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构建分析

2020-09-06 13:44刘栋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能力

摘  要: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既保留了原始媒介的传播功能,也发挥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融媒体时代下记者编辑应顺应社会主流发展趋势,加强采、写、编、评各项基础能力,构建复合能力,以适应融媒体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本文探讨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和编辑工作的现状,分析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编辑提出的新要求,探讨采编人员复合能力的构建方法,旨在为各大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最优服务。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复合能力;采编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1-026-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1.003

本文著录格式:刘栋. 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构建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01(01):26-28.

导语

融媒体时代,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功能,借助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广泛传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融媒体环境下,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构建,采编人员需具备传统职业意义下的采、写、编、评能力,也要具备新时代的技术驱动能力、信息重构能力。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融媒体发展、完善、优化的核心条件,复合能力构建需要从自身以及行业角度出发。

1.融媒体环境发展概述

融媒体是将现有媒介资源融合,使得新媒介载体既拥有传统报纸、电视等传播功能,又实现传播媒体与新媒体互补融合,将人力资源、内容资源、宣传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内容、方法、效益上的共融共通。融媒体环境发展是理念与实践的双重创新,模糊媒介边际感。发展融媒体的最终目的有两个,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融媒体发展具有资源融合、宣传融合、利益融合三大特征。资源融合是指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融合,服务模式转变为共同服务,将原有系统采编人员打通,组建新的融媒体信息采编中心,录音、相机等设备同时携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供稿,实现资源上的信息融合。宣传融合是指重新构建两者之间关系,建立一种更加协调的媒体关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传统广播、报纸等具有直观、便捷等特点,互联网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宣传互融是两者均将对方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实现两者之间兼容并蓄、共通共融。利益共融是指发展融媒体的目的在于实现两者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1]

2.融媒体环境下采编人员工作现状

融媒体环境下使得传统媒体工作者受到影响,其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融媒体环境下采编人员工作情况更加复杂,工作内容更加宽泛。新媒体主要依靠于网络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以及交流,网络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微博、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具有实时互动、评论等功能,将视频、音频、图文等有效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也体现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而传统编辑仅进行撰稿、排版、发行等基础性比较强的工作,传统媒体定式以及惯性思维限制了采编工作,素材选择趋向于传统内容,新闻编辑、写作视角雷同,致使写作手法缺乏新意,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融媒体环境下采编工作融合困难,老编辑、记者在长期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思维固化,改变比较困难。受传统观念影响,过分重视语言精练性以及简练性,缺乏抓住受众眼球亮点,无法满足媒介信息传播客观需要。总结以上内容,在融媒体环境下,采编人员工作现状为竞争压力大、创新能力不足、传统观念影响、工作融合困难等。[2]

3.融媒体环境下构建复合能力重要性

3.1市场竞争需求

采访、编辑、写作是编辑人员本职工作,通过采访拉近与受众距离,通过内容展示传播社会信息,借助准确的表达以及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信息直接传播给受众。采编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尤其是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复合能力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推动记者复合能力构建的重要原因之一,融媒体发展使得传统娱乐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受众不仅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方式发生明显改变,个体已经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竞争要素之一,受众可以通过登录APP软件查询信息、评论信息、发布信息,新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深入渗透。记者以及编辑面临新的职业挑战,需要应对来自社会各方的竞争,更需要构建自身复合能力,盡可能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信息。

3.2职业素质需求

融媒体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空间,对新闻消息传播时效性、真实性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意义上的采编人员仅仅需要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便可以支持自身工作,但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记者已经无法满足受众需求,采编人员需要具备更高、更完善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质。采编人员需具备强大新闻洞察力以及新闻敏感度,信息传播尽可能不要流于表面,要挖掘信息背后的价值。既要坚持传统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有效性、完整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也要赋予信息传播性、可读性、价值性,这对采编人员而言更加困难,条件更加艰苦。融媒体环境下的采编人员仍需要坚持为大众服务的本心,摒弃娱乐性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具备更加优良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3]

3.3工作性质需求

记者被称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历史的守望者、社会的监督者。记者编辑工作性质是向大众提供更多真实、热点新闻信息,让更多人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酸甜苦辣。新闻记者工作性质要求其必须具备复合能力,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保障新闻信息真实性、有效性。新闻工作者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编辑通过客观展示信息发表看法,给予受众客观、中肯建议,尽可能维护主流媒体社会价值形象。

4.融媒体环境下采编人员复合能力构建路径

4.1坚守职业规范,传播主流价值

从普利策、赫斯特时代到现代,新闻事业在一百多年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发生了巨大改变,传播技术更加先进,新闻传播理论、记者行为规范在此间逐步形成。每个时代下的新闻工作均具有其灵魂,即新闻观点。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媒体领域,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格局发生了改变,对采编人员技巧、技术能力要求更高,但采编工作基础不会发生改变,坚持新闻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传播真实、客观性原则,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构建采编人员复合能力的基本要求,黄色新闻战争已经给出警示。[4]

融媒体发展催生了很多岗位,包括数据分析师、舆情分析师、界面设计师等,各类人员在岗位工作中承担不同责任,但均需要坚守道德底线以及职业操守,展现新闻工作者的良好风貌。媒介转型发展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为需求,转变自身角色,以适应媒介形势发展。新闻记者编辑应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舆情分析能力、界面设计能力等,重视传统技能、综合能力转型,促进自身立体化发展。在融媒体不断发展过程中,思维模式、职业格局也發生了极大程度的改变,激烈的媒介信息竞争形成了新的传播规律以及发展规律。因此,构建复合能力应坚持职业操守,渗透互联网思维,将信息传播融入到新闻传播各个层面,重视真实性、人民性、主流性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优化主流价值观报道,增强融媒体社会舆论引导能力,确保新闻信息传统型的权威性、真实性以及深度性,通过转变思维定式,利用数据分析、舆情分析等技术,挖掘信息深度以及亮度。融媒体时代下的复合能力构建,需要挖掘时代特征,宣扬新闻核心价值观,坚持职业信仰以及职业规范,反映社会当下发展现状,融入人民生活。

4.2坚持内容创新,关注传播需求

信息进入大爆炸时代,网络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网络媒体平台推动媒介融合的同时,也对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很多复制、抄袭、模仿性信息在网络中传播,优质内容较少。不断创新优质内容,关注社会传播需求,提高传播价值,是构建采编人员复合能力的关键。例如,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新闻栏目,通过创新手段聆听社会需求,提供更加优质信息,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果。打造优质内容、关注传播需求,顺应融媒体发展需要,采编人员需要强化以下几种能力。一是扎实的采访、编辑能力,既要保障内容优质,也要立足于内容品牌,使得内容更具有传播效果。采编分离是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构建复合能力,要求记者具有策划能力、编辑能力,凸显作品个人风格,不断扎实自身基本功。二是采编过程中要善用权威资源,科学分配碎片化时间,抓住社会热点话题,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信息传播。记者编辑应学会驾驭新型语言,包括一些专业语言以及网络语言,以趣味性作为需求,将专业性与社会性内容融合。网络语言内容日益更新、完善,编辑记者需要日积月累,逐渐体会,融会贯通采访与编辑工作,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增加信息传播创造性以及丰富性。[5]

4.3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工作形式

媒介融合从原始简单流程再造转化为当下产业结构升级。记者编辑需要依据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创新工作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闻记者编辑应从数据意识、产品意识、服务意识三个角度完善自身,思考采编工作创新之路。数据意识是指将智能化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智能采编机器人的产生对采编工作造成影响,具备公开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内容功能。采编人员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借助数据分析能力,用海量高纬、非线性数据挖掘知识内容,剖析数据,提出对新闻事件见解。产品意识是指借助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将挖掘系统作为产品支撑体系之一,丰富传播内容素材,挖掘时事热点。信息传播周期延长,应用大数据挖掘传播形态,将新型思维与内容编辑融合,打造反映社会动态产品,挖掘社会发展问题。服务意识是指在互联网模式下的“用户思维”,广大受众是产品用户,选择适用某项产品并加以运用,在内容上体现了用户需求以及用户阅读习惯。信息传播者应用开发性思维,对传统意义上的采编工作进行创新,树立新型发展理念,用于突破现有工作形式以及工作内容,构建自身复合能力。新媒体已逐渐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解决传统传播方式问题的同时,可利用较为新颖的方法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这时可发掘大量潜在受众,并确保融媒体的发展具有全新动力,进而拉近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对新闻内容,进行转载、评论,积极讨论社会热点话题,将其作为专栏,探讨话题积极性,提高内容丰富性,使其真实性、客观性得以保存同时,实现大众信息传播效果。[6]

4.4树立新型意识,终身技术学习

与传统意义上的采编工作不同,信息技术发展催生融媒体理念,编辑记者复合能力提升需要认识到信息传播价值。在新闻行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技术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采编人员作为技术应用者以及推广者,应在提高采写编评基础能力之外,也要重视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学习以及完善,创新当前工作形式。很多电视台、官方主流媒体推出数字化战略发展目标,记者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原始采编流程发生改变,逐渐形成全媒体采编程序,跨空间、跨时间传播信息,增强消息传播时效性。记者编辑应具备数字化采编能力、信息发布能力,并熟练应用PS、AE、SPSS等软件,增加技术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数据分析能力、数据采集能力是基础能力,编辑记者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树立新型服务意识,加强与广大受众之间交流以及互动,尽可能在报道过程中增加受众体验感。目前,智能技术、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采编记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对智能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学习、应用,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以适应融媒体深入融合发展需要。虚拟现实技术、场景模拟技术等在新闻采编工作中逐渐得到尝试,且具有广泛应用发展空间,利用技术手段挖掘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工作,是构建新闻采编人员复合能力的主要方法。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个人必须树立新型发展意识,坚持技术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驱动性,深度挖掘素材热点内容,树立新型发展意识及终身技术学习理念。

4.5工作角度转变,反映大众心理

问题在发展中产生,利用发展解决。融媒体发展过程中催生出的各类问题,也要应用发展方式解决。新闻传播领域经过长期发展,记者编辑从原本的新闻事件传播者到参与者、表达者,角色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场景分析,构建服务能力需要坚持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展示新闻效益内涵以及本质。新闻采访应坚持客观、全面的原则,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心理,细致观察不同的新闻视角,坚持多样化信息传播价值,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发挥最佳宣传效果。采编工作是推动信息社会性传播过程,不同工作视角转变是坚持多样性、个性化传播本质,以适应大众化、社会化信息传播需要。

结语

总而言之,融媒体是传统媒体发展的一大变革,也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将传统媒体优势与新媒体传播优势结合,抓住时代机遇及挑战,作为融媒体时代下的采编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重视复合能力构建,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加深对融媒体环境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理解,加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建设,适应媒介社会发展需要。

[1]杨艳.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2).

[2]叶振生.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记者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1).

[3]夏国锋.您的稿件为何难以打动编辑“芳心”——浅谈记者拟好标题意识[J].传播力研究,2019,3(28).

[4]庞超.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变与不变——从一线记者编辑角度谈党报融媒体的实践[J].采写编,2019(4).

[5]许玮玮.新媒体时代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途径探究[J].新闻传播,2019(15).

[6]陈梅萍.新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记者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9).

作者简介:刘栋,男,汉族,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与写作。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能力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