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
“在这儿摆摊,每天能收入近百元,再加上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近日,在商丘市宁陵县郑路徐村村头的学校旁,88岁的郑传喜一边整理糖果摊,一边高兴地说道。
郑传喜是郑路徐村的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家房子、水电相继完成改造,屋里添了家具、装上了空调,每月还能领到扶贫津贴和分红,顺利脱贫。
郑路徐村是宁陵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定点帮扶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该中心从完善基础设施、抓好基层党建、大力发展产业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抓牢党组织建设
郑路徐村位于宁陵县城东北,是一个典型农业村,全村235户7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55人。
“村里不靠山也不靠海,贫困户要脱贫,村委就是最大的靠山!”驻村第一书记王喜庆坚定地说。
3年来,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在工作中,他们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规章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党务公开和资金公开,重大决策事项坚持通过村民委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切实做到公开透明。
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和群众大会,公开、公正选举村“两委”,补齐了成员职数,发展党员3名,培养村班子后备人员4名,全村正式党员达到25名。同时,为了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协调村委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重温入党誓词。
“这两年我们村‘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村支部书记路鑫感慨地说。
完善基础设施
“现在村里变化太大了,垃圾不落地,杂草不乱长,东西不乱放!”说起村容村貌,村委干部郑传军介绍说。
3年来,在县林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一个个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相继落地,村里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内主干道全部得到硬化,告别了晴天尘土雨天泥的现状,实现了通公交车的条件,村民在家门前就能坐上公交车。对全村饮用水网进行大范围改造,实现户户能通自来水,家家用上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协调新打机井近20眼,缓解了村里农田灌溉水力不足。对全村老化线路、网络和电视信号进行改造,实现户户通上安全电,家家用上优质网络和电视信号。加大工作力度对危房进行改造,并为贫困户改造了厨房和厕所。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软硬件建设,配置执业全科医生,保障了全村群众日常基本医疗需求。为贫困户发放了空调等家电用品,使贫困户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激发脱贫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互动!”王喜庆介绍说,为了解决“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引导贫困户通过自食其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驻村工作队还注重加强与贫困户的情感互动,根据户情制定了一户一情精准帮扶计划,分类定性,因户施策,确保贫困户按计划成功脱贫。
为增加贫困户收入,3年来,驻村工作队先后为7名贫因户安排了护路员、公共服务宣传员、护井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先后组织12户贫困家庭参加了养殖分红,每年每户可分红1500元;为65岁以上贫困老人办理孝善基金补贴;为贫困养殖户每家发放补助1000元;为种植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家发放产业补助每亩200元,推动实现了贫困户低保全覆盖。
“王书记他们救过我的命,我们就像亲人一样!”76岁的贫困户郑学增激动地说。因为瘫痪,他常年在床,夜间用电暖器取暖时,不小心将被褥点燃,不能移动的他只能大声呼救。此时,正在村室值班的王喜庆和村干部闻讯赶来,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场将其救出。事后,又对其损毁的房屋进行修缮,帮他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激发贫困户的斗志,村里开展了‘十星农户评比,通过邀请身边先进户、模范户现身说法、分享经验,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王喜庆介绍说。贫困户成功脱贫是第一步,拓展增收是第二步,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和村“两委”一起,利用村子的地理優势和村民的种植经验,引导农户发展特色葡萄、大蒜种植,并逐渐向规模化转型发展,进一步实现村民稳定增收。(作者单位: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