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导”之教学法

2020-09-06 13:57廖月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1期
关键词:课本剧鸟儿小女孩

廖月华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代的列车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为了响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们的教学应致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以怎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导”是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最优教法。所谓“导”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解释疑难,点拨讲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在阅读《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时,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教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那么,日常教学中该如何去“导”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摸索:

一、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

在语文教学中,叶圣陶先生以“导”为出发点,提出了“预习—讨论—复习”的基本教学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大胆放手,通过导暗线、导明线、导未知等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去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只有让学生自主品读领悟、领会主旨,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笔者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明确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很快弄懂了文章主要讲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开头先写大年夜的晚上,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接着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种种幻想;结局是小女孩冻死街头。笔者则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大年夜原本是一个幸福团圆的日子,但小女孩却还要去街上卖火柴,为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加深理解,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并产生共鸣。从而领悟到,文章明线是写由于吃、穿、住的条件恶劣,小女孩家的生活十分穷苦;暗线是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漠。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爱憎情感,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使教学思路、学生思路和作者思路有机地融为一体,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把握时机,相机诱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怎样通过文句以体会作者思想内涵的过程作一番反省的功夫,并顺着这个思维过程来引导启发学生,也就是要把握时机,相机诱导。“相机”就是要随机应变,看准时机进行诱导;“诱导”就是要步步引导,循序渐进。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景色迷人,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然后选准了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为转机,引导学生理解岛上的英雄儿女为什么要日日夜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南大门的所在之处,了解西沙群岛之所以被称为祖国南大门是因为它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最后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想一想,议一议:哪里看出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怎样才能守卫我们的领土?怎样保护我们的内政,不让外来势力干涉?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使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这样一来,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

三、善于设计提问和多做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多讲,而应以善于提问和指导代替多讲。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领悟问题的根之源,在深挖细品中熟练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笔者先抓住课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再向他们提出问题:去年的树哪儿去了?去年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着鸟儿唱歌,鸟儿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离别时这对好朋友说了些什么?鸟儿回来找不到她的好朋友——“树”,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心情有什么变化?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体味小鸟那种焦急、牵挂、担心……笔者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引导学生透过课文的描写,把问题与课文内容、表现手法等联系起来思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之,思之不得,教师再指导讲解,尽量开启、激发。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童话所包含的道理。在教学中,笔者还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探索教材中没明确显现或没有显现的知识,加深理解,例如,在拓展延伸环节,问学生作为这篇美丽的童话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想对谁说?这样环环相扣,就达到了因势利导,导其而得的作用。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保护绿水青山等品质在学生弱小的心灵扎根。

四、导演课本剧

小学课本中有许多寓言、童话,小学生喜欢看,中意读。笔者挑选出一些课文,導演成课本剧,利用班会课、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像《蜘蛛开店》《陶罐和铁罐》《拔萝卜》《小壁虎借尾巴》《司马光》《动物王国开大会》等课本剧的表演时,笔者只是导演,主要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让学生自己揣摩。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时,就能演得活灵活现。将枯燥的课文演变成课本剧,学生积极性高,爱学、乐学、会学,效果就好,真可谓事半功倍。

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学艺术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是否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调动起学生的聪明才智。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给学生指引出一条如何去“会”的路子。为师者,不仅“传之以鱼”,还“授之以渔”,让学生养成自学能力,这其中最优的教法是“导”。只有善于导,才能使学生学会自学本领,才会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课本剧鸟儿小女孩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小女孩的三、六、九
鸟儿排排站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嘘——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