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鹏
摘要:新时期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就在于其是对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颠覆与修正,是以战略发展视角突破急功近利短视局限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夯实经济基础,也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同时营造整体氛围,多措并举实现工匠精神在企业的生根发芽。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用心热爱的精神。全世界寿命超过两百岁的企业大多分布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恰恰是全球知名品牌最为集中的国家。使命感与责任感催生了工匠精神,也成为卓越品质和敬业精神的源头。
一、新时期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多年以来,市场经济的环境驱动之下,不少企业踏上了经济运行的快车道,逐渐摸索出千姿百态的自我发展模式。这其中确有部分企业选择了默默坚守品质与品牌的“十年磨剑”之路,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反其道而行之,尝试着寻找快捷发展之路。于是经年累月之下,中国市场便时常在不同地区出现先以某个噱头圈钱,然后极速扩张,之后做死这款产品,再后重新创造新的噱头,继续圈线……如此循环往复,比如时下仍在全社会引发关注的瑞幸咖啡事件。
诚然,工业基础薄弱、物质条件窘迫都是造成一系列急功近利和粗制滥造恶习的重要原因。但究其根本仍是思想观念层面的投机取巧和歪门邪道。国人的聪明好学全球闻名。然而这其中有多少聪明用在正途上,又有多少用到了别处却不可知。反观他国不甚聪明但懂得坚守的国人,在貌似“笨”“轴”的路上数十年磨一剑,不仅成就了品牌,也成就了自身的工匠精神和职业追求。
历史进入新时期,金融风暴掀起又一轮行业大清洗,也带来了全新的市场发展趋势。创新技术管理、绿色低碳环保等新概念和新模式渐成新方向。世界经济的战略转向已使投机取巧者再难有容身之地,唯有精益求精以质取胜才能在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线生机。这愈发凸显出严谨细致、追求卓越、耐心专注的可贵,也佐证了新时期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夯实经济基础
经济是基础,思想观念是上层建筑。仅有八千余万人的德国能够拥有超过两千个世界知名品牌不仅是因为整个国家牢不可破的工匠精神氛围,也缘于德国的技术工人与白领阶层之间并不存在过于悬殊的物质收入。高级技术工人同样能够过上富裕舒适的生活,这样的客观现实必然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技术人才、追求卓越技术的整体氛围。
由此可见,新时期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大幅提高技术工人的物质收入,不断夯实技术岗位从业人员的经济基础。只有不断缩小岗位层面的物质收入差距,才能在心理层面弥合技术岗位从业者的心理落差,才能在企业上下营造起对技术工人的足够重视、尊敬。這是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的基础条件。
(二)完善激励机制
措施的执行不能缺少制度的保障。新时期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还需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比如职业资格、执业资质的认证。企业应当鼓励技术工人通过努力学习实现自我提升,并不断考取更高一级技术岗位从业资格证书。
又如,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岗位技能竞赛发现和选拔优越技术人才。国有企业内部技术竞赛是由来已久的历史传统,不仅绝大多数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组织流程,而且在企业发展历程中不断发挥着选人用人的重要作用。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内部技术竞赛不妨参考借鉴国际比赛的经验或模式,也可以扩大竞赛覆盖范围,采用同行业多企业合作办赛等多种形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
(三)营造整体氛围
一切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和流行都是过程行为,不能缺少宣传教育和日积月累的渐进式累积。因此,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还需要营造整体氛围。
比如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实现工匠精神从入眼、入口、入耳到入脑和入心。传统的宣传手段如黑板报、企业报、内部宣传文件等应一如既往地保留和推进,但还需要叠加更多新的传播形式,例如网络传播手段、企业手机报、企业网站、企业论坛、企业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等都应当成为宣传工匠精神、歌颂工匠精神的扩音器、麦克风。
又如,在包括党政工团各类组织活动中不断强化工匠精神的融入,使工匠精神成为与党建、团建、群众组织活动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时时处处展现出追求工匠精神、颂扬工匠精神的整体氛围,久而久之才能在越来越多组织成员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中产生牢不可破的印迹。这也是国企弘扬落实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弘扬落实工匠精神既要不断夯实经济基础,又要通过完善制度构建为工匠精神的落实创造条件。这不仅是企业铸造大国工匠精神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在新形势下应对愈发恶劣外部环境挑战的重要策略,更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袁缘.阐发“工匠精神”走向融合共赢——第二届全国职教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会议综述[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9(03):1-4.
[2]胡彬,李晓路.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9(05):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