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疫情防控下数字出版业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类数字出版融合产品所展现出来的现状与问题来看未来的数字出版,以促进传统出版业对未来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也让数字出版从业者重新审视自身行业的未来融合发展。
关键词: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现状与问题;融合发展趋势 中圖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5-104-05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5.029
本文著录格式:刘中飞.知识战“疫”时代的数字出版现状与融合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20(5):104-108.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出版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在紧急出版疫情防治出版物、扩大网上优质出版内容传播以及协助防疫物资供给、开展公益捐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通知要求,出版界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宣部专题视频会议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出版服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
从南方出版传媒旗下的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防疫图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开始,许多出版机构都陆续推出了多种传播形态、多种传播载体、多种传播途径的相关防疫抗疫读物,在全民防疫抗疫的当下,用知识抗疫是我们出版行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出版人利用多年融合转型路上数字化资源的专业化出版优势,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社会化与大众化阅读,提供各类数字化图文产品以及在线教育、知识服务,帮助广大读者了解疫情、认知疫情并掌握科学的防护常识,更好地满足特殊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满足疫情期间各学龄段学生学习需求,为其提供相关优质数字教材、配套资源、在线课程等。面对这次突发的疫情事件,多年来,传统出版机构推进的数字出版转型得到很好的检验,内容获取的便捷性、产品传播的广泛性、传播载体的多样性等优势显露无遗,在疫情防控方面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满足特殊时期广大读者的各种激增需求,并且对在线教育、知识服务产生强烈冲击并提出新的需求,这些给出版行业在后续的数字出版转型方面将会带来一些启示或改变。本文主要从这次疫情防控下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的快速响应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与问题来看未来的数字出版,以促进传统出版业对未来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也让出版行业数字出版从业者重新审视自身行业的未来融合发展。
1.知识战“疫”背景下数字出版的现状
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各类出版机构快速响应、迅速行动,通过各种形式积极部署,陆续出版与“疫”相关的读物,免费发布线上电子书,在听书平台上线音频版,以及免费上线各类数字资源、疫情专题课程、大中小学教材电子书,同时,向社会受众免费上线数据库以及各类知识服务资源等。通过这次突发事件,集中展现了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所储备的数字化产品,从而反映出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的现状。
1.1“疫”类图书快速出版,电子版与音频版同步上线
在1月20日前后,全国范围内出版界逐渐掀起“防疫抗疫”潮。广东科技出版社最先响应,在48小时内出版了第一本防疫抗疫图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许多出版机构在第一时间陆续出版了相关防疫抗疫读物,并且免费同步上线电子版和音频版。如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浙江教育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中南大学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100问》、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集体场所防控100问》、青岛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读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手册》等等。这些电子版内容和有声读物内容,通过学习强国、咪咕阅读、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各类阅读和知识服务平台向社会大众免费提供,在社会上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1.2“疫”类专题栏目上线,电子书与有声书免费阅读
疫情发生后,有声阅读平台“懒人听书”不但在第一时间上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有声书,而且还打造《安全防疫在家宅,精品好书免费听》书单,免费开放包括儿童、原创、出版、影视IP等多个品类的精品有声书。
1月30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出《数字阅读行业战“疫”倡议书》,呼吁全行业积极响应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集结数字阅读行业力量共同战“疫”。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当当云阅读、阅文集团、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到App等多家数字出版机构积极响应,在第一时间落实方案,联合出版社和资源提供商推出免费的“疫”类专题栏目。喜马拉雅设立专门的“抗击疫情”听书专区,联合55位喜马拉雅主播制作了《疫情防护科学指南》节目,同时免费开放包括儿童阅读在内的多项会员节目;咪咕阅读设置防“疫”专栏,紧急上线20多种最新的防疫抗疫有声书,免费开放60万种电子书与有声书阅读平台;蜻蜓FM推出防“疫”科普节目《抗击疫情 权威科普》,开展疫情动态、疫情科普、线上义诊等服务,还联合“好大夫”等在线医疗平台开展7×24小时网上免费义诊活动,减少患者在医院聚集,实现在家与医生的沟通,并同步开放免费电子读物与有声读物;儿童数字阅读平台咿啦看书平台免费开放交互式的儿童移动阅读内容;樊登小读者在除夕之夜免费上线“平安书单”;十点读书发起“寻找温暖同行者”公益计划,推出疫情下的“自我关怀系列”课程和直播。等等。免费开放的内容资源平台不胜枚举,社会大众可以免费获得的数字化内容资源数不胜数。
由天津市委网信办、微医和互联网总医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共同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数字融合产品,这是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融合出版上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实践,将内容策划、图书出版、知识传播与社会服务很好地融合起来。该手册创新地加入了关于疫情的在线免费问诊入口,满足读者科普和问诊的双需求。读者只需扫码便能进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义诊专区,身体不适线上问,防止線下就医交叉感染。义诊活动启动一周,专题页面被访问次数超过7000万,有1.2万余名医疗专家在线接诊,累计服务人次超过54万。
随着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数字阅读工作委员会与“可知”知识服务平台联合发起电子书免费阅读的公益活动,首都出版单位也联合发起“+我一个”行动计划,各出版社和内容服务提供商主动将自有优质内容资源免费开放给广大读者,丰富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出版社开设“免费阅读,攻克艰难,取得战疫胜利”专栏,精选人文社科、卫生防疫、历史文学等优质电子书供社会大众免费阅读,并在喜马拉雅平台免费上线本社有声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首批开放自有App“慕知悦读”平台上300多本电子书资源;中信出版社免费提供3000多种电子书及600多种有声书,还面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提供全年的“好书快听”权益;中国盲文出版社用快板书的形式专门为盲人朋友制作了防疫宣传的快板书,并免费上线提供给盲人朋友;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当当云阅读、京东读书、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阅文集团等第三方阅读平台联合国内多家出版机构推出免费的电子书和有声书。《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从阅读方式来看,有声阅读发展势头持续良好,成为我国数字阅读的增长点;2018年,我国有近三成的国民养成听书习惯。经过这次疫情之后,有声阅读的受众将会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对有声书的需求将会激增。
1.3在线教育助力“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全国师生健康安全,教育部明确要求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为保障全国中小学学生“停课不停学”,教育部“一纸令下”,教育部教材局向67家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单位征集电子版资源,供为未拿到纸质教材的老师和学生使用;不仅如此,而且类如像人民教育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广大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等专业教育出版社还免费开放其他教育教学数字资源。与此同时,以出版高校教材为主的大学出版社陆续向全国高校免费提供本社教材的电子版以及其他教学资源,有些资源是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期所积累的数字教育产品,而有些资源是出版社为留住客户与满足客户需求临时搭凑出来的电子版,并没有经过深度加工与二次开发。
《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其中在线教育达1330亿元,可以看出在线教育已经成为数字教育出版发展非常强劲的一支力量。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假期的延长,针对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发挥线上教育培训的优势,开放音视频课程与线上辅导课程,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其中,中南传媒免费赠送包含小学到高中各阶段学习课程的贝壳网精品课、“小鹿听书中考学科音频课程”;“学习强国”与“学而思网校”联手,为全国中小学推出“在家上学(中小学课堂)”专题。针对大学或职业院校的用户群体,为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出版机构借助已经发展成熟的数字化融合产品发挥内容资源的优势,为用户免费开放专业化的数字教育产品。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的“个性化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库——文泉学堂”“支持老师教学翻转课堂和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数字课程资源——文泉课堂”“支持教师进行课程考试和学生练习自测的习题库——文泉测试”等文泉系列高等教育学习平台;人民卫生出版社经过25年之久探索建成的人卫智网——医学教育智慧平台,为专业用户提供医学教材、数字教材、电子书、数据库等医学数字化产品;高等教育出版社专门为高等教育发展而推出的“爱课程”网和“智慧教育”平台。
1.4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渐成规模,知识服务渐显优势
在中宣部出版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指导下,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发出《抗疫之战,知识护航 让出版单位知识服务为战胜疫情构筑坚实堡垒——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致各出版单位的倡议书》后,不断有出版社、期刊社以及具专业有强大影响力的平台、智库、互联网企业等知识服务单位积极响应,发挥专业优势和自身特色,为不同行业与不同人群提供内容丰富、专业精准、查询便捷的知识内容与在线服务,让大众可以随时且免费地查阅到各自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这些单位既有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中新金桥、中文集团等8家国家知识服务分平台单位,也有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75家相关专业文献数据库出版单位,还有类似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百度、科大讯飞、樊登读书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及新媒体企业。例如,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知识产权出版社的“DI Inspiro中国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系统”,人民法院出版社的“疫情防控法律数据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数据库”,科学书版社的“中国生物志库”,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的“自然资源数据库”,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智汇三农”,中南大学出版社的“有色金属在线”,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的“煤炭加工利用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中文、万方数据、人大数媒科技(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等资源文献与知识服务平台为社会大众免费提供阅读服务,满足了广大知识工作者足不出户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需求。
这些专业文献数据库或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已渐成规模,这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科技建设、技术攻关、教育教学、经济建设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基础性与促进性的作用,在这次防疫攻坚期间,其优势与价值逐步显现。
3.1战“疫”革新大众的阅读习惯
经过这次战“疫”,出版行业出现了一个转折局面,传统出版社内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至社长与总编辑,下至编辑和营销人员,都在主动求变,开始考虑如何开展数字出版、如何布局线上业务、如何进行多媒介传播等问题。这是一种在市场环境下由市场主导而主动求变的数字出版观念转变,对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将会出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在战“疫”期间,由于社会大众对数字化阅读的亲身体验与海量资源获取的时效性及便捷性,数字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环保、便于携带与存储、成本低等优势,将会改变社会大众对数字产品的全新理解,进而改变他们的阅读习惯。[4]因此,从大趋势来说,数字出版将会快速发展,数字阅读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
3.2数字出版的融合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数字出版业正在推进“一种内容、多种载体、复合出版”的出版局面,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考虑内容资源的深度运用,并与多种载体的深度融合,以适应不同读者和用户的需要。在战“疫”期间,除了电子书产品,具有技术开发能力、内容制作能力与综合服务能力的出版社还在短时间内推出了形式多样的防“疫”科普类内容与战“疫”服务,如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一园青菜”共同推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并包含游戏内容的《儿童版防疫手册》,而且第一时间做出了有声版本;再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利用H5技术推送战“疫”图书,将大众感兴趣的10个问题列在H5首页,用于每点开一个问题就会出现图书中相应的权威性解答文字,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当然,本文上面提到的由天津市委网信办、微医和互联网总医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共同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更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字融合产品。从这次战“疫”就可以看出来,融合性产品和数字化服务更加受到用户和读者喜爱,未来将占据数字出版的主导地位。
3.3内容资源的核心地位不会改变
数字出版最核心且最有价值的还是内容资源,即所谓的“内容为王”。内容资源的品牌力与内容资源的生产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公司只是能够给予内容资源拥有者提供最先进的技术生产,平台企业只是能够为内容提供商提供传播的平台渠道,这绝不可能代替内容资源去创造价值。
3.4数字出版的内容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传统出版社并不缺乏优质的内容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将优质的内容资源打造成灵活多样的社会大众所需要的精品数字化产品,因此深耕内容才是传统出版社提升资源价值的根本。传统出版社在传统出版内容建设上正走在精品化的路上,以提升内容精品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国家对出版行业的引导与要求。同时,主管部门对内容的把关趋于严格,也在逐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现在,内容建设已从规模型、粗放型、经济型转向内涵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内容精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3.5在线教育领域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這次疫情正值春季招生阶段,线下教育培训行业深受影响。作为数字出版行业板块之一的在线教育,一直是具有教育资源的出版社关注的重点。以往,出版单位大多通过对纸质教辅材料的增值为读者提供线上的配套教育音视频内容。随着疫情的发展,原本扮演着辅助角色的在线教育逐渐成为舞台的主角。以教材教辅为主的人教社、外研社、北师大社、华东师范社以及地方教育出版单位等均开放了电子教材及配套资源,而这些资源并非基于数字内容资源与技术融合后能够击中用户需求痛点的数字融合产品。未来,传统出版社可以发挥纸质教材教辅编写的教师团队优势,开发各类线上富媒体资源内容和教育培训,这或将成为涉足在线教育板块的数字出版单位的发展机遇。
3.6知识服务将迎来发展拐点,商业模式有待研究
由“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创新驱动、质效并重”构建的知识服务体系初成规模,知识服务产品非常丰富,[5]既有专业文献数据库产品,如科学出版社的中国生物志库、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知识库,又有整体解决方案,如人民法院出版社的“法信”平台;既有移动客户端,如中信出版社的中信书院APP,又有网络课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爱课程(iCourse)网站,并且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的知识服务市场日趋兴起,但是,看似充满活力的市场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与未知的风险,面临着“收智商税”“贩卖焦虑”等诟病。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专业化、实用性强、教育服务类的内容将成为知识服务市场的主流,但如何促成拥有同类型知识内容资源的各家出版社之间实现内容资源联合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当前仍在打造知识服务产品与构建知识服务平台阶段,但商业模式不清晰,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未来有待探索与研究。
3.7新技术催生出更多的数字融合产品
大数据、云计算、AR/VR、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出版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将会催生出更多、更优质、更符合受众需求的数字出版融合产品。AR/VR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数字出版产品应用场景日益深化;伴随着5G的商用,将极速提升信息与内容的共享效率和传递能力,而且将催生出新的、丰富度更高的可视化数字内容形态和模式。
结语
数字出版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推进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出版行业用知识战“疫”的当下,传统出版社多年来在数字出版转型上所积累的数字融合产品得到很好的检验,有些出版社已初步形成了全媒体融合产品矩阵,实现了内容多元开发和版权的多维增值,但是,大多出版社还停留在浅层次数字出版转型的层面,未来数字出版转型任重道远。身处新时代,要看到数字出版转型的现状,要认清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要把握好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形势。传统出版社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深耕优质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出版布局,顺应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趋势,满足用户多元化、多层次、细分化、多应用场景化的内容资源获取需求,推动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海悦.加强出版服务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2-7.
[2]陆强.中小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的困难与对策[J].现代出版,2017(3):44-45.
[3]程立雪,王晓光.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9(3):147-152.
[4]韦向克.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J].出版广角,2017(11):36-38.
[5]冯宏声.内容产业的合与分:知识服务的多元化未来[J].出版广角,2018(7):6-8.
作者简介:刘中飞(1980-),男,安徽阜阳,副编审,副社长,研究方向:数字出版与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