔心室起搏器。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经永存左上腔静脉途径无法完成起搏器导线植入的患者,可考虑安置心外膜导线。除此以外,可尝试希氏束起搏或者左束支起搏来完成导线植入,目前国外已有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希氏束起搏成功的报道[17-18]。

如前所述,对于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难以操控导丝使起搏导线头端与心内膜形成良好贴靠,故导线脱位仍是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的主要并发症[19-22]。尽管如此,本研究发现,如患者短期内未出现电极脱位等并发症。远期起搏参数仍然保持稳定,与既往研究类似[23-25]。另外,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资料完整性受到一定限制,可能有部分经左上腔静脉植入导线的患者未纳入本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永存起搏器心室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风格永存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在记忆里永存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经典永存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