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阳
摘要: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促使了人类的觉醒,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五四运动中,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是主力军,他们具有爱国情怀,勇敢无畏。
关键词:五四运动 时代 价值
一、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失败宣告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撤销领事裁判权等合理要求都遭到了拒绝。1911年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广泛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理念,启迪了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忙于继续扩大殖民地,无暇顾及东方战场,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为五四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动员了从北京到上海到全国各地的各个阶级的群众,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始了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融合,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进入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序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任何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实践行为都必须以理论为指导。1840年以后,中国的进步运动必须找到自己的理論武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敬拜会”实际上是以西方基督教的中国化为指导思想的。1898年康有为的“改革运动”仍然使用经修订的儒学作为改革的理论武器。孙中山领导的1911年革命的“三个人民原则”是西方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中国化。实践证明这是行不通的。“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赞扬俄国十月革命的人。十月革命后,经过深入观察和思想思考,他开始发表诸如《法俄革命的比较观点》和《人民胜利》等文章,始于1918年7月。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色彩选择者。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劳动主义的胜利”,“ 20世纪世界革命的第一声”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新曙光。”他预言,十月革命将带来一场潮流。革命将是不可阻挡的:“看看世界的未来,一定是一个危险的世界!” 1919年元旦发表的文章《新时代》进一步指出,十月革命开启了历史人类的“新时代”将“带来新的生活,新的文明,新的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革命之路,同年,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新青年》更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了《谈政治》明确宣布了对利用革命手段建设工人阶级的认识。他第二次去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接受书中的“阶级斗争”思想,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推动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这个意义说,没有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不可能形成毛泽东思想,不可能有100年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
但是必须看到,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是否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始终存在正确与错误的斗争。如果说在民主革命中错误路线主要表现为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胜利之后,还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是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使革命半途而废?实质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新中国建立至今70年来,是真正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还是改旗易帜,斗争也仍然很激烈。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道路。习近平同志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丢了就要丢掉根本。但现实生活中,丢掉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觉不自觉用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武器。这个武器就是否定唯物史观的抽象人性论的“普世价值”论。某些当权者竭力鼓吹的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特别是“看不见的手”思想及当今流行的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理论的典型表现。二是鼓吹“新儒学”和所谓“国学”实际就是从古纸堆里把中国文化中的糟粕性内容拿来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还有其它一些错误思潮。上述思潮的泛滥都是中国当今不同程度地放弃马克思主义,改旗易帜的典型表现。因此我们今天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就必须高举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阶级斗争观点对上述错误思潮进行深入细致的批判,并自觉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
二、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已成为激发当代年轻人勇往直前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的研究,深刻揭示在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继续弘扬和传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是推动中国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百年前,中国作为一个胜利的国家参加了巴黎和会,并提出了司法要求,例如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有特权和取消了“21条”。但是,在英、法、美三国操纵的和平会议上,不仅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不合理地将德国占领山东的特权移交给了日本。北京的学生首先通过行动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愤慨,并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在工人阶级和工商界的支持下,“五四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高举着全国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继承一百年,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表现在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社会主义,支持中国共产党。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体现在有民族的民族感情中,坚持制度上的信心,道路上的信心,理论上的信心和文化上的自信心,从而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新青年”为前沿的中国先进知识青年,高举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并以“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完全反对旧的封建制度,思想,古老的道德,古老的文化。“坚持民主和科学,以挽救中国政治,道德,学术和意识形态的所有黑暗。”传播现代思想。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民主与科学精神一直在同一直线上。新时代的民主更多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这表现在促进依法治国的全面治理,党的领导水平的提高,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科学致力于学习科学理论,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和学习创新。它合理地回应和批评各种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言论,勇于反击愚昧的思想。
三、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五四运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大多数年轻人应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深入研究,有意识地运用它武装思想,积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期,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正确地指导五四精神。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发展进程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挫折和困难。在五四运动前后的各种思想中,马克思主义最终使中国获得了解放。
五四运动以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敏锐分析,我们才能够深刻地分析帝国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中国封建联合势力的压迫中国人民的本质,从而将争取民主与自由的斗争结合起来与明确的反帝国主义的民族独立,反对封建的政治斗争是紧密结合的。当时,五四运动的进取精神首先是对所有阻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衰败事物的打击。五四运动的先进思想家大胆地突破了古老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意识形态的伟大解放有效地带来了其他领域的伟大解放。五四运动期间出现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是一群选择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集中体现了中国先进的进步思想。
参考文献: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50-951.
[2]耿云志.“五四”新文化:继承与超越[J].中共党史研究研究,2009,(5):8-12.
[3]石仲泉.“五四运动和二十世纪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J].党的文献,1999,(3):47-56.
[4]沈建中.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