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宏大
【关键词】“后浪”群体 圈层文化 媒介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圈层”一词最早用于描述空间地理上的现象,后来逐渐蔓延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领域,接着又进入人文社科的研究范畴。在文化研究领域,随着媒体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发展,文化传播中的圈层特征越发明显。在文化传播中,圈层多用于指兴趣爱好相同的人组成的群体,其内部具象化、特征化的文化被称为圈层文化。圈层文化具有年轻、活跃、小众等特点,可以使圈层成员产生身份的归属感和对圈层的认同感。近期哔哩哔哩(B站)推出献给年轻人的演讲视频《后浪》,即是圈层文化的代表,而后经过众多媒体的传播引发现象级讨论。随着媒体对青年生活态度、工作状态和意识观念等方面影响的深入,也引发关于媒体机构如何传播及引导圈层文化的思考。
圈层文化的兴起源自于青少年网络用户的增多和互联网产品的普及。一方面,“后浪”的成长直接带动了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75亿。这意味着“后浪”已经作为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开始参与描绘中国网络社交世界的蓝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创意和青春气息将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中国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①另一方面,互联网产品的普及,使得当代青少年可以接触到更多信息,对兴趣爱好有更多选择,有机会在更多领域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产品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逐渐形成了各种圈层。庞大的青少年网络用户基数和越来越成熟的互联网产品硬件,促使了圈层文化的形成。
近年来圈层文化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特征。首先,媒体针对特定圈层进行的文化传播具有专业性,通过圈层文化可以明显提高受众黏性。圈层文化对文化传播的要求更高,需要针对特定圈层受众进行精心策划,不仅包含大量原创思路,还蕴含着专业知识,因此易受到圈层受众的欢迎,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圈层文化的传播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具有互动性的特点。如今人们在接触新事件、新文化的同时,还会借助互联网功能抒发情绪、表达观点。比如在观看某一节目时,人们可以随时发送“弹幕”表达真实感受,通过“弹幕”进行即时交流,自发地对圈层文化进行补充和探讨。再次,圈层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行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根据不同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大数据,不同圈层的用户自然而然地被分流到一起,不同种类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对用户进行更加精准的推送。②在此过程中,媒体针对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们传播精准信息,构建起具有独特标识的圈层文化。
圈层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吸引了众多媒体机构对其进行报道和传播,加快了圈层文化的“破壁”。但是媒体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和态度立场,警惕由于报道的偏差而导致圈层之间的矛盾。以对《后浪》的报道为例,可以发现中央及地方媒体在圈层文化传播中的表达和态度十分重要。比如人民日报为“后浪”点赞,称青年就是立于时代潮头的“后浪”,理解并肯定青年圈层文化,这样的报道有利于积极引导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然而部分媒体却表示《后浪》这部作品其实透露出一种“前浪”的傲慢,类似这样的报道易被公众过度解读,转移对于青年成长的关注,而引发关于“前浪”和“后浪”的舆论战。
针对这一典型事件,需要关注的不仅在于话题本身,而更应该注意到部分媒体对于“后浪”等圈层的报道存在一些问题,进而需要思考这些问题是否会导致圈层之间被构建起鸿沟。对于具有圈层性质的事件,如果媒体的相关报道出现偏差,容易点燃圈层之间的舆论战火。目前,部分媒体在针对某一圈层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追逐与众不同的立意或者标新立异的构思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圈层文化的主体中,忽视了圈层内部成员的立场和态度,也忽视了作为媒体机构的责任。如此导致的后果是不同的圈层之间形成误会甚至对立。
同时,媒体机构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对圈层事件报道的偏差也会使特定圈层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产生观念与认识的壁垒。这不仅可能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失去理性的回溯,更可能造成或者加深特定圈层与外界之间的矛盾,让公众对这一圈层形成消极的刻板印象。这便提醒媒体机构应该对于要报道的圈层文化深入了解,防止主观臆测和报道偏差,警惕圈层文化出现“断层”危机。作为媒体机构应当要注意,对圈层文化的报道与疏导不应该是以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的方式进行,而更应该贴近主体还原客观事实,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
圈层文化是媒体文化传播中的新形式,需要正视它、研究它、善用它,激发其内在文化创造力,使其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力量。《后浪》视频本意是在青年节向新一代献礼,却在传播过程中引发了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争论。其实,在江山代有人才出的今天,本不必强调所谓“后浪”和“前浪”,值得鼓励的永远都是为了生活顽强拼搏、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们。在复杂的互联网信息世界,如何引导社会群体和谐有效地开展交流和合作,是媒体机构必须肩负起的媒介责任。这也提醒媒体机构需要时刻保持清醒,思考如何建立圈層之间的良性对话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在“后浪”等圈层不断涌现的当下,媒体机构正确引导圈层文化需要探索更多的路径。首先,作为媒体机构应该关注时代群体的共性和个性,对圈层主体的意识观念进行深入了解。在网络社会空间中,由于圈层结构的存在,不同群体之间排斥对话和交流的情况经常出现,对“他者”的定义和想象往往陷入“非友即敌”的思维。作为媒体机构,应该担起建立不同圈层间对话和信任体系的责任。面对处于不同网络趣缘圈层结构内的青年,媒体应该尽量使用其熟悉的网络文化元素和新兴网络话语,建立起和谐有效的讨论渠道。③毕竟只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才能站在圈层的立场上代其发声。其次,推动圈层文化中的积极要素为整个时代共享,建立良性的文化对话体系。媒体对于不同的圈层不应该有褒贬之别,而是应该保持自己的中立态度,加强信息的交流与疏导,积极促进圈层文化与社会文化整体的互动互通,实现圈层文化的“破壁”和“出圈”。最后,鼓励跨圈层交流,建立多元和谐的圈层文化探讨氛围。媒体机构还应该鼓励更多数字时代中的“后浪”们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和“安全区”,试着与其他圈层进行直接交流和讨论。通过搭建更多的对话机会,让圈层文化中的主角直接表达,给主流文化输送新鲜血液,让圈层文化在交流中激发出更多发展可能。
【注: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我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027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张保淑:《中国网民“新势力”崛起,未成年网民1.75亿》,《人民日报》,2020年5月18日。
②罗小茗:《网络文化关键词:“圈层”既要特色,也要共识》,《人民日报》,2020年5月8日。
③陈宝剑:《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互联网与青年价值观塑造:影响机制与引导策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责编/李丹妮(见习)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