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 李冬梅 黄宇光 何永杏
针对信息技术专业群在结构、质量和水平方面难以适应信息技术产业链蓬勃发展的现状,本文认真总结了我校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情况。我校于2014年10月提炼出“科技引领、产教融合、技能提升”三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实践,提升了信息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成果简介
本成果通过“科技引领、产教融合、技能提升”三个维度共同驱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图1)。科技引领,提供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产教融合,制定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标准;技能提升,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成果符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及《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号)等通知及文件精神,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及可复制性。
二、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成果主要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质量评价缺乏明确标准,学生技能水平不突出等教学问题。
(一)科技引领,提供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
通过科技活动、课题研究及项目开发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学校开展科普活动及竞赛、玄驹创客活动、STEAM创意活动、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重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崇尚技能、乐于探究等良好职业素养;通过课题研究、项目开发、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产教融合,制定了提升人才培養质量的可靠标准
依托五方联盟(学校、行业、企业、教研院、广州市职业教育学会)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共同开发专业,共同制订标准,共同培养人才,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靠标准。学校通过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及小班组制、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及时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等产业元素引入教学,共同制定了信息技术类专业核心课程、技能方向课程、岗位课程等课程标准,实现了课程内容和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和产业对接。
(三)技能提升,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学校建立了专业核心课程、校级、市级、省级及国家级“五级”技能竞赛框架。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竞赛,培养技能练习兴趣,掀起练习技能的热潮;通过校级技能竞赛,营造热爱技能的氛围,提高整体技能水平;通过市级技能竞赛,推动技能训练;通过省级技能竞赛,提升技能训练;通过国家级技能竞赛,引领技能训练。
三、成果的创新点
在成果实践过程中,创建了“四层次科技引领、五方面产教融合及六过程技能训练”方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一)四层次科技引领方式
在科技引领方面,创建了四层次科技引领方式。(如图2所示)行业专家引领专业骨干,专业骨干引领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引领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引领入门学生。通过四层次科技引领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二)五方面产教融合方式
在产教融合方面,创建了五方面产教融合方式。(如图3所示)企业讲师和专业教师融合,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融合,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融合,培训方法和教学方法融合,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融合。五方面产教融合方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三)六过程技能训练方式
在技能提升方面,创建了六过程技能训练方式。(如图4所示)选拔学生,制定六标准:喜欢钻研、逻辑思维、文字理解、动手能力、工作专注、身心健康;管理现场,引入五要素: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训练技能,划分四阶段:基础训练、提高训练、强化训练、冲刺训练;突破瓶颈,总结三方法:反思、研究、创新;参加比赛,规划二流程:显性流程、隐性流程;提升质量,设计一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通过六过程技能训练方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在广东、福建、山东、湖南等省职业院校,通过讲座报告、经验介绍、竞赛交流、专题培训及名师工作室等形式推广成果,应用效果显著,影响深远。
(一)科技引领,效果显著
近几年,举办科普、创客及创意活动63场,开展科技项目23个,每年吸引约2000名学生固定参加,学生对口就业率保持91%以上,毕业生受到企业高度好评。已完成省市级课题及项目23个,建设了4门广州市级精品课程,参加市级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2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22个。目前已经培养了省级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市级名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6人,市级专业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
(二)产教融合,影响深远
近几年,我校计算机教学部与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共建了神州数码授权培训中心,通信教学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优秀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电子教学部与中科大智无人机企业共同开发了无人机相关课程,智能教学部与广汽荻原机器人企业积极探索小班组制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等。通过多层次校企合作,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影响深远。
(三)技能提升,示范引领
近几年,我校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3个,省级一等奖16个。2018年学生参加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3金2银的好成绩,广东省排名第一。2018年10月,在全国《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竞赛项目总结会上分享了技能竞赛指导经验。多次被广东、福建、山东、湖南等省30所职业院校邀请指导竞赛训练,通过推广六过程技能训练方式,提高了这些地区的竞赛成绩,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本成果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省信息技术专业群的改革与创新,在福建、山东、湖南等省职业院校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并逐步辐射到全国。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科技引领、产教融合、技能提升三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12305)。]
实习编辑 吴沚洋 责任编辑 陈春阳