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同体:新媒体赋权下的数字乡村建设

2020-09-06 13:46蔚香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在新媒体赋权背景下,乡村“电视独大”信息获取格局被打破。乡村个体的主体性逐渐被激发、被释放,成为传播和报道“主人公”,个体在新媒体中不断地被塑造。而数字乡村建设是集体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不断地打破和重塑着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如何平衡打破与重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振兴乡村发展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媒介赋权  多元共同体

今天,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任何一样内容的有效传播,必须具有“用户本位”的价值逻辑,并以“可感知”的形态和方式与用户的需要及基于需求的选择行为发生交集,传播致效的过程才能完成。①新媒体以其互动性、便捷性、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备受大众推崇,成为信息获取和交换的主要渠道。技术赋权,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权进一步扩大,新媒体背景下受众地位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在农村也有所体现,快手、抖音等新性媒介的主要用户就是农村用户,新媒体的视音传播、制作门槛较低等都为农村用户提供了便捷。他们不仅在新媒体中游猎获取信息,也成为信息发布者。而新媒体用户发展、传播理念的变化,让农村用户也处于积极的位置,改变原来“电视独大”的被接受模式,也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等,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对于数字乡村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也提出了“四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第二步,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第三步,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第四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随着“四步”走战略的实施,我国将逐步建成数字覆盖、数字资源库丰富的乡村。数字乡村是否能够推动乡村振兴、人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以及城市与农村数字鸿沟的缩小,这正是数字乡村建设中备受观注与讨论的问题。本文将叙述新媒体赋权下的数字乡村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乡村如何利用特色新媒体数字发展自身。

一、多元共同体:当下乡村建设的基础

中国社会受悠久的农耕文明影响从而具有典型的乡土性,它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治理结构和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社会思想共同塑造了有中国特色的浓郁乡土文化②。而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不同的多元农耕文明。

首先,乡村社会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不同的家庭或个体村组成村落,形成一个共同体;其次,乡村社会是一个功能共同体,生活在乡村中的村民流动性较低,所以是一个“熟人社会”。共同生活的情感和约定俗成的礼俗,在一定程度上有维持睦邻友好和乡村的团结的功能;最后,由于地域的封闭性,村民文化习得建立在村落共同的价值体系中,形成共同文化形态。

乡村多元共同体承载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根基,也是乡村人民共同生活的根基。数字乡村建设在媒介技术普及与迭代中,改变乡村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同时,要发展和保护多元共同体。更要以多元共同体为基础,发展特色农村社会,推动乡村的振兴。

二、特色数据库:当下乡村发展的保障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

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农业种植。建立特色农产品销售数据库,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物流,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是农村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

其次,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人,有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权利。在新媒體赋权下,农民媒介接近权进一步得到实现。从微信普及到微信群、短视频等,新媒体克服交流障碍,实现农村个体之间交流强连接。建立农民使用媒介内容特色数据库,可以及时了解他们诉求。

三、秉持绿色理念:当下乡村蓬勃的支柱

绿色理念涵盖绿色经济、绿色环境发展理念、绿色政治生态理念、绿色文化发展理念等理念。这是基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日趋恶化而提出的理念。

新媒体赋权下的媒介媒介环境,用户有更的自主性、选择性。所以媒介的呈现通常都是基于用户的需求,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来培养用户粘性。在媒介对于乡村的呈现中,可以看出都是原始生态的体现。例如《向往的生活》中,选景是极具江南的农村,秀丽的青山,蜿蜒小路,绵延不绝的小雨,碧波如玉的湖水,清澈见底的河流中布满野生动植物,这样取景乡村的慢综艺获得人们的喜爱,而取景地更成了人们旅游的首选地。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数字乡村建设,秉持用户思维,建设绿色生态乡村。立足绿色发展的前提,为用户呈现更多的乡村风貌,培养用户粘性。

四、小结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涉及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既涉及了乡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还涉及乡村网络文化等众多举措。这些举措不断的打破和重塑着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如何平衡打破与重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振兴乡村发展迫切解决的问题。打破是建设的必要前提,想要推广先进的技术和治理理念,打破原有体系必不可免,但是在打破过程中,如何保留积极的、独特的风格体系也是建设中要思考的难题,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自身就带有统一性原则,这种统一性会打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元发展形态。所以在建设中如何的“因地制宜”保留千姿百态的多元形态至关重要,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喻国明 .再造主流话语形态的关键:用户本位、构建魅力、营造流行[J].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9期.

[2]师曾志 李 堃 仁增卓玛.“重新部落化”— — 新媒介赋权下的数字乡村建设[J].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9期.

作者简介:蔚香(1992-04),女,甘肃省西和县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