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良
海南自由贸易港体现中国最高形式的开放形态,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下开放的挑战,需要通过系统集成制度创新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制度体系,并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各项制度安排的落地,取得早期收获。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充分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中国作为最大贸易国之一,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继续推进扩大开放政策,将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体现中国最高形式的开放形态,涉及更为自由化的国际贸易投资制度安排,以及与贸易投资自由化相匹配的资金自由流动制度、税则制度和数据跨境流动制度。这些制度需要我们建立与之匹配的系统集成制度创新体系,并且,此种制度创新体系的建立也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方向。这是一场全面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必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推动海南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推动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通过吸收高质量离岸资源,集聚全球优质生产要素,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示范经验。
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的复杂性决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首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放的前提是安全和风险控制。更自由化的开放意味着政府具有更强的能力识别风险。与传统贸易安全和贸易风险等问题相比较,在数字经济下,开放带来的安全和风险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复杂。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在现代监管技术下推进治理能力建设。这需要安全和风险的框架设计,更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对之持续加以完善。
其次,海南自由貿易港开放的实现路径从边境间约束转向边境内约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贸规则从货物领域的边境间约束向投资领域开放下的边境内约束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经济带来了跨境数据流动的商业需求,商业交易活动和非货币交易活动跨境数据流动交织在一起,以安全和隐私为基础的国内规则变得更为复杂。
最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尽管海南以离岛免税为主的旅游业发展较快,以信息服务和软件业等为主的数据服务也有长足发展,种业、航天和深海科技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海南整体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附加值低,远未达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所需要具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体量和质量。
第一,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尽快落实相关制度安排。在货物制度方面,尽快实施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政策,形成早期收获。在服务贸易领域,尽快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在国际投资领域,尽快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税收制度领域,尽快制定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的认定规则,以落实税收政策。在人力资源领域,尽快制定优惠政策,对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清单管理。
第二,以新一代贸易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导向,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特色。海南自由贸易港不只是要具备一般自由贸易港形态的产业特征,更重要的是依据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位,推进这些领域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只有在新一代贸易中占领制高点,才能在下一轮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形成特色,为今后在国际自由贸易港的竞争中逐步形成领先地位做准备。
第三,以系统集成制度创新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体现中国最高形式的开放形态,这种开放形态不仅需要全新的制度安排,而且需要形成系统集成的制度创新。只有系统集成制度创新,才能在国家安全和风险控制的框架下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才能形成部门之间的监管协同,减少机构之间的监管摩擦;才能实现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形成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